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反复肚子痛,竟是长了脑肿瘤!

宁波江北一个2岁小男孩,有一天突然无缘无故肚子痛。家长以为吃坏了东西,没有特别放心上。但接下来的两个月里,男孩反反复复喊肚子痛,不拉肚子,也吃不下东西。

小孩反复肚子痛,竟是长了脑肿瘤!

医生仔细检查后,排除了胃肠炎、阑尾炎等各种可能的腹部问题。在医院观察了一段时间后,医生发现,小男孩在肚子痛时,神情有点淡漠。

医生说,孩子这样很像是癫痫引起的腹痛,建议家长带孩子去做个脑电图。

脑电图果然发现了异常。后经头颅CT进一步检查发现:幕下占位;室管膜瘤首先考虑,髓母细胞瘤不能除外;建议增强磁共振。阻塞性脑积水。

面对这一结果,孩子的父母傻了眼。也就是说,2个月没看好的“腹痛”,竟是因为孩子脑袋里长了个肿瘤。

好在及时接受了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术后病理切片提示:(小脑肿瘤)髓母细胞瘤(MB)。

髓母细胞瘤是好发于儿童的颅内恶性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恶性程度最高的神经上皮性肿瘤之一。有人认为,其发生是原始髓样上皮未继续分化的结果。这种起源于胚胎残余细胞的肿瘤可发生在脑组织的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生长在第四脑室顶上的小脑蚓部。

小脑髓母细胞瘤早期病症不明显,当肿瘤迅速生长出现占位,压迫到小脑时,首发症状为头痛(68.75%)、呕吐(53.75%)、走路不稳(36.25%),之后可出现复视、共济失调、视力减退。而这个小男孩的腹痛,可能是脑瘤所致的阵发性癫痫引起的。

世界卫生组织(WHO)根据分子变异谱,将髓母细胞瘤分为 4 个独立的亚型--WNT、SHH、Group3、Group4。

·WNT 亚型最少见,仅占 11%,确诊年龄多见于 6-10 岁,发病无性别差异。在所有的亚型中,WNT 亚型对术后放化疗敏感性最高,且最不易发生转移,因此预后也最好。

·SHH 型多累及婴幼儿和成人,发病率无性别差异,青少年相对少见,很少发生转移。该亚型的预后与 Group 4 相当,比 Group 3 预后好。

·Group 3 型以婴幼儿为主,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两倍,易发生远处转移,临床预后最差。

·Group 4 型最常见,多见于青少年,部分病例易发生肿瘤转移。

临床上,根据髓母细胞瘤分子亚型的不同,医生会评估危险度(高危 / 中危 / 低危),辅助匹配不同的治疗方案(增强型治疗/标准治疗/低强度治疗),并且为鉴定出有希望的候选靶向治疗、建立更趋精准的髓母细胞瘤治疗模式提供可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