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蚊虫多?教你一妙招,只要10分钟就再见不到蚊子,整晚睡得香

天气越来越热,蚊子也开始活动起来了,一想到被蚊子叮上一口的奇痒,半夜蚊子在耳边嗡嗡嗡的乱响,就会浑身不自在。炎热的夏季,我们除了可以享受阳光海滩之外,还要忍受蚊子的叮咬,每天必须抱着互相伤害的心态和蚊子做决斗~想想就觉得好痛苦~

夏天蚊虫多?教你一妙招,只要10分钟就再见不到蚊子,整晚睡得香

对蚊子来说,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汗液都是引导找到猎物的有效信息。寻找目标主要依靠嗅觉器官,也就是头上一对角,来感知空气中传来的人体“信息”,并循迹而去。

别小看身长不过一厘米的蚊子,搜索能力很强,搜索的最远距离可达60公里。在此范围内,“信号”越强的目标,自然也越容易被锁定。所以蚊子在夜间也能轻而易举叮人。

夏天蚊虫多?教你一妙招,只要10分钟就再见不到蚊子,整晚睡得香

几乎每个人都有被蚊子"咬”的不愉快事,事实上应该说被蚊子“刺”到了。

在昆虫学上,蚊子的嘴巴叫口器!我们肉眼看到的蚊子的口器只是一根针,其实这根针由6根口针组成,上唇1根,上颚2根,下颚2根和舌1根。蚊子就是靠这6根口针组成的针状结构,来吸食我们的血液。另外,蚊子舌的中央有一条唾液管,在吸血的同时分泌唾液。

蚊子也有血液,它的血无色透明。当你打死蚊子时看到的红色,不是蚊子的血,而是你的!蚊子身体里流着的红色血液很干净,没有病毒。最毒的是蚊子的唾液,比如疟疾、黄热病、西尼尔病毒、登哥热等等。它们在蚊子的胸大肌(蚊子也有肌肉)中发育,然后通过唾液来传播。

能通过蚊子传播的病毒其实很少,病毒要先进入蚊子的体内进行代谢,再通过唾液释放出来才可能感染人。但研究已经发现,大部分病毒在蚊子体内经过代谢时就死掉了,只有少数经过代谢后会继续传播,如登革热、疟疾、黄热病、丝虫病、日本脑炎等。

夏天蚊虫多?教你一妙招,只要10分钟就再见不到蚊子,整晚睡得香

市面上的化学防蚊产品,比如蚊香呀、驱蚊水呀,不管标榜多安全,其实都是含有轻微毒性的。有孕妇和孩子的家庭,一定要谨慎选用这些方式。

现在好了,把蚊子赶尽杀绝的黑科技终于来了,它就是月销40000台的灭蚊神器——灭蚊灯!

光触媒灭蚊灯,利用光催化扑蚊器采用蚊子最喜爱的紫外光来诱惑蚊子。360度发光,加上微温效应,释放出二氧化碳和气流,模拟人体发出的二氧化碳潮湿气息,诱使蚊子飞来,风机搅动周围空气形成涡流,使习惯随气流而飞的蚊子随风而来,当蚊子一旦被吸进捕捉窗,那么就难以逃脱风机形成的涡流,它们会被风机的涡流吸到捕捉器的底部,直至风干而死。

普通的灭蚊灯灭蚊率只有50%,此款灭蚊灯的灭蚊率经过环境生物中心认证高达99%,简直强大到丧心病狂。它的颜值也高到不行,黑白两色,小巧又精致,简直完美诠释了“科技美学”这个概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