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密免簽調額至千元 銀行銀聯全方位保障持卡人知情權

日前,銀聯卡小額免密免籤支付業務的單筆限額由300元全面上調至1000元,即持卡人在使用銀聯卡消費不超過1000元時無需密碼及簽名即可完成支付。

該項業務於2015年推出,簡化了“插卡(刷卡)、輸密碼、簽名”的繁瑣支付流程,將原本十多秒的支付時間縮短為三秒左右。時隔三年,銀聯根據消費升級現實情況將小額免密免籤300元的單筆限制額度提升至1000元,同時出臺一系列安全舉措保障持卡人的消費安全。

公告告知 維護持卡人知情權

中國銀聯作為卡組織,和各家銀行一起制定相關業務規則,關於近期大家熱議的小額雙免提額事宜,中國銀聯已及時通過公告形式告知持卡人,同時銀聯也已通過業務規則對各家銀行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銀行多渠道、多方位告知持卡人雙免業務。各家銀行已通過或正通過官網公告、領卡協議、手機APP推送、網點告知等多種形式保障持卡人的知情權。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中國銀行、建設銀行、民生銀行、北京農商銀行、齊魯銀行、浙江農信、浙商銀行、杭州銀行、鄞州銀行、東莞農商行、順德農商行、長沙銀行、福建農信社等多家銀行已將小額雙免業務在持卡人領卡協議裡明確告知。部分銀行則通過手機銀行APP向持卡人進行告知,如中信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等。

由於銀行卡存量大、不同於第三方支付可通過移動端完成信息告知的特點,銀行銀聯網站公告等方式成為覆蓋面最廣的方式。各家銀行在具體業務開展過程中,對小額雙免業務的實際告知方式存在差異,也正在進行創新嘗試,增進持卡人對此項業務的瞭解。銀聯方面表示,後續會持續敦促銀行,完善雙免業務告知事宜,充分保障持卡人的知情權。

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邢會強教授表示,關於持卡人的知情權,涉及三方主體:持卡人、髮卡銀行和作為卡組織的中國銀聯。中國銀聯與持卡人之間沒有直接的合同關係,而是通過髮卡銀行間接與持卡人建立了服務法律關係。隨著CPI的持續增長和局面消費需求的增長,提升“雙免業務”是必要的,但要求髮卡銀行或中國銀聯與持卡人再行一一協商額度提升事宜是不現實的,因為持卡人人數太多,一一協商的成本太高。與此類似的案例是商業銀行變更收費標準也無法一一徵得客戶的同意。另一方面,為保障持卡人的知情權,髮卡銀行在額度提升時,應採取在其官方網站進行公告等告知行為。中國銀聯應督促發卡銀行這樣做。

中國銀行在其借記卡領用合約中寫明“長城借記卡默認開通免密碼免簽名小額快速支付服務”。在其信用卡領用合約中,也明確表示“持卡人使用帶有“閃付”標識的銀聯 IC 卡,可在部分具備非接觸受理環境的商戶進行限定金額的小額快速支付交易 ”。

方便快捷 免密免籤早已融入百姓生活

小額雙免業務憑藉著高效、方便的優勢,自推出以來深受用戶喜愛,並且已在許多民生類消費場景得以廣泛運用。據用戶反饋顯示,持卡人普遍表示小額雙免的支付體驗極佳,並有持續使用的意願。數據顯示,在廣東,銀聯手機閃付和IC卡閃付購買地鐵票過閘的比例已達到40%。這兩種購票方式均為銀聯閃付購票,依託的小額雙免功能,市民掏出手機或者銀聯IC卡在閘機感應區進行感應即購票成功,閘機打開放行。

試想若沒有小額免密免籤業務,每次進出站過閘都需要輸密、簽名,則將極大影響社會運行效率,也與移動支付的發展趨勢背道而馳。

此次額度調整建立在充分市場調研、徵求多方意見的基礎之上。不少習慣使用銀聯IC卡支付及銀聯手機閃付的消費者認為,在目前需要刷卡的場景中,例如加油站、商超百貨及餐館等行業,交易金額普遍在300元以上。而銀聯將雙免交易提升至1000元,解決了之前單筆刷卡難以完成交易的不便,更符合消費習慣和消費發展趨勢。

