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化肥...讓養育我們的土地感到傷心、無奈

前兩篇文章,讓我們看到了牛的悲傷和雞的眼淚,這邊文章,讓我帶領大家看一下土地的無奈。

土地,養育我們的土地。

自從上世紀中期以來,隨著農藥、化肥、良種的大面積推廣;先進的種植技術和大型機械的廣泛使用,開始被我們人類無情的盤剝,摧殘!

農藥、化肥...讓養育我們的土地感到傷心、無奈


土壤是人類的生存的基本資源,也是農業發展的基礎。自工業革命,人類改變傳統種植方法,追求“化學” 模式來生產糧食,大量使用化肥、農藥,以為可增加農作物的產量。但事與願違,統計數據顯示:經過數十年使用化肥、農藥和除草劑後,農作物產量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大大的減少,此外,還導致了現今世界各國水源汙染、土地流失、河道淤塞、海洋汙染、生態變遷和疾病叢生等嚴重環境問題和經濟損失等局面。

  

農藥、化肥...讓養育我們的土地感到傷心、無奈


那過量使用化肥、農藥會對土壤有什麼危害呢?

  破壞土壤結構

  前蘇聯著名科學家多庫恰耶夫(Kostychev)早在1892年指出:土壤是一個自然體,具有起源和發展歷史,是一個具有複雜和多樣性程序和不斷變化的實體。事實上,土壤是一個活生生的載體,它是由:礦物、空氣、水和有機物所組成的。土壤的有機物包括所有在土壤中生長的生物和在不同階段分解中的死物。有機生物在土壤中作為土壤的結構、營養等,孜孜不倦地分工合作,分解土壤裡的有機死物。

  土壤有機死物和腐殖土對農田的其他益處包括:快速分解作物的殘餘物、使土壤變成水穩定的粒狀聚合體、減少土壤硬化和泥塊的形成、增進土層內部的排水功能、改善水滲透能力、增進和保存水分、養分的容量。改良土壤的外在結構有利於容易耕作、增加土壤的水儲藏量、減少土地流失、改善根作物的形成和收割,在土壤更深處,還有豐富的根系統的形成,增進土壤中養分的循環等等。

  在耕地上使用化肥農藥會破壞土壤的結構、導致腐殖土和上層土的下降、殘殺土壤中的有機生物、破壞土壤中的生態平衡和導致有機物的失調和流失。

  

農藥、化肥...讓養育我們的土地感到傷心、無奈


農藥、化肥...讓養育我們的土地感到傷心、無奈


農藥、化肥...讓養育我們的土地感到傷心、無奈


農藥、化肥...讓養育我們的土地感到傷心、無奈


導致耕地土壤酸化

  從1980至2000年,我國的不同區域的耕地的pH值下降0.13~0.80單位,這種施用氮肥導致的人為酸化的後果比酸雨所導致的土壤酸化高10~100倍。過磷酸鈣、硫酸銨、氯化銨等都屬生物酸性肥料,即植物吸收肥料中的養分離子後,土壤中氫離子增多,易造成土壤酸化。長期大量施用化肥,尤其在連續施用單一品種化肥時,在短期內即可出現這種情況。土壤酸化後會導致有毒物質的釋放,或使有毒物質毒性增強,對生物體產生不良影響。土壤酸化還能溶解土壤中的一些營養物質,在降雨和灌溉的作用下,向下滲透補給地下水,使得營養成分流失,造成土壤貧瘠化,影響作物的生長。

  

農藥、化肥...讓養育我們的土地感到傷心、無奈


導致土地流失

  科內爾大學的生態與農業科學專家戴維 皮門特爾(David Pimentel)教授指出:農藥、化肥的過度使用導致全球耕地的土地流失率比土地補充率高10至40倍,美國的流失率比補充率高10倍,中國高30倍,印度高40倍。每年全球耕地所流失的面積相當於一個美國印第安納州面積的大小。土地流失的速度極為驚人。人類99.7%的食物來源於耕地,每年全球土地流失導致1 000萬公頃的耕地消失和超過37億人營養不良。

  經過40年的土地流失已導致全球30%的耕地的破壞。60%流失的土壤被衝至河流、小溪和湖泊,除了導致河水、小溪和湖泊的汙染外,由於淤泥的不斷堆積還造成河水、湖泊頻頻氾濫的原因。

  土地流失減低土壤提供植物生長的儲存水功能,因而導致支持生物多樣性的能力的下降。

  土地流失使土地原有的水份、養份、有機物減低和導致土壤生物系的破壞,使樹林、牧場和大自然的生態陷入破壞的局面。

  上層土的流失,導致土地的沙化,成為風沙和空氣汙染產生的重要原因。而被颳起的沙土中具有20多種傳染病的微生物,其中包括炭疽病和結核病,加速傳染病的蔓延。

  長期使用化肥、農藥會破壞土壤的整個生態系統。嚴重會導致土壤板結,最終喪失了農業耕種價值。

  所以遵循自然農耕法,爭取做到無農藥、化肥、除草劑、生長激素、非轉基因等生態種植,致力於建設生態田園,這是每個農業人共同的追求。為我們的健康、為地球家園的未來保留一方淨土!


接下來我們將一點點揭開現代集約化種植業種種不為大眾所知,而又發人深思的現象

果鄉里——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