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蟲啉、啶蟲脒中間體價格上漲,未來農藥市場走勢將會如何?

在環保意識逐步加強,安全壓力逐步加大的大環境下,近幾年對於農藥企業的監管越來越嚴。導致原藥及中間體供不應求,面對這樣的場景唯有高價搶貨,最後產生“蝴蝶效應”,生產上游原藥、中間體企業掙錢,讓下游製劑企業、經銷商去“罵娘”。

近期,農藥市場雖屬於銷售淡季,但部分原藥價格持續上漲,其中,值得關注的是2-氯-5-氯甲基吡啶(簡稱CCMP)價格持續上揚,今年6月-8月,CCMP價格從11.75萬元/噸漲至13.00萬元/噸,相比2016年9月的7.1萬元/噸價格同比上漲83%,進入9月,市場價格已經漲至約13.50萬元/噸的高位,部分企業CCMP生產企業已將價格賣到15萬元/噸。

吡蟲啉、啶蟲脒中間體價格上漲,未來農藥市場走勢將會如何?

CCMP的漲價也是多重因素所致,首先,CCMP得原料丙烯醛、丙烯腈價格大幅上漲。山東地區丙烯腈短途送到價位在13100-13200元/噸左右,個別報價高至13500元/噸左右。其次,受到第四批中央環保督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秋冬季節大氣汙染督查(點擊查看詳情)的影響,部分CCMP生產企業開工不足。據統計,我國CCMP產能約在31300噸左右,而山東地區產能約佔20%,而CCMP的合成具有高汙染性,使業內眾多中小型甚至大型CCMP裝置受到影響。第三則是安全生產問題,8月29日,經國務院領導同志同意,定於9月份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綜合督查。

CCMP作為新菸鹼類殺蟲劑的重要中間體,使得吡蟲啉、啶蟲脒、噻蟲嗪等原藥價格上漲,同時原藥生產本身亦受環保制約,使其價格也出現大幅上漲:8月28日95%吡蟲啉原粉主流報價16.5萬元/噸,對比16年9月份的9.5萬元/噸上漲74%,同時,吡蟲啉中間體咪唑烷市場也比較緊張,目前價格穩定在3.7-4萬元之間,企業表示後期看漲。啶蟲脒的報價約16.5萬元/噸,對比16年9月份的約9萬元/噸上漲83%。

後續隨著中央第四批環保督察組在山東、四川、浙江等省份的監察,同時為期一年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2017年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已經展開,預期CCMP、吡蟲啉、啶蟲脒產業鏈的高壓態勢將長期持續,小型農藥及中間體產能將陸續退出市場。目前,原料依賴外購的吡蟲啉、啶蟲脒廠商開工困難,而具備一體化產業鏈的廠商優勢明顯。


今年下半年國際迎來較大補庫存動作,國內需求穩定,2013年以來,全球農藥庫存面消化較為激烈,整體庫存連續3年下滑。孟山都、先正達、杜邦等廠家庫存自2013年以來持續下降,在2016年年底這些公司的庫存均達到近5年來的新低:孟山都庫存在2016年降至32億美元;先正達連續3年去庫存,2016年底達到38億美元;杜邦2016年底庫存為56億美元。從週期上看,國際巨頭連續3年的去庫存階段已基本結束,進入新一輪補庫存正在進行,我國農藥原藥出口量也將隨之上漲。

吡蟲啉、啶蟲脒中間體價格上漲,未來農藥市場走勢將會如何?

巨頭庫存變化領先中國出口量變化

下半年中國的殺蟲劑、殺菌劑、除草劑出口將出現整體復甦,國內市場整體需求相對穩定,使龍頭企業盈利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