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車頭上插樹枝:志願軍6個「土辦法」,化解美軍空中絞殺

美軍最大的優勢在於充分發揮自身科技優勢,能用裝備碾壓,何必要和你刺刀見紅。

1951年8月,美聯軍鑑於志願軍大規模入朝,糧草槍彈補給線長、就地補給難、對空力量弱的特點,炮製了一場“空中封鎖戰”,又稱為“絞殺戰”。

具體做法就是,發揮美韓聯軍空軍海軍火力優勢,在半島蜂腰部分,進行長時間毀滅性轟炸,阻滯前後方聯繫,切斷後方補給,致使志願軍失去持久作戰的能力。

為此,美聯軍動用了其80%的空中力量,對我物資保障造成了極大的威脅。

火車頭上插樹枝:志願軍6個“土辦法”,化解美軍空中絞殺

圖:美B29戰略轟炸機

白天,轟炸機攻擊運輸車輛和物資囤積區,在重要橋樑和線路上投擲一觸即發的蝴蝶彈;夜間,則在公路上投擲照明彈,運用輕型轟炸機跟蹤掃射。

1951年9月至12月,美聯軍平均每天出動5批103架次對新安州、西浦、價川地區進行轟炸,在該三角地區,共投下35186枚炸彈,平均兩米就中彈1枚。

1951年上半年,據不完全統計,美軍對後方鐵路實施轟炸9000多次,其中陽德附近的倉庫,15天,被炸240餘次。

火車頭上插樹枝:志願軍6個“土辦法”,化解美軍空中絞殺

到1952年6月,美聯軍“絞殺戰”宣告破產,在美聯軍強大的空中火力下,後方運輸依然保證了通車率達到68.9%,有效支援了前線作戰。從相關歷史資料看,志願軍主要通過以下幾招破解“絞殺戰”攻勢。

第一,藏!

首先是在狹窄的山溝、山崖、山腳等處建立倉庫,囤積物資,讓美聯軍輕易炸不到。

其次是加強對空警戒,及時向運動中車隊提供信息,在接收到美聯軍空襲後,迅速利用樹林、礦洞、隧道、掩體等進行隱蔽。在2100多公里的運輸幹線上,有8200多人擔負防空哨。

火車頭上插樹枝:志願軍6個“土辦法”,化解美軍空中絞殺

圖:火車頭上插樹枝有沒有用?在當時條件下,插上總比不插強

第二,騙!

有意識設置假目標,消耗敵彈藥,用破車偽裝放在明顯位置吸引攻擊,汽車第4團用破汽車做偽裝放在較為明顯的地方,吸引了敵機兩次共計;晚上故意在路上放幾顆燈泡,挑逗敵人,漫山遍野的真假目標把敵人也搞暈了,有時真目標就停在路上,敵人也不去攻擊。

第三,修!

所謂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廟,躲得了車,卻躲不了路。10個月中,美軍破壞鐵路1.98萬次,橋樑1929座次,隧道43座次。為此,志司組織了共7個工兵團以及二線休整的各軍及各兵團直屬隊,幹起了搶修搶運的工作,僅鐵路線上的搶修力量的就近70000人,也為工兵積累了足夠的作業經驗。在搶修的基礎上,還積極拓寬,新修公路、鐵路,僅1951年下半年,就加寬鞏固公路2158公里,新開闢公路292公里。

火車頭上插樹枝:志願軍6個“土辦法”,化解美軍空中絞殺

圖:搶修鐵路

第四,變

首先是改變運輸方式,比如“趕羊過路”,就是把列車集中在搶修路段附近的安全區,路一修通,就連續一列跟著一列通過。還有火車——汽車——火車——汽車連續倒運,接續保障。將橋樑設為活動式,有車隊經過迅速架上,車隊走後,立即拆除。

第五,防!

相對美聯軍,我防空力量比較薄弱,但依然作出了巨大的貢獻。1951年,已經有了4個高炮師參戰,分別是61、62、63、64師,共有76.2MM、85MM72門,37MM733門,其中3個用來保護機場,因此只有1個師加2個團拱衛交通線,後來又增加了東北軍區防空司令部所屬的4個團加6個營,後方修整的各軍抽組了11個獨立高炮營和6個高射機槍連。僅12月份就擊落敵機38架,擊傷68架。高炮英雄閻舒魁1門炮就擊落6架、擊傷12架,起到了威懾作用。

火車頭上插樹枝:志願軍6個“土辦法”,化解美軍空中絞殺

第六,打!

最好的進攻就是防守。1951年9月下旬,我空軍陸續進入半島,先後投入第4、第3、第2、第14、第6共5個師,共出動飛機3526架次,擊落敵機50架,擊傷25架。迫使敵戰略轟炸機轉入夜間活動。創造了擊落F86戰鬥機的紀錄。

火車頭上插樹枝:志願軍6個“土辦法”,化解美軍空中絞殺

今天回顧這場持續10個月的反絞殺作戰,是一場圍繞“防空、搶修、突運”為目標的不自覺聯合作戰,可以看出無論武器裝備差距多大,只要敢打,集中群眾智慧的力量,戰爭,和足球一樣都是圓的,不到最後誰也不敢輕論勝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