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万峰林逶迤连绵,八卦田在群山的环抱中如画廊一般,让人惊艳

奇妙的喀斯特地貌

从地质学的角度来看,万峰林的锥峰结构独特、多样,大多呈钟状、平顶状、马鞍状、金字塔状、倒丛状和丛聚状,其中有孤峰、石笋、石芽和漏斗等,形成了清晰自然、发育完美的喀斯特地貌。单从峰群的形态来看,万峰林主要有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和叠帽峰林五大类型。每一类都造型独特,既张扬个性,又相互映衬,构成了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景观。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万峰林主要有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和叠帽峰林五大类型

万峰林主要有列阵峰林、宝剑峰林、群龙峰林、罗汉峰林和叠帽峰林五大类型。万峰林逶迤连绵,呈东西向分布,分为东峰林和西峰林。东峰林以原始的田野风光见长,群山环抱中的农田一年四季变换着不同的姿态。

春天的万峰林被一片片油菜花披上新衣,仿佛是从天而降的春姑娘,婀娜地站在那里,静候大家的光临;夏天收割后的田地里,禾秆堆成了一排排的稻草人,好似一排排士兵在守护这片沃土,煞是可爱;秋天到处都是金灿灿的稻田,错落有致,丰收的景象让人不得不爱上这片“金州”大地;冬天遇到下雪,这里则会披上银白色的盛装,上演烂漫的“冰雪奇缘”。

最热闹的要数西峰林了,漫步其中,座座奇峰、布依村寨、古榕树以及八卦田所构成的田园风光,与那灵动的纳灰河相互辉映,每一处都彰显着万峰画廊的风韵。

与中国传统的高大、巍峨、雄壮的山峰不同,万峰林娇羞地展现着自己的风采。一座座独立的山峰挺拔秀美,一如南方温婉秀气的小家碧玉。生活在万峰林山脚下的纯朴的布依族人,每天在锥峰、小河的环绕中,过着简单充实的生活。

假如你认为万峰林的奇妙仅表现为山峰的密集奇特,那一定是个误解,其实,在那些锥峰之间还别有洞天。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金灿灿的八卦田

万峰林的一大标志性景点是八卦田。八卦田是一处典型的喀斯特碟状漏斗,勤劳而富有智慧的布依族先人充分利用了漏斗的地形特点,以漏斗底部为圆心,按地势高低耕种田土,层层弯曲的田埂就变成了富有韵律变化的线条,并随着不同季节栽种作物的不同而变幻出不同的色彩。

当然,万峰林景区不仅以奇峰取胜,在景区山脚下还有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溪,沿河而居的布依族人称其为“纳灰河”。“纳灰”是布依语,意思是“美好的田园”,寄托着布依族人对生活最为淳朴的期望。

秀美与雄壮的完美融合

万峰林有近2万座奇峰群峦,这种林状聚集的山峰在整体上成就了万峰林的雄浑壮阔和磅礴气势。“万”字从数量方面真实地再现了景区山峰之多,“林”字则概括了景区山峰之密集和多姿,从数量和种类两个方面,有力地展现了景区规模之宏大、姿态之奇异。

一位学者曾感叹:“无论从美学价值,还是从喀斯特地貌发育演化过程的完整性、存留遗迹的丰富性、锥状峰林集中连片的面积、景观的典型性等方面看,万峰林都堪称奇景。”

当你站在高处俯瞰万峰林,会发现一座座造型独特的山峰显露出秀美之姿。我们见到的山峰往往高耸入云、体格壮阔,它们的盛气凌人总是让人自感渺小,但万峰林的山峰更像是和蔼可亲的朋友,小巧玲珑、清新秀丽;山峰之间的袅袅炊烟、鸡鸣犬吠,以及辛勤耕耘的布依族人,一切都是那么和谐生动。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似乎更加偏爱这里,万峰林密布的山峰虽是挺拔、灵秀的,但仔细观望,仍呈现出壮美之态。如“将军峰”便形象地展现了一位威武的“将军”,“骆驼峰”颇似一只昂首前行的骆驼,“大顺峰”仿佛六颗大印稳稳地矗立在山梁上。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将军峰是一座岩溶孤峰

