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谈过恋爱?那估计你托福雅思也难考过了

作为学渣的我发现,知乎大神的英语考试经验分享,我除了献上膝盖,没有任何利用的价值啊!我无法像他们一样,一点儿没复习,迷迷糊糊、半睡半醒就敢上考场;无法像他们一样,轻轻松松就能一次成功,挥别考试;无法像他们那样,云淡风轻地说:只要实力到了,无论考什么、怎么考,都是能拿高分的。

对于学渣的我来说,每一分都来之不易,能把握一点优势,就必须死死咬住。

没谈过恋爱?那估计你托福雅思也难考过了

尤其在当下,随着北美大部分院校既接受雅思成绩又接受托福成绩,这两大“拦路虎“之间泾渭不再如此分明。

那么,这时候问题又来了,托福 or 雅思?又是一个撕头发的抉择。作为一个“身经百战”的学渣,我正好两个考试都参加过。大家总在说听力问题,也却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下面就和大家分享下本人的“血泪史“。

雅思听力:追一个兴趣广泛的妹子

雅思听力主要分为4个section,每个section基本上是10道题,一道题一分。粗略一看,只有选择题和填空题的区别,但是内容却千变万化:Harry突然脑子抽了要办会员卡,Mary听导游讲话,Ben和别人约吃饭但是找不到餐厅.......你说歪果仁怎么就事儿那么多呢?因为千变万化的内容,导致题目格式也变化多端,有时候是一张简易的地图,有时候需要在表格里填空,有时候就是非常基础的选择题,有时候还有多选题供你纠结。

(气死强迫症系列)

在我看来,考雅思听力就和追妹子一样。

经典套路大家都知道:聊天,吃饭,看电影,送礼物的四大法宝。但是,深究起来学问就大了,你看电影看啥电影,显得又有娱乐性又不失深度;你送礼物,送太贵人家不收,送便宜了显得你小气。

当然大家非常关心雅思听力里面的口音问题。

的确,雅思听力的口音多种多样,过去澳洲口音、美式、英式、新西兰都出现过了。对于笔者来讲,还是非常清楚的,可以听得懂,各个口音之间的发音差别不会很大。至少笔者没有遇到雅思听力拿印度小哥的咖喱味英语来折磨我,所以我觉得还是可以对这考试留存一丝希望的。

此外,考试设置还是比较良心的,我们在听之前,可以先把听力题目过一遍,大概能找到一些方向,对听力内容有一些把握;而且基本上题目的顺序和听力答案点的顺序是一致的,只要顺着填下来就行,基本不会在最后峰回路转,把前面的全部推翻。

这样看来,追雅思这个妹子,简单纯粹,不会有那么多矫情的桥段。

没谈过恋爱?那估计你托福雅思也难考过了

考听力就是纯粹的考听力,还是挺贴心的先给答题册,留出浏览题目及做好内容预测的心理准备时间。在听的过程中,适当做好笔记,记下跟题干预测相关的内容,比如说填数字,就记录数字;填动词就记录动词等。并且要注意原文中和题干中的同义替换,雅思听力特别注重考察同义替换能力。

总而言之,雅思听力形式多变,内容上也是日常对话和学术讲座并存。可以说是一个非常活泼、兴趣广泛的“妹子”了,喜欢这种类型的同志们,可以考虑去追求一下这个简单纯粹不矫情的雅思妹子,本人亲测,追到手的成功率还挺高~

托福听力:让你过把“神探瘾”

和雅思妹子不同,托福听力的画风是非常正式和严肃的。每次做托福听力模拟的时候,我都感觉自己是柯南。什么意思呢?先科普一下托福的基本知识吧。

和雅思不同,托福是先让你听了音频,然后再给出问题。

第一部分是2-3段对话,每段对话后附5个问题。

而且内容很固定,场景一:在教授办公室讨论学术问题和课程要求;场景二在学校设施里询问相关信息(例如,图书馆借书)。

第二部分是4-6段讲座,每个讲座先是教授blah blah blah,然后学生问问题,然后教授再blah blah blah。

每个讲座后附6个问题,也许和教授内容有关,也许和答疑部分有关。

然而即使明确了这些基本知识和游戏规则,托福听力依然不好对付。经历了这一遭,才深深的懂得神马教听力者得托福啊…

冰冷机考,外来干扰

当其他考试还停留在笔试纸质答题册阶段时,ETS已经走进了机考新时代,这对一些做惯了纸质试卷的筒子们影响颇大。考生们需要熟悉每个部分复杂的按钮和潜在的“游戏规则”,否则完全可能因为操作不当而失分。

