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川普,即將舉行的北約峯會將「分崩離析」?

因為特朗普,即將舉行的北約峰會將“分崩離析”?

7月11日至12日,北約峰會將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今年的北約峰會相比以往將更能吸引外界目光,這不僅因為特立獨行的美國總統特朗普要出席,還因為這次峰會將成為西方世界面臨的又一次“壓力測試”,而這一次,壓力仍然來自西方內部。

特朗普從競選至今就沒有對北約說過太多好話。競選時,特朗普拋出“北約無用論”,表示北約如果不按照美國所希望的去改革,那麼幹脆廢掉算了。執政以後,經過歐洲盟友的不斷努力和勸說,特朗普不再堅持“無用論”,但依然在北約軍費分擔問題上不依不饒,甚至一度在北約憲章第五條規定的集體防禦條款上含糊其辭,以此逼迫盟友讓步。直到上週四,特朗普還不忘向北約盟友喊話,“你們要支付自己的賬單。美國不會包辦一切”。

可以想象,軍費分擔問題仍將是此次北約峰會的焦點問題,其核心就在於特朗普要求北約各成員國儘快將其GDP的2%用於國防開支。實際上,過去的美國總統同樣要求盟友增加軍費開支,但不同的是,美國前任總統推動盟友增加開支的部分原因是針對俄羅斯,而特朗普則純粹從經濟角度考慮這一問題,只是想讓美國不再“吃虧”。

因為特朗普,即將舉行的北約峰會將“分崩離析”?

實際上,歐洲防務開支近幾年來已經處於上升趨勢。2014年的北約威爾士峰會上,北約成員國簽署“防務投資誓約”,其主要內容就是號召那些沒有達到2%標準的成員國停止削減防務相關預算、逐漸增加防務支出,並在10年內實現GDP的2%用於國防開支的目標。2014年烏克蘭危機之後,歐洲國家猛然意識到自己並非已經邁入“後現代”,仍然要面臨“戰爭與和平”的考驗,地緣政治博弈的迴歸促使其不得不加大防務支出。在美國,特朗普政府和美國國會已同意在2018年和2019年大幅增加防務開支。實際上,2018年美國的防務預算實際增長6%,法國增長3.3%,德國增長2.5%

在2017年,達到2%標準的歐洲國家十分有限。只有希臘達到2.36%, 英國達到2.12%,愛沙尼亞達到2.08%,依然與“盟主”美國的3.57%相距甚遠。還有一些歐洲國家則遠遠落後,比如盧森堡0.46%,西班牙0.92%。

更糟糕的是,由於對軍費分擔的極度失望,特朗普對歐洲的安全承諾似乎出現動搖。冷戰後,北約存在的一大理由就是在地緣政治上繼續遏制俄羅斯,擠壓俄羅斯的戰略空間。而特朗普對俄羅斯以及普京變現出來的曖昧態度讓歐洲盟友極為不安。而就在北約峰會之後沒幾天,特朗普還要和普京會晤,更讓外界增添了幾分遐想。

因為特朗普,即將舉行的北約峰會將“分崩離析”?

特朗普對北約“功利化”的認知已讓歐洲盟友產生深深的不安全感,歐洲擔心美國的安全保障不再是無償、無條件的,歐洲的戰略“鬆懈期”已經終結。在這種情況下,德、法等歐洲大國領導人和官員紛紛提出歐洲應加強戰略自主,不僅要在經濟上與美國“有限切割”,也要在安全上減少對美國的依賴和捆綁。

然而,即使當前的美歐“各懷心思”,西方這一“共同體”短期內也不會迅速瓦解。特朗普與奧巴馬的世界觀雖然有所不同,但美國的對外戰略並沒有出現斷層,而是繼續了奧巴馬政府以來的戰略收縮和重心東移。在這一大背景下,歐洲在美國對外戰略中的重要性自然會持續下降。

對於美國而言,最理想的狀態是能夠與歐洲盟友達成某種“全球分工”。這在北約的框架下意味著,歐洲人必須承擔起自己保護自己的義務並在中東、巴爾幹地區發揮作用,美國則必須放眼更具機遇與挑戰的“印太”地區。

(原文經刪改後發表於《亞太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