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旗下的二蛋‖①保險套恩仇錄

紅旗下的二蛋‖①避孕套恩仇錄

朋友相見,分外眼紅。

他說,想生的時候,政策不允許,現在政策鼓勵生了,身體不允許。

朋友和我一樣,也是70後,已經來到40的年歲。他有一個獨生女兒,以前見面,我明知不能故作炫耀地鼓動他說,再生一個。他是公務員,他不能。我是提前完成了任務,所以在這一點上有向他炫耀的資本。

“我和媳婦都四十了,只有搖旗吶喊的份,提槍衝鋒騎馬打仗的事還得年輕人去幹。”他側頭看著他的寶貝媳婦略顯粗魯的笑著說。

70後的夫婦,最少也是35歲,在這個年齡,精力大幅下降,對育兒這件事,早已是高齡的範疇。我嘆口氣,表示感同身受。

避孕套的營銷數據也佐證了這個現實。據說,在避孕套的消費市場裡,18-34歲的消費者佔比高達86%,其中25-29歲的用戶佔購買年齡分佈比達到42%。

35歲以上中老年人對避孕套的購買率急劇下滑。

避孕套的數據,是朋友聊出來的,話語一出,就是一道寒光在身體裡閃過。無論你對逝去的青春有多麼不捨,也只有追憶的份。還我個少年,重走青春,嘴仗之下是情懷。所謂情懷,就是不甘,是對年華逝去的心酸與不甘。

避孕套的恩仇也就由此誕生。

70後的童年,是物資匱乏的年代,包括氣球。尤其在農村,一是手裡沒有幾分錢,二是有的話也不一定能買到垂涎已久的氣球。如果要玩氣球,得等到過年宰豬的時候,豬尿泡(膀胱)可以拿來一用,吹上氣,用線拴起來,拿在手裡揮舞。雖然比較沉不會像氣球那樣輕巧,但也能滿足童年的快樂需求。

不過,家長做計生工作的小夥伴比較有福氣,他們偶爾能拿到一個避孕套當氣球吹起來玩。這傢伙比豬尿泡輕薄,更接近氣球的狀態,所以很羨慕他們。

長大了就明白避孕套是怎麼回事,互聯網發展了就更加了解避孕套在人類史上的偉大意義。

因為計劃生育這樣特殊的國策,國人大多稱這種偉大發明為“避孕套”,強調的是避孕功能。即便一些人講“安全套”,恐怕潛意識中還是與避孕有關,定性為隔絕精卵相逢的安全之意。

根據資料,避孕套在4000多年前誕生的時候,是作為埃及男人裝飾品而用的,象徵財富和地位(在人類階級發展史上,象徵財富和地位的各種奇葩還真多)。直到1000多年前,埃及人用豬羊的膀胱、盲腸做成安全套,用來防範疾病和感染。此後很多個世紀,由於新大陸的發現導致人口大範圍流動,帶來因為性而爆發的各種疾病,因此安全套也迅速發展,材料不斷更新。17世紀後,安全套的避孕功能逐步被髮掘出來。

因此我們說,避孕套在整個人類發展史上是有恩於人類的。

以國家推動的計劃生育政策35年,讓我國少生了4億多人口,這其中,避孕套的作用功不可沒。

避孕套解決了一道數學難題,有效實現了1+1=0的邏輯。

從這沒有被製造出來4億多人口數字的角度而言,避孕套是有仇於這個數字的,也備受80、90後怨恨。如果不是計劃生育政策下的走卒避孕套的屏障,他們也不會成為兩代“亞洲孤兒”。

(寫於2016年1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