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買房的狂歡吧!深圳傳來大消息,多少人或將無眠!


該來的,終究會來!

在國家大力發展租售並舉,強調住有所居的大方針下,2018年,全國各地掀起了樓市調控的大潮。

北京、武漢、丹東、海南等地區相繼出臺樓市新政,提高限購限售門檻;住建部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先後約談西安、成都等12座城市,其中8個是省會城市......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樓市穩中向好的基調,正在由量向質發生轉變。

而剛剛,深圳樓市突然傳來的一聲"吶喊",再次應證了這一信號!

6月5日,深圳正式對外發布《關於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加快建立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併舉的住房供應與保障體系的意見(徵求意見稿)》(下簡稱《意見稿》)。

文件名字很長,但卻乾貨滿滿。此次深圳樓市新政,其改革規模之大,創新程度之高,可以說是繼98房改之後,20年來深圳住房體制迎來的第二次改革!凸顯了"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這一核心思想。

具體來看,有兩大亮點,值得我們關注。

亮點一:深圳今後,六成是保障性住房

沒買房的狂歡吧!深圳傳來大消息,多少人或將無眠!

深圳樓市新政明確規定,在2035年底,深圳新開工將增加170萬套住房,其中三種保障性住房的總量,如人才住房、住宅和P。UBLIC出租房屋,不會少於100萬套。

市場衝擊有兩個重要的信息:

1,到2035,深圳只有170萬套新住房。

2,在170萬套住房中,有不少於100萬套的保障性住房,約佔60%。

為什麼,到了2035,只有170萬套新住房?

根據深圳市總體規劃,截至2017年底,深圳市常住人口為1253萬。預計到2035,常住人口將達到1800萬人,新增人口約550萬人。

如果我們計算每個房間三個房間,550萬個人可能需要183萬個住房單位。考慮到深圳自己的住房用地供應,以及城市的總體規劃,新的170萬套住房是一個非常合理的數量,不僅很多,而且也很多,以滿足實際的市場需求。

在這170萬個新的住房中,有不少於100萬套經濟適用房。這無疑對那些在深圳苦苦掙扎但無法買房的人來說是一個重大的積極因素。根據一個房間和三戶家庭,大約300萬人將從中受益。

應該注意的是,這種住房分為三類:人才住房、住宅和公共租賃住房。其中,公共租賃住房只有租賃和未售出。

深圳樓市新政保障住房惠民措施,可以用前所未有的力度來形容。

亮點二:前所未有的價格管制

在60%的新建保障性住房中,從具體劃分、人才住房、住宅、公租房等方面來看,住房供應總量約為20%。

鑑於這些經濟適用房的價格優惠,政府的努力是史無前例的。

首先看看人才的住房。《徵求意見稿》規定,人才住房的重點是人才的供給,人才租賃是可利用的。建築面積小於90平方米,價格和價格約為市場價格的60%。

看看這套住宅。《徵求意見稿》規定,居民住房主要集中在按收入和財產標準提供的戶籍居民,主要是可以買賣的。建築面積小於70平方米,價格和價格約為市場價格的50%。

最後是公共租賃。《意見稿》規定,公共租賃住房主要集中在低收入居民和符合條件的居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相關行業人員和社會先進製造業工人。建築面積主要為30-60平方米,租金約為市場價格的30%。家庭的租金是公共租賃住房租金的10%。

注意"為社會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人",這意味著公共汽車司機、地鐵司機、環衛工人和其他藍領團體對社會的無私奉獻也將納入公共租賃住房的範圍。

房地產市場新政策綜述(橙色整理)

低於市場價格40%,50%甚至70%,負擔得起的住房這樣的價格調整的努力,可以說不算大!對於那些在深圳苦苦掙扎的人來說,他們真的需要住房,狂歡節絕不會誇大其詞。

相比北京之前出臺15%市價內浮動的調控政策,同樣作為一線城市,深圳這次是真的動了真格。

馬雲曾說,8年後房價如蔥,中國最便宜的東西可能就是房子。如今,深圳似乎正在將馬雲的預言,變為現實!

沒買房的狂歡吧!深圳傳來大消息,多少人或將無眠!

問題在於住房和公共租賃住房是很好理解的。什麼是人才住宅?

根據新政的房地產市場,學士學位以上可以納入深圳的人才住房政策的應用。

是的,你沒有弄錯。只要你有全日制學士學位或以上學歷,你可以按照規定租用或購買合格的住房。

此外,還需要重視人才住房和住宅的封閉循環。自購房日起,購房者在深圳繳納15年社會保障金後才可申請全部產權。

因此,想發揮人才的作用的人和安居芳可以省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