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離開行業老大,自己創業成爲老大

他的職業生涯與許多傳統中國老闆相似,大起大落。從伊利辭職,蟄伏一段時間後創辦蒙牛,在他的領導下,蒙牛以超常規的速度發展,短短8年就成為全球液態奶冠軍、中國乳業總冠軍。他就是牛根生。

被迫離開行業老大,自己創業成為老大

你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報

月光下伊利集團的辦公大樓顯得格外寧靜。在這樣祥和的氣氛中,辦公室中忙碌的身影顯得有些不和諧。這樣的深夜,在辦公室中研發新產品的一個男人還沒有回家休息。他的桌子上凌亂地放著一些紙。紙上是關於新產品的資料。在將這些資料看過一遍又遍之後,他對新產品的配方已經有了打算,下一步就是製作樣品。

被迫離開行業老大,自己創業成為老大

雪糕原本是小朋友的最愛。這個大男人卻對雪糕情有獨鍾。不要誤認為他是個貪吃的傢伙。他這樣做完全是為了工作。在屢次品嚐了用新配方製作出的雪糕後,他決定將自己的作品帶回家給兒子嘗一嘗,聽聽兒子的看法。拿到雪糕的兒子,本來還很高興,可是在咬了一口之後,就將整支雪糕扔到地上。他沒有怪兒子,而是反思自己的產品:產品做不好,連自己的兒子都不喜歡,更何況其他人呢?

從那時候起,他發誓要把他的雪糕做成中國最好吃的雪糕!為了讓伊利的品牌更加響亮,他去求教一位非常著名的策劃人。可這個策劃人對策劃雪糕品牌顯然沒有興趣。在經過一次又一次的拒絕後,他終於得到和策劃人見面的機會。他對策劃人說:“我雖然是賣雪糕的,但是我表哥非常了不起。”策劃人好奇地問:“你表哥是誰啊?”他說:“賣汽水的可口可樂。”

被迫離開行業老大,自己創業成為老大

在他眼中,賣雪糕的有一天也會像可口可樂一樣擁有自己的品牌

在他執著的堅持與不懈的努力之下,這個雪糕的銷售額從1987年的15萬元增長到1997年的7億元,成為中國雪糕第一品牌。在這成功的背後,牛根生的付出是不容忽視的。就在大家以為這個帶領大家走向成功的人物,會和伊利一起取得更輝煌業績的時候意外出現了。

他和伊利當家人鄭俊懷在伊利集團的發展戰略上出現了重大分歧。他希望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和資源讓伊利“超常規成長”,而鄭俊懷卻希望穩中求升。此時,那個曾經給予他信任的老大哥,眼神中充滿了“陌生感”和“不信任感”。意識到自己在伊利已經不可能有所作為的他向鄭俊懷遞出了辭呈。

被迫離開行業老大,自己創業成為老大

經歷了一些糾葛之後,帶著幾分無奈,牛根生踏上了北大的求學之路。

在北京大學,他整天騎著一輛破自行車穿梭於各個教室之間。已經40歲的他,在北大校園裡和一群小姑娘、小夥子一起讀書的景象很不協調。有時候,有人會問他是幹什麼的,他只能厚著臉皮說自己是“訪問學者”。“訪問學者”聽起來還不錯,可他當得卻不容易。因為,他必須要化解掉內心的委屈和痛苦,才能靜下心來融入陌生的校園生活。

俗話說:“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北大之行,看似是一種無奈的選擇,但正是這次頗為艱苦的學習經歷,卻讓他變得愈加成熟。他在北大時,重新審視了自己在伊利16年來的各種經驗教訓,讓原本在企業中形成的應激反應模式轉換成理性的思維模式。這些都為他今後發展自己的事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被迫離開行業老大,自己創業成為老大

結束了在北京大學的學習之後,他回到呼和浩特。此時,那些原來跟隨他在伊利打拼的兄弟找到他。原來,這些人在他離開之後,紛紛被免職。現在,他們來找他,希望他可以帶領他們重新闖出一條路。看到昔日一起奮鬥的兄弟如今都丟了工作,他心裡有些難受。為了給他們也給自己一個交代,他有了重新幹企業的念頭。

被迫離開行業老大,自己創業成為老大

只要開始,什麼時候都不晚

重新燃起希望的他,想要再打造一個像伊利一樣的企業。於是,他為自己的企業起了個響亮的名字——蒙牛。1999年1月,蒙牛正式註冊成立。在公司成立之初,擺在他面前的是一個“無市場無工廠、無奶源”的“三無”環境。

如果一個人只會為自己沒有的東西發愁,那他很可能什麼都得不到;相反,如果一個人能看到自己所擁有的,並加以利用,那他今後一定會擁有更多。

被迫離開行業老大,自己創業成為老大

他雖然沒有市場、沒有工廠、沒有奶源,但是,他有人才。原來在伊利工作的業務、技術、管理精英們,都跟隨他一起加入了蒙牛。擁有大批人才的牛根生決定採取“虛擬經營”的方式,用人才換資源。

蒙牛公司成立一年後,經過談判,牛根生和哈爾濱一家乳品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在這次合作中,蒙牛派了8名管理人員幫助這家公司提高效益,該公司為蒙牛提供產品。蒙牛公司就是運用這種借雞下蛋的辦法,邁出了第一步。在牛根生“虛擬經營”的策略下,蒙牛有了“新鮮出爐”的產品。

被迫離開行業老大,自己創業成為老大

但是,長此以往顯然不是辦法。牛根生開始一邊遙控指揮在哈爾濱工廠的8人團隊,一邊搖身一變成了農工頭,在一片荒涼的不毛之地上建起了自己的工廠。

有了產品與工廠,牛根生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將產品推向市場。

1999年4月,呼和浩特市的老百姓一覺醒來,發現主要街道旁邊的300塊廣告牌全是蒙牛的廣告:向伊利學習,為民族工業爭氣,爭創內蒙古乳業第二品牌!就在老百姓對這個新冒出來的品牌興趣盎然的時候,48塊蒙牛的廣告牌一夜之間被砸得面目全非。蒙牛廣告牌被砸的事件,不但沒有消減人們對蒙牛的關注,反而讓好奇的人們更加註意這個新品牌。

被迫離開行業老大,自己創業成為老大

牛根生和蒙牛的開始,充滿了神秘色彩。在摘下神秘面紗之後,牛根生帶領他的蒙牛迎來一段漫長而艱苦的歷程。同行的排擠、市場的不認可……當一切的難關、所有的難題都被牛根生踩在腳下之後,他迎來了蒙牛的輝煌,也迎來了屬於他的輝煌。

被迫離開行業老大,自己創業成為老大

擁有的滋味是美妙的,失去的感覺是痛苦的。牛根生曾經擁有過,也曾經失去過。在他擁有的時候,他沒有被美妙的感覺衝昏頭;在他失去的時候,他也沒有因為痛苦而停滯不前。我們和牛根生一樣,都品嚐過得失的滋味。那麼,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像他一樣拿出勇氣面對得失呢?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像他一樣,堅忍、頑強地從困境中走出來呢?

被迫離開行業老大,自己創業成為老大

沒有絕境,所謂的絕境不過是成功路上一道看似很強大的障礙。只要秉持一顆不放棄的心,得到時不滿足,失去時不停滯,又有什麼絕境能難住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