另一方面,支付寶及微信支付早已開通免密支付功能。該功能與條碼支付功能捆綁在一起,且默認額度均設立為1000元。

縱觀全球,免密服務早已不是新鮮事物。據瞭解,國際主要卡組織均推出了小額快速支付業務,經過行業實踐並被廣泛認可。目前,全球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開通了免密免籤服務。這其中不僅包括美國、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同時也包括印度、馬來西亞、菲律賓等經濟欠發達國家,而且免密的限額也隨著當地經濟的發展在逐步提升。資料顯示,目前新加坡免密限額摺合人民幣約960元,香港澳門地區免密限額摺合人民幣約850元。

放心支付 72小時賠付提供全方位安全保障

對於部分消費者擔心的限額提高是否加大安全隱患的問題,風險專家表示,金融芯片卡、手機閃付等免密免籤功能是以具有高安全性、可靠性的金融芯片技術為基礎的。金融IC卡技術的安全性已經過一段市場實踐並被全球廣泛認可,是目前全球欺詐水平最低的支付工具。因此銀聯和各家銀行才敢於在IC卡基礎之上開展小額免密支付這種創新業務,除此之外,該服務也為持卡人提供了多重保障機制,消費者可以放心使用。

首先,金融芯片具有高安全性。因為POS終端和IC卡在交易過程中需要進行雙向認證,是目前全球支付領域安全等級最高的支付工具。

其次,特定商戶經過嚴格篩選。目前所有支持小額免密免籤的商戶均經過嚴格篩選,為全國及各地知名品牌或連鎖商戶,同時中國銀聯聯合包括各商業銀行在內的收單機構,建立了規範的商戶日常交易監測機制,確保用卡環境安全可靠。

第三,交易額度風險可控。小額免密免籤服務交易限額統一設定為單筆1000元人民幣,超過該額度則需輸入密碼交易才能成功;同時銀行對於單日累計免密限額也有控制,各發卡銀行有所不同。

第四,交易數據配備智能風控技術。中國銀聯及髮卡銀行對小額免密免籤交易進行後臺風險監測,通過系統監測交易特徵、識別可疑交易並立即暫停授權等防控手段,讓持卡人小額支付更安心。銀聯風險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雙免欺詐率(0.18BP)約為傳統銀行卡業務總體欺詐率的十分之一(1.36BP)。

第五,損失交易有補償保障。銀聯聯合各商業銀行為持卡人設置了專項補償金,提供了72小時失卡保障服務。1000元以內的銀聯卡小額免密免籤交易,因為卡片遺失或失竊,持卡人掛失前72小時內被盜刷消費金額可獲得補償。

對於對該項服務仍有疑慮的用戶,中國銀聯提供了自主關閉服務供用戶選擇。持卡人可以前往櫃面直接關閉,也可以直接通過電話關閉該項功能。

安全提示 銀聯為持卡人支招更安心

為讓支付更安全,銀聯風險專家還提供了用卡安全提示,讓持卡人更安心地享受小額免密免籤功能的便捷。

首先,建議持卡人儘快到銀行將手中的磁條卡升級為安全性更高的金融IC卡;其次,建議開通卡片動帳提醒功能,通過短信、微信、APP能夠及時瞭解資金變化情況;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就是持卡人應妥善保管好自己的卡片,千萬不要出租、出借自己的銀行卡,避免遺失,注意防範芯片卡丟失或被盜。

若發現卡片遺失或被盜,儘快聯繫髮卡行進行掛失。如有小額免密免籤交易的盜用損失,可向髮卡銀行申請資金補償,銀行將調查取證並向銀聯遞交申請。審核通過後,銀聯於2個工作日內將補償資金直接返回至持卡人指定賬戶。不同髮卡銀行提交補償申請至銀聯的時限有所差異,具體以髮卡銀行解釋為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