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竹山:以「三變」糾四風 黨風政風氣象新

“經過幾年的努力,切實看到了作風轉變帶來的實質性的變化。我覺得領導與幹部之間的距離近了,幹部與群眾間的感情濃了;請客應酬飯局少了,陪伴家人時間多了;‘禮上往來’的人情風淡了,‘君子之交’的友誼真了……”一名黨員幹部由衷地發出了感慨。

黨的十九大以來,湖北竹山縣各級黨員幹部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一步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及實施細則,加強作風建設,管出習慣,化成風俗,政治生態呈現出“風清氣正”的良好局面。

制度管控,規定順應時勢而變

繼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出臺後,縣委、縣政府下發《竹山縣貫徹精神實施辦法》的通知,既與中央、省、市、縣委的決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契合上級精神,又貼合地方實際,彰顯竹山特色。內容更細、標準更高、要求更嚴、更便於實際操作。如該縣規定:在各類綜合會議場所配掛醒目時鐘,進一步控制會議發言時間;嚴格執行公務用車管理有關規定,公務車輛出縣必須到縣委辦報批;嚴禁到非公開經營性場所就餐;到鄉鎮公務就餐原則上安排在鄉鎮政府食堂,不超過“四菜一湯”標準。

“結合當前的黨風政風民風,把實施細則的精神進一步細化,並完善相關舉措,確保紙上的規定入腦入心,形成看得見、摸得著、好操作的實踐經驗。”縣委書記龔舉海在實施辦法出臺前,對文件起草小組每一位成員提出要求。

“以前,經查看到一些黨員幹部,來小區的私房菜館吃飯,現在基本上很少看到了……”該縣某小區一位業主向前來暗訪的紀委監委工作人員說道。

以上率下,領導引領作風轉變

“中午陳縣長一行在食堂吃飯,還是按‘四菜一湯’的標準執行,飯多做一點就行了。”負責接待的同志對後勤工作人員提醒道。中午時分,縣長陳建平自覺拿著餐盤盛飯,與鎮政府同志們坐在一起就餐,邊吃飯邊瞭解當前工作開展情況。

“彙報時間控制在5分鐘以內,少一些空話套話,主要講你這段時間做了哪些工作,重點講還存在哪些問題……”縣委書記龔舉海在聽取寶豐鎮黨委書記楊明章彙報時提出要求。

中央八項規定和實施細則出臺以來,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走在前面,帶頭執行,不斷加強作風建設,營造清廉氛圍。圍繞調研、出差、會議、接待、新聞報道等重點內容,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立標杆、作表率。

“像我這樣剛參加工作的普通幹部,沒有想過能夠和書記、縣長坐在一起吃飯,而且還是跟我們一樣的‘四菜一湯’。席間與我們談論工作、生活,沒有讓人覺得高高在上,感覺是個平易近人的長者。”一名年輕幹部在飯後說道。

令行禁止,幹部思想自覺轉變

“現在都提倡文明節儉新風,心意到了就夠了,沒必要為了一兩百塊錢的禮金,給別人、給自己找麻煩。”

一句真誠的問候,一條關懷的短信,比起昔日的紅包更暖,表達的情誼更真。

不再有天天晚上的推杯換盞、“酒精考驗”,幹部的身體負擔輕了。少了文山會海,幹部有更多的時間沉下心來研究工作。管住了美其名曰的禮尚往來,結交權貴的“敲門磚”已被塵封掩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讓幹部多了一份盼頭。沒有了公車接送,前呼後擁,迎來送往,幹群關係進一步和諧緊密……

“反對‘人情風’並不是反對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和純潔美好的社會關係,而是反對以‘人情’為名而演變出的‘潛規則’,阻礙社會的進步。關係好,不一定非要用禮品禮金來表示,我們要溫情,而不要人情。”該縣紀委黨風政風監督室負責人表示。

在正風肅紀的高壓態勢下,經過五年多年不懈努力,竹山縣各級黨員幹部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已成為了一種自覺,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基本被杜絕,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得到有效遏制。政治生態好了,黨員幹部幹事創業的精神頭更足了。(肖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