真实考场上层出不穷的小bug真的特别影响考试状态。虽然是小概率事件,但总有那么几个“倒霉孩子”遇到机器故障临时换座位,耽误的时间长到一个section的时间被用掉了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而即便没有出现这类问题,托福听力答题总时长有限、并且采取倒计时方式,也特别让人有压迫感。前面的题目思考犹豫得久了,后面的题自然就来不及了;好不容易选好了答案,按下“OK”键之后,便再也没有改答案的机会了。简直残忍。而雅思时间分配则相对自由,做完之后还可以再作思考和修改,最后将答案誊写在答题纸上。不过当然也几乎没什么时间可供修改,所以两者也算是勉强扯平了。

此外,托福考试是先写作,再听力。有时候坐你旁边的人早早写完了作文,就开始戴上耳机做听力。那种落于人后的紧张感就会被无限放大。或者你在专心听听力的时候,别人整理耳机啥的,发出沙沙的声音,就难免会受到干扰。

没谈过恋爱?那估计你托福雅思也难考过了

同时,你只能对着面无表情、荧荧地发着冷光的电脑屏幕,点击“下一步”、“下一步”,特别没有交流感和人情味。所以在考托福的时候,笔者就特别怀念雅思考试时铅笔划过纸张的真实触感,特别让人安心。

先听后题,盲人摸象

为什么我说在做托福听力时感觉自己像柯南呢?因为来到一个地方,什么信息都没有,突然故事情节就开始推进,然后就有人被杀了。我就必须开始推理:为啥这个人被杀了?杀人方式是什么?杀人时间是几点,?杀人动机又是啥?.......

但这些问题的线索全都藏隐藏在最初的故事情节里,而我在经历的时候,并不知道哪些信息是有用的,只能把听到的内容尽可能多地记下来,期待着等会儿能对应上问题,顺利找出答案。然而,在出成绩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一切都是幻觉…

托福听力就是这样,盲听的同时还要奋笔疾书,可见不仅考察听力,还考察速记能力。考生们在看不到题目的时候听着超快的语速,要么不知道记什么,要么就觉得句句都很重要不得不记。

可惜总会发现,刚下笔写了两个单词的时间,就错过了下面两句话。速记能力比较强的筒子们也许可以快速记下很多信息,但也有可能在题目出现的时候后知后觉地发现,自己记的那些跟题目问的根本相差十万八千里,欲哭无泪啊。

内容生僻,学术性强

托福和雅思最大的不同在于内容。托福非常专心地耕耘于学术的良田里,所以内容都离不开学习,学校生活、选课步骤、学术探讨、上课教学等。生物学、天文学、人类历史、物理、化学、经济学的知识都曾出现过,词汇量的要求自然更大,也更加生僻和晦涩一些。

然而我们大多数人也就只有在高考这样的高强度学习时期,才拥有着貌似惊人的知识储备。到了大学之后,都是专精一个领域、学一个major下的一个concentration,即使是double major也很少是“天文+商科”或“教育+生物”这样的组合。因此,面对托福这样相对较学术且专业性强的语言考试来说,专业术语+学科词汇,的确是让人累觉不爱。

但我们仍然需要明确,这些学术性较强的内容,如果不是学习这些专业的人,其实并不需要百分之百了解。OG上也明确说了不需要考生有任何学科背景,托福听力题目不涉及具体学科知识的考察。所以并不需要花大量时间来补充所谓的背景知识,多研究听力技巧,答题时依然有章可循。

语速偏快,片叶难留

托福听力的语速公认比雅思更快。曾有一个很美的歌词、用来描写托福听力的语速着实贴切——“它就像一阵风,播完它就走,这样的节奏,谁都无可奈何”。除了那些生僻的词汇,充斥双耳的还有长句、定语后置、各式从句、复杂句,使得原本就不太好懂的学术问题因音频素材的语言复杂性和语速问题而变得更加深奥。

总的来说,托福听力内容偏难、语言晦涩+语速偏快+不让提前看题,集齐这三样儿,再加上加不加试完全看系统心情这一步确定因素,的确是挺让人崩溃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就只能等着被虐。

出国不容易,你干嘛不让自己的备考省点力?

出国本就不是件容易事儿,每个准备出国的人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大家还是要慎重抉择,结合自己的优势选一个可以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取得目标分数的高产出考试,让自己少承担一些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至于备考方面,无论是托福还是雅思,就听力来看,说实话,除非你的单词量低到一定境界了,我觉得不需要特意去背单词。听力最重要的是语境,要学会融入到语境中去,理解对话的内容。偶尔快速闪过听不懂的单词基本不会影响大局,苛求自己听懂每一个单词,反而会增加心理压力,不利于后续作答。

没谈过恋爱?那估计你托福雅思也难考过了

此外,熟悉听力考试流程,保持考试状态,训练大脑的抗干扰和持续作战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重视细节,稳定情绪,做好时间掌控,脚踏实地反复练习、认真备考,无疑是考生们的最佳选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