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隊奪冠了,但是很多人不服

法國隊奪冠了,但是很多人不服

雖然從一開始法國隊就是本屆世界盃最大的奪冠熱門球隊,雖然他們最終也獲得了冠軍,但是依然有非常多的人對這個冠軍非常非常的不服。

在半決賽結束後,比利時的多名球隊就表達了不滿,庫爾圖瓦在賽後接受法國電視臺的採訪過程中表示,法國隊並不是最好的球隊。的確,從三場小組賽到最後的決賽,法國隊踢得沒有任何亮點,和丹麥的默契球甚至成為本屆盃賽最無聊的比賽。就像庫爾圖瓦說的那樣,他們只是在努力防守,然後伺機通過定位球來製造機會,他們在場上的表現不像是一支強隊,法國隊就像巴拿馬隊。和烏拉圭的比賽是這樣,和比利時的比賽是這樣,決賽也是這樣。

法國隊奪冠了,但是很多人不服

對手有理由不服,他們的表現要遠遠好過法國。無論是比利時還是克羅地亞在面對法國隊的時候控球率都達到了61%,無論是射門次數還是傳球次數都要高於法國人。決賽的上半場,法國隊除去那個點球以外居然沒有一腳射門,可他們卻取得了2:1的領先,這找誰說理去?

法國隊奪冠了,但是很多人不服

球迷有理由不服,法國隊踢得實在太難看了。

雖然和阿根廷的比賽打出了4:3的高比分,雖然決賽踢出了4:2的近半個世紀最大比分,不過別被比分騙了,法國隊一路走來異常堅定地踢著防守反擊足球。德尚的法國,有著姆巴佩、格里茲曼、登貝萊、吉魯價值三個億以上的鋒線,卻將理論上的433演繹成532,甚至是541。14個進球,只比06年的冠軍意大利、10年奪冠的西班牙要多。對於決賽的前兩個進球,從卡西利亞斯到萊因克爾,從費迪南德到裡瓦爾多,都認為一個不該吹的任意球破門了,一個不該吹的點球進球了。就連法國人溫格都看不下去了,教授直言祖國球隊不應該獲得點球。順便說一句,6個丟球卻是二十年來丟球最多的冠軍(小編只統計到1998年,肯定不止二十年)。

苟且可生,對攻則死。

美麗足球未必能獲得勝利但是實用主義能夠給你帶來冠軍。德尚說:“踢比賽的目的就是獲勝,而不只是參與。”

法國隊奪冠了,但是很多人不服

1982年世界盃上,踢得最漂亮的是巴西隊,冠軍屬於意大利。2010年的南非,打進16個進球的德國隊只能去爭奪第三名,王座上的西班牙人用4個1:0摘取了王冠。你可以說這支奪冠的法國沒有普拉蒂尼歐洲盃上奪冠時的寫意流暢,也可以說沒有齊達內世界盃封王時堅韌的防守,甚至可以說總身價超過10億的他們沒有一點特色,但是這就是現實。

格列茲曼無數次地回防梅西,吉魯甚至到後腰位置上給坎特打下手,法國人要的不是把雙王、4個2的炸彈一下子甩出去,拆開來一張一張的打或許很難看甚至有些猥瑣,但是能夠紮好防守的籬笆,至於控球權,誰在乎呢。

其實法國隊不過是這屆世界盃“功利至上”的一個縮影。

法國隊奪冠了,但是很多人不服

法國隊奪冠了,但是很多人不服

法國隊奪冠了,但是很多人不服

二十年前的法國世界盃至今被很多人視為最經典的一屆世界盃,其中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質量的比賽。在98年世界盃賽場上,淘汰賽開始後的比賽幾乎場場經典,無論是英阿大戰,還是荷蘭絕殺阿根廷,又或者是丹麥屠殺尼日利亞,克羅地亞掀翻德意志戰車,在各種回顧史上最經典比賽的節目中。必定有那麼幾場來自1998年的那個夏天。

法國隊奪冠了,但是很多人不服

反觀本屆盃賽,雖然德國意外出局,但是從淘汰賽名單上來看,阿根廷、法國、巴西、比利時、葡萄牙、烏拉圭這樣的上半區將會是全程高能的一個賽程,而有著西班牙、克羅地亞和英格蘭也值得期待。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淘汰賽階段真正算得上精彩的只有法國對陣阿根廷、比利時逆轉日本兩場比賽,甚至嚴格意義上來說,阿根廷和法國的比賽除了大比分之外,並沒有其他可以多說的。

是光榮地出局還是尷尬地贏球,德尚選擇了後者,畢竟冠軍獎盃是實實在在的,胸前的兩顆星是金光閃閃的。成王敗寇,正如法國總統馬克龍說的:只有勝利的比賽才是成功的。

法國隊奪冠了,但是很多人不服

只是,二十年前那個美好的時代再也回不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