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书店的操盘者该如何解决书店的商业困惑?

文 / 张志刚

(国际购物中心协会注册租赁专家、柏利城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1

文化商业与购物中心的“同”与“不同”

文化商业和购物中心有很多相似之处。从宏观上来看,一是两者均为实体商业,有现实的空间和场所;二是都为了满足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三是两者都秉承商业地产的投资属性,从前期开发到后期运营,直至最终的资本退出,其遵循的商业逻辑相同。从微观层面来看,两者都有统一的运营管理主体,并且都需要外租招商和市场推广。

在研究过文化商业和购物中心的商业逻辑后,则会发现其从体量、目标客群、定位、业态丰富度以及品牌营销5个方面有不同之处。在体量比较来看,文化商业相对较小,购物中心相对较大。文化商业偏文化、文艺,以满足文化消费需求为主进行商业定位;购物中心则是因地制宜,通常以家庭生活消费需求为主从而引进不同类型、大小的业态。文化商业招商以文化为核心,其品类集中度相对比较高,目标客群相对更明确;购物中心则是以全客层的消费群体为目标,客群更为广泛。在品牌推广方面,文化商业以文化力为核心进行营销,购物中心则围绕核心客群,以多种类型的手段进行营销。

2

文化商业与购物中心的操盘逻辑分析

从购物中心角度来看文化商业,其实体商业的操盘逻辑是相同的。成功的文化商业需要满足这些核心要素:定位准确;便捷和舒适的购物体验;丰富的消费选择,不断满足消费需求的变化;高效的开发、管理和成本控制;拥有专业的经营管理团队以获得最高的投资回报。

以购物中心的商业操作流程、招商以及资产管理为例:商业操作流程包括开发阶段、筹备阶段、开业阶段、运营阶段以及稳定/退出5个阶段,其中有些细节需要运营者注意,包括开发阶段的投资测算,筹备阶段的项目定位、招商执行和运营准备,开业阶段的商场开业预热和开业期的活动,运营阶段的物业服务、运营管理以及稳定/退出阶段的招商调整、资产管理、融资方的筛选与合同洽谈。在招商方面的市场调查、客群分析、项目定位和业态组合等需要运营者重视。

购物中心的资产管理包括3个阶段,每个阶段也有需要关注的重点,比如在初期的开发阶段需要重视设计优化、合理降低投入成本以及缩短拿地到开业的建设时间。中间的筹备阶段则需要关注正确的定位、业态配比、品牌组合以及租金条件。运营阶段则要控制运营成本、持续增加客流、销售和收入。总的来说,购物中心的商业投资逻辑是花钱建造商场是否能给投资者挣钱,就如同养猪一样,从猪苗到猪出栏,只有把猪养肥了才能挣钱。

比较文化商业和购物中心商业,其定位、业态组合以及合作模式有何区别?从定位来看,文化商业是以文化为核心的商业载体,其核心产品(书籍)的品类丰富度以及专业度上相对较高,例如诚品生活、西西弗书店以及大型新华书店。购物中心商业则是以综合性为优势,定位多是为周边的消费者提供一站式的生活需求,辐射距离和范围相对较广。

从品牌组合来看,文化商业一般以书店为主力店,其他则为服饰零售、餐饮以及生活服务为辅助,文化商业中展演厅作为运营文化活动的空间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购物中心的主力店通常有超市、影院,次主力店一般是快时尚、运动集合、健身和娱乐等,餐饮在购物中心的占比在不断增加。合作模式上书店内部大多以联营模式为主,购物中心更多以租赁的模式来合作。

3

SWOT分析法解决书店的商业困惑

针对于书店所面临的现状,建议从如下三个方向上进行突破:第一,机制和理念的变革,实施专业、高效的抉择机制,实行市场化的管理。第二,突破创新。书店在定位、业态丰富性、颜值、文化力以及顾客服务上要有改进和创新。第三,引入合作伙伴。在商业管理和设计调整、空间改造上同时引入合作伙伴,进行两者结合。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根据不同体量的书店商业制定不同的业态配比,例如3000平方米、5000平方米以及1万平方米的书店,主力店书店的面积占比可根据整体商业的面积大小逐渐降低,可以参考的比例如50%、40%和35%;零售面积占比25%、30%和30%;餐饮面积占比15%、20%和25%;生活服务面积占比5%、5%和7%;展演空间的面积占比5%、5%和3%。但具体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以最大化满足市场的消费需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