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公安破獲部督「3.16」特大電信詐騙案

温州公安破获部督“3.16”特大电信诈骗案

温州公安破获部督“3.16”特大电信诈骗案
温州公安破获部督“3.16”特大电信诈骗案

4月27日,省公安廳舉行打擊防範通訊網絡詐騙犯罪工作新聞發佈會,通報全省打擊防範通訊網絡詐騙犯罪情況,其中包括溫州公安破獲部督“3.16”特大電信詐騙案的詳細破案過程。

温州公安破获部督“3.16”特大电信诈骗案
温州公安破获部督“3.16”特大电信诈骗案

4月10日,在部刑偵局、省刑偵總隊的直接指揮下,溫州市公安局成功偵破部督“3.16”特大電信網絡詐騙專案,抓獲犯罪嫌疑人113名,破案130餘起,涉案金額1400餘萬元。

113名犯罪嫌疑人落網 涉案金額高達1400餘萬

113名犯罪嫌疑人落網 涉案金額高達1400餘萬今年,溫州市局根據省廳統一部署,在去年“人員流”戰法基礎上再創新、再深化,發現了“3.16”專案線索。結合此類犯罪的規律特點,依託大數據進行比對碰撞,發現2017年2月至12月期間在柬埔寨、印度、印度尼西亞等國家實施電信詐騙的8個境外話務窩點,涉及150名犯罪嫌疑人,分佈在黑龍江、遼寧、四川、海南等全國13個省,年齡在20-35歲間,大多沒有固定的工作,經濟條件較差。

温州公安破获部督“3.16”特大电信诈骗案温州公安破获部督“3.16”特大电信诈骗案

鑑於案件涉及人員多、分佈廣,溫州市公安局立即呈報省廳、公安部,受到部、廳領導高度重視,該案被列為部督案件,並指定由溫州主偵。

温州公安破获部督“3.16”特大电信诈骗案温州公安破获部督“3.16”特大电信诈骗案

溫州市局迅速成立多警種、多地區參與的“3.16”專案組,重點圍繞犯罪嫌疑人落腳點開展偵查攻堅。在明確150名犯罪嫌疑人落腳點後,4月10日,在部刑偵局及省刑偵總隊的直接指揮下,溫州刑偵支隊集結鹿城、甌海、瑞安、永嘉、蒼南等五地100餘名警力,開展統一抓捕行動,在福建、海南、廣西等十三個省市刑偵部門支持下,抓獲犯罪嫌疑人113名,破獲案件130餘起,涉案金額高達1400餘萬。

温州公安破获部督“3.16”特大电信诈骗案温州公安破获部督“3.16”特大电信诈骗案
温州公安破获部督“3.16”特大电信诈骗案

這是溫州警方打掉的第六個歸案百人以上電詐團伙,通過多場大型的破案戰役,為全國公安實施通訊網絡詐騙“境內打擊、規模打擊、快速打擊”總結了新的戰法。

近日,專案組積極擴大戰果,對113名嫌疑人進行再審查、再研判,又發現了60餘名犯罪嫌疑人,下一步溫州警方將組織新一輪的收網行動。在此,奉勸所有在逃人員儘快投案自首,爭取從寬處理。

公安提醒:冒充公檢法詐騙手段特點及防範要點

下面結合溫州近年來破獲的系列跨境電信詐騙案件,解析此類詐騙手段特點。

冒充公檢法詐騙已經形成了專業化犯罪集團,一個騙局往往有精心設計的“劇本”、“演員”以及道具,自稱“公檢法”人員的電話,有多人分別扮演“公檢法”等機關工作人員,營造出環環相扣、“情真意切”的場景,消除被害人的所有疑慮。

温州公安破获部督“3.16”特大电信诈骗案

(一)電話釣魚。犯罪分子一般利用任意改號顯示軟件或網絡電話業務虛設公檢法電話號碼,掃蕩式撥打電話進行釣魚,選擇目標對象普遍撒網,具有一定的隨機性;

(二)恐嚇控制。犯罪分子冒充公檢法等政法系統人員,以“其涉嫌犯罪”為要挾,將其與親友隔絕,開展全方位“洗腦”;在通過假通緝令恐嚇受害者,以達到控制目的。

(三)實施詐騙。犯罪分子以幫助受害人澄清冤屈、保全財產為由,套取被害人銀行卡信息、密碼或要求被害人轉款。

基於上述冒充公檢法詐騙手段特點,我們認為要防範此類案件,關鍵在於牢記三個“凡是”:

1、凡是要求市民做“電話筆錄”、查看“通緝令”的都是詐騙;

3、凡是要求市民把資金轉到“安全賬戶”的,要求開通網銀、ATM機無卡存現的都是詐騙。

通訊員:藍瑩

温州公安破获部督“3.16”特大电信诈骗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