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毕业生抛弃北上广深,钟情慢就业

又是一年毕业季…

随着高校扩招,本科毕业生一年比一年多,据教育部公布,今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820万,轻松碾压去年795万毕业大军,成为新鲜出炉的“史上最难毕业季”。

所以, 95后毕业生无论就业还是深造,势必都要承受更大的压力,正可谓是:剑未佩妥,出门已是江湖。就此问题,我们采访了几位95后毕业生,谈一谈他们是怎么看待这个“史上最难毕业季”以及他们对未来的打算,让你GET到这届毕业生的与众不同。

95后毕业生抛弃北上广深,钟情慢就业

01

北上广深不值得型

“在上海实习的时候,感觉就像被现实一巴掌盖在地上,摩擦摩擦。每天7点钟起床,匆忙挤地铁,在公司忙碌一天,晚上加班还得盯着时间表生怕错过末班地铁,毕竟这笔打车钱都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回到家还得继续做未完成的工作。然而最打击人的不是工作上的压力,而是上海均价5万/平的房价,留下来成为一个不可能的梦。思考了很久,毕业后会选择去杭州,相比较上海我觉得在那边幸福感会高很多。”

——人间不值得BOY

95后毕业生抛弃北上广深,钟情慢就业

图为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95后毕业生。受访者供图

毕业生就业去向,不再盲目选择北上广深。其实,有这样想法的可不止BOY一个,5月份发布的《2018年应届毕业生就业力市场调研报告》显示,应届毕业生期望就业地比例最高的是新一线城市,例如成都、杭州、重庆、武汉等地,占比为40.18%,同比上升2.68%。

曾经“宁要大城一张床,不要小城一套房”的口号正在落伍, “两极选择”的现象逐渐被稀释。出现这种现象是多种原因造成的,首先,一线城市生存资源不断紧缩,对应二线城市崛起成新一线,两者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再者,新一线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大大提高了地方吸引力。

更多的毕业生选择往“中间”靠拢,并不是说他们承受压力的能力变低,又或是说没有梦想。反而从侧面映射出95后是理性的一代人,他们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绕开前辈的老路,选择能解决现实难题又能安放理想的新出处。

95后毕业生抛弃北上广深,钟情慢就业

选择是一时的难题,如何在工作中打怪升级才是长久的痛点。经常出差的飞行侠,调研上瘾的数据党,噼里啪啦的文档弟这些角色需要随时转换,想要在奋斗的城市过上体面的工作生活,一台轻便易携带,性能强劲的电脑是必不可少的工具。

95后毕业生抛弃北上广深,钟情慢就业

点击图片购买

02

人生弯道超车型

“用一个身份形容自己,我觉得我是《北京女子图鉴》的陈可,够努力也够有野心,不同的是,我觉得我比陈可“聪明”点儿。对于我这种既不是名校毕业,也不能“背靠大树好乘凉”的人来说,与其像陈可一样选择在职场摸爬滚打,还不如做点自己擅长的。我文笔尚可,喜欢打扮,大学里就尝试在运营自己的美妆自媒体、开直播,效果都还不错。在我看来网络世界海阔凭鱼跃,当个网红就是一个很不错的出路,而在职场我做的再出色也只不过鸟笼里的金丝雀。”

——鲸鱼不够大

95后毕业生抛弃北上广深,钟情慢就业

图为湖南外国语学院95后毕业生。受访者供图

毕业生新就业趋势上涨,“网红”等新兴职业最受欢迎。不同于安稳守成的70后和实用主义的80后,互联网信息爆炸给90后带了成长养分,他们对互联网衍生出的新兴职业抱有极大的热诚,数据表明8%的95后毕业生希望尝试新兴职业!其中54%想做网络主播、网红。

网红在如今跟明星偶像的地位等同,很多人可能没有自己喜欢的明星但一定会有经常观看的主播。同时网红的高收入也在不断地刺激95后,据报道,某网红年收入达3亿元,完全超过了国内一般明星的收入。