将军峰是一座岩溶孤峰,因孤峰上部白色的岩体与绿色的灌木组成的形象形似将军而得名。

将军峰在景区入口不远处的田园中,它是这里最小的一座岩溶孤峰,是万峰林的特色景点。它块头不大,却充分地展现了千万年来喀斯特地质变化的全部历史,千万年的地质沧桑清晰可见地印在每道缝隙和坍塌的痕迹里。由于它顶天立地的傲气以及孤峰上部白色的岩体与绿色的灌木组成的人形形象,因而得名“将军峰”。

大顺峰是典型的锥状喀斯特峰群,由六座山峰组成,取“六六大顺”之意。这六座山峰棱边明朗,说明它们仍处在剧烈的溶蚀期。与左边重重叠叠的山峰相比,它们的形象更加明快、阳刚、大气、率真,在天空的衬托下显得挺拔、险峻。

如果说“秀美”和“雄壮”是山的迥异之态的话,那么在万峰林这里,它们得到了完美的融合,颇具“千峰竞秀纷纷秀,万山争雄山山雄”的意境美。

中国古典审美与万峰林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万峰林

如果说魏晋园林建筑体现了世人主动寻找和改善生存环境的意趣,是人类回归自然的步伐,那么万峰林绝对称得上是自然的恩赐。这片自然恩赐的美丽景观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

中国古典审美的传统是“天人合一”,自先秦时期就有崇尚自然的审美传统。如果说魏晋园林建筑体现了世人主动寻找和改善生存环境的意趣,是人类回归自然的步伐,那么万峰林绝对称得上是自然的恩赐。在这座巨型的天然园林中,两万多座形态万千、栩栩如生的山峰,形成地球上少有的峰群,峰群之下是近万亩的良田,农家炊烟常年袅袅,山峰同村庄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毫无违和感。可谓是“峰在田中,田在峰中”,峰与田互相环抱、互相辉映,江山如画,美景天成。干净的天空,雄伟的峰群,葱绿的植被,清新的空气,秀美的田园,正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绝佳典范。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万峰林中的农舍

仔细品味徐霞客在万峰林所留下的诗句:“天下名山何其多,唯有此处峰成林;峭峰离立分宽颖,参差森列拔笋柚。”此诗将山峰成林、奇妙绝伦之景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为世人记录和呈现了一幅万峰争奇的美景图。徐霞客作为地理学家,其山水之行为考究我国地理知识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但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对自然美的最直接的追寻?

居住在万峰林的纯朴的布依族人享受着大自然的恩泽。在峰群间穿流而过的纳灰河四季长流,为山脚下耕种的布依族人提供了充沛的天然水源,他们过着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这又何尝不是中国古代隐士高人所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呢?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调色板一般的田园

万峰林中的高峰被当地人视为“气象山”:久晴山有雾,天气转阴;久雨山有雾,天气转晴。在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农耕完全靠天吃饭,“气象山”传递的天气信息极大地方便了农民的耕作。这种方便、实用的天气预报着实让村民们十分喜爱与感激。

居住在万峰林脚下的布依族人一代又一代地传承着自己的文化,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尽管清贫、简朴,但外界生活的浮华并未使他们选择离开。生活在兴义市城区及近郊的市民更是每个周末都要徒步或驾车到这里游玩、散心,兴义人亲切地称这里为他们的“后花园”。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层层弯曲的田埂呈现出富有韵律变化的线条

从审美层面来看,万峰林整体上的密集壮阔和外在的奇特造型给每一位观赏者都呈现出一场视觉盛宴,带来心灵的震撼。这片大自然恩赐的美丽景观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它无疑是一幅自然天成、旷世无匹的水墨画。

当你畅游在这梦幻而又神奇的万峰画廊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必定会忘却尘世的烦扰,情不自禁地被眼前开阔的视野和奇幻的意境所吸引,如入桃花源一般,深深地爱上并流连忘返。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中国锥状喀斯特地貌的绝妙代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