58項非遺代表性項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運河文化帶魅力

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

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
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

6月9日,北京市文化局牽頭,聯合大運河沿線7省市文化廳(局)共同主辦的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暨第四屆京津冀非遺聯展在農業展覽館拉開序幕。

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

聯展集中展出與大運河相關的非遺代表性項目58項,匯聚近3000件非遺精品,118位傳承人進行了現場展示,這是近年來北京市舉辦的最大規模的非遺主題活動。

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

本次大展以“流動的文化”為主題,通過見人、見物、見生活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折射出運河文化的魅力。受邀前來的運河沿線省市都展示了精妙絕倫的非遺技藝以及大運河文化帶山水相連、民和年豐的傳統文化魅力,規模大、範圍廣、內容新。

規模大,範圍廣

“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突破了以往非遺展以作品展示和技藝展示為主的常規展示方式,為觀眾提供了浸入式體驗。

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

參展的非遺項目既有西湖龍井、蘇繡、楊柳青木版年畫、天津泥人張等知名非遺項目,也有公眾不常見到的木拱橋傳統營造、藍夾纈、雕版印刷、傳統造船、唐三彩燒製等傳世絕技。

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

項目內容豐富,技藝水平高,種類範圍廣,一展覽盡大運河沿線8省市非遺代表性項目,實屬難得和罕見,也是8省市擦亮大運河這一世界認可的國家文化符號、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生動實踐。

內容新,形式巧

“流動的文化——大運河文化帶非遺大展”分兩大主題,分別是“大運河上的文化傳統”和“大運河畔的文化傳承”。

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

“大運河上的文化傳統”以大運河自南向北流向為主線,突出了大運河沿線非遺“傳”的作用,將非遺“傳承人、核心技藝、經典作品”作為重點內容展陳,與大運河文化帶沿線各省市人文風物、自然環境相映襯,營造出大運河文化帶非遺經典文化走廊景觀,講述大運河千年流淌的文化傳承故事。

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

“大運河畔的文化傳承”突出大運河沿線非遺“承”的作用,以京津冀為核心,以通州古城為展陳環境氛圍營造主體,凸顯通州作為首都城市副中心在大運河文化帶中的重要歷史文化地位,將“非遺與教育”“非遺與文創”“非遺展演展示體驗互動”等方面的京津冀非遺保護工作成果作為主要內容,呈現京津冀三地文化同源、大運河文化帶各省市齊心協力、非遺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生動實踐。

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

各展區通過虛實結合的方式,選取凸顯地域傳統文化特色的人文風物、自然景觀等標誌性文化符號進行場景呈現,營造出大運河沿線地區各具特色又相互聯動的文化情境。兩個展區通過室外景觀廊道,完成時空轉換,以“船、橋、岸”的脈絡為大家呈現大運河沿線五彩斑斕的傳統文化畫卷。

作品精,互動強

據介紹,參展的非遺作品都是優中選優,代表了各項目的最高水平。透過不同地區的展品,折射出大運河文化在歷史漸進過程中交流融合、創新發展、獨特豐富之處。如北京非遺在充分汲取各地精華的基礎上,還形成了技藝精湛、巧奪天工的宮廷藝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燕京八絕”技藝,從一個側面演繹了北京是“水上漂來的城市”的歷史文化內涵。國家級傳承人鍾連盛現場演示了“燕京八絕”技藝之一——景泰藍的製作技藝。

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

參展的非遺項目,既有像榮寶齋、同仁堂、全聚德等老字號,也有像河北的蔚縣剪紙、江蘇的宜興紫砂陶製作技藝、河南的唐三彩製作技藝等一批傳統技藝的經典產品,還有一批融入了非遺傳統文化內涵和設計理念的非遺衍生品,如兔兒爺系列裝飾作品,依文集團開發的具有“時尚範兒”的傳統服裝等。

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
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

展覽中,許多觀眾興致勃勃地參加非遺傳統技藝體驗,身臨其境地感受傳統非遺技藝的文化魅力和藝術趣味。

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
58项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亮相北京,展大运河文化带魅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