不同于明星入行门槛高,网红只要有优点(长得好看、唱歌好听、会聊天)就会有观众喜欢,就会有拥护者,对于有创作能力和才艺表达诉求强的毕业生来讲,不失为一条摆脱朝九晚五工作束缚的好去处。

95后毕业生抛弃北上广深,钟情慢就业

当然成为一名网红所有光鲜的背后是独自承受的辛苦,修片、作图、剪视频必须样样拿手,一台能够随时随地移动办公的高性能电脑就成了主要生产力,像鲸鱼最近就正准备趁着促销入手一台轻薄本,开启自己的网红事业。

95后毕业生抛弃北上广深,钟情慢就业

点击图片购买

03

孝道远方兼顾型

“不会立马就业,想先回家多陪陪父母,顺便也给自己一个缓冲的时间。我是独生子,当年选择到外省读书已经算是”大逆不道“了,小的时候叛逆,让父母操碎了心,现在反而不太想离父母太远,他们年纪大了,最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情况出现。加上我学的这个专业挺尴尬,没想好到底要不要从事相关的工作。不想在没有找到方向前,就被具体工作束缚,我想给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多花一些时间出去走走开阔视野,重新审视自我。

——道系创始人

95后毕业生抛弃北上广深,钟情慢就业

图为深圳职业技术学院95后毕业生。受访者供图

慢就业成为毕业生,自我审视的一种渠道。慢就业其实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随着社会发展、家庭整体收入的提高,大部分的父母都不会给95后施加就业压力,毕业生慢就业的现象越来越多。慢就业是指一些大学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暂时选择游学、支教、在家陪父母等。

慢就业更多是表达了现在年轻人理性选择职业、渴望全面了解社会的意愿。毕业挣钱不再是95后的“终极目标”,他们的眼光更加长远,选择就业前用一段时间广泛地接触社会,可以让他们对社会的思考和人生的规划都将更加清晰。

95后毕业生抛弃北上广深,钟情慢就业

知道远方的美好,才会决心脚踏实地到达。人生路上风景独好,记忆装不下的,一台大内存的电脑装的下。

95后毕业生抛弃北上广深,钟情慢就业

点击图片购买

04

理性观望型

“我是那种很爱折腾的人,大学前期一直在学生会忙碌,之后就和室友一起创业,从做电商到开发校园快递APP再到大大小小的创业比赛。在我看来大学创业都是小打小闹,风险和成本都很低,毕业后,我还是有一颗要做出一番事业的豪情,但不会选择一毕业就去创业。会考虑先就业学习打磨等待恰当的时机,再全心投入。”

——007在观察

95后毕业生抛弃北上广深,钟情慢就业

图为上海交通大学95后毕业生。受访者供图

毕业生理性就业,创业脚踏实地。比起前几年毕业生创业潮,大数据调研结果显示,2018年应届毕业生4.78%选择创业,和2017的数据结果相比,选择创业人群占比降低1.32%。其中“双一流”高校毕业生选择创业的人数甚至更低。这表明,在经济环境更加趋于复杂多变的大背景下,高校毕业生们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更加谨慎。

95后毕业生抛弃北上广深,钟情慢就业

开放又谨慎、狂妄又实在的95后毕业生

四位受访人虽然共有一个叫“95后”的名字,但每个人都千差万别。他们比父辈们要崇尚自由,敢想敢做,比90后95前的前辈们,对网络的认知要更加清晰,他们懂得选择,面对迷茫能慢下来好好思考。

95后毕业生抛弃北上广深,钟情慢就业

点击图片购买

对于毕业生而言,都要准备好面对职场及社会未知的挑战,受完拨穗礼的毕业生并不代表着真正的获得通往智慧宝藏的钥匙,但也正是这种仪式感给了毕业生展翅高飞的底气。无论如何选择,都希望毕业生们能够真正实现自己对于人生的期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