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大師陳貽謨

陳貽謨,山東博山人。1933年出生。系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任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評委,首屆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委,全國陶瓷創新評委。山東省陶瓷工業協會副理事長、藝委會主任,淄博市工藝美術協會顧問。榮獲“中國工藝美術終身成就獎”。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創作中

2008年北京奧運會結束後,2009年5月,陳貽謨先生陶瓷雕塑作品《奧運情懷》鄭重捐贈了交給當時的北京奧林匹克博物館籌備辦主任侯明先生。我作為淄博唯一一家媒體代表見證捐贈的整個過程,也充分感受了陳貽謨大師的德藝雙馨的高尚品格。他娓娓道來,為我講述他的成長經歷和從藝過程。雖然他多年偏居在淄博,但他的胸懷寬廣,屬於中國、也屬於世界。陶瓷和他融在了一起,感染著無數人。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作品捐贈北京奧運博物館

陳貽謨出身於傳統陶瓷藝術世家。祖父和父親都是陶瓷藝人,受家庭的薰陶,陳貽謨從兒童時期就開始接觸陶藝。1958年,陳貽謨有幸進入中國工藝美術學院進修學習,在這裡他第一次開闊了眼界,受教於著名圖案專家。副院長雷圭元和泥人張的第三代傳人張景祜教授,他又發現自己在創作上更多的不足,在這裡他才開始了自己真正的創作。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作品

紮實的基本功加上勤奮好學,他進步很快,藝術素養和造型能力有了顯著提高。1964年,周總理把他設計的竹節蓋杯作為禮物送給了索馬里國家元首。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作品

改革開放以後,陳貽謨進入他創作生涯的黃金時代,他創作了大量作品,張衡、祖沖之、孔子、蒲松齡、李清照……一個個生動鮮活的形象在他的手中誕生。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藝術館展櫃作品

他的作品也開始受到國內外陶瓷藝術界的關注,他的作品先後在許多國家展出,有8件作品被選為國家禮品瓷;還有11件作為珍品,收藏在全國一些大型博物館中。曾榮獲毛主席金質獎章。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儘管取得了很大成就,陳貽謨並沒有停止創新。隨著對外交流的增多,感受到了現代藝術的衝擊,他開始改變他的藝術風格。1989年,已是56歲的陳貽謨開始致力於黑陶藝術研究,他在黑陶藝術中追求現實主義的結合,利用現代藝術的創作手法,把他的思想融入創作中。現代藝術雕塑流暢的線條,抽象的造型,更能體現出藝術家個人的創作風格與個性。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作品

陳貽謨的黑陶作品整體造型誇張,將傳統文化的底蘊巧妙地融入現代感非常強的外形中,意蘊深刻,耐人尋味。黑陶凝重渾厚的質地材質美感,給人以歷史的滄桑感。作品更多的體現出了他對自然、對社會的認識和理解,作品《衡》可以稱為他近期的代表作:環繞太陽的地球和月球旋轉於一條水平線上,象徵著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三個抽象的圓,一幅和諧的圖案,構成了他對人類發展應遵循的規律的思考。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作品《衡》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作品

1993年,陳貽謨被評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及山東省工藝美術大師,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003年獲得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稱號。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韓美林題詞:炎德貽謨

陳貽謨老人說,儘管他出身陶瓷世家,在他小的時候他對陶瓷並不是很喜歡,他的爸爸陳懷慈是上世紀50年代著名的陶瓷藝人,在他12歲那年,父親希望他能繼承自己的陶藝,從此開始了他的陶瓷藝術的人生。而他是爺爺也是清代末期著名的陶瓷藝人,他在爺爺和爸爸的親手教導下陶瓷製作技藝進步很快,上世紀50年代,他進入陶瓷廠工作,開始了系統學習。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作品 城市雕塑 齊韻

25歲時,他被挑選進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工藝美術研究班進修。在那裡他得到了院長蕾圭元和"泥人張"的第三代傳人張景祜等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的言傳身教。他說:“沒有我的爺爺和爸爸,我不會走上陶瓷藝術的道路,沒有美術學院的兩位恩師的培養,不可能在人物塑造方面取得這樣的成績。”他至今仍然保留著父親做的奔馬陶瓷工藝品。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作品

陳貽謨堪稱是一位多產的陶藝大師。從藝以來,陳貽謨在古代、現代人物雕塑、黑陶藝術製作、日用陶瓷等諸多方面皆成績斐然。由他創作的陶藝新作品有400多件(套),省級以上獎勵有108項。他的《浮雕龍盤》、《黃鸝水底》、《渾天瓶》、《火神杯》獲全國陶瓷創新評比二等獎,中華龍清泉茶具獲特別獎;《衡》、《張飛》被評為1992年、1993年中國淄博國際陶瓷琉璃藝術節金獎;《渾天瓶》獲1991年景德鎮國際精品大獎賽大獎。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作品 城市雕塑---齊韻 局部

在他退休後的第6年,又一馬當先地挑起了釣魚臺國賓館專用陶瓷“中華龍”高石英瓷高溫快燒釉中彩系列國宴瓷的重任。1999年國慶五十週年前夕,釣魚臺國賓館也正值建館四十週年,決定在養源齋重新開發宮廷宴系列國宴,接待外國來訪的政要。陳貽謨為了設計宴用瓷專門跑到北京故宮、國家圖書館查找資料,最終他參考了清代乾隆盛世年代的“龍”來設計《中華龍》從而突出了龍的審美意義,雄奇而不怪異,灑脫而不張狂,更具時代氣息和時代精神,也更有觀賞性,弘揚一種團結彼此的民族大氣。整個杯子有56朵祥雲飄浮其中,象徵著中華56個民族的團結凝聚。“中華龍”研發成功後,被作為第三代國宴用瓷一直沿用至今。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作品 國宴用瓷---中華龍系列餐具

2001年,中華龍系列國宴用瓷獲中國淄博國際陶瓷藝術節特別獎;作品“渾天瓶”獲1991年景德鎮國際精品大獎賽大獎,作品“世紀碑”、“衡”被中國歷史博物館收藏,“浮雕龍盤”被中國美術珍室館收藏。曾有12件作品被評為國家禮品瓷送給外國元首和科學家,數十件作品被被國家博物館、中國工藝美術館等機構收藏。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作品

60年的陶藝生涯,陳貽謨先後帶過的十多位徒弟大都成為高級工藝美術師和國家級陶瓷藝術大師。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作品 國宴用瓷---中華龍小火鍋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作品 清泉茶具

陳貽謨的有一個心願,就是把融注著他一生心血的作品捐給社會,建一所藝術館,供人們參觀展覽。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陶瓷藝術館

2007年7月陳貽謨陶瓷藝術館在淄博市淄川區落成開館,成為全國陶瓷文化交流和學術研究的重要基地。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藝術館展櫃作品

陳貽謨於2014年12月因病離開了我們。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作品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藝術館展櫃作品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作品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藝術館展櫃作品

雙料國家級大師,“中華龍”國宴瓷創造者陳貽謨作品欣賞

陳貽謨作品蛇生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