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一答一嘮叨

一問一答一嘮叨

當一個人和你講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是如何確定對方想傳達的意思是什麼,是如何領會到其內涵的呢?有些人特別討厭給別人重複講一件事情,但同時又有很多人總會重複地問一個問題。

讀書的時候,總是聽不明白老師問的問題是什麼,類似於,樹上10只鳥,獵人向樹上打了一槍還有幾隻的問題,有多種可能,於是便總問。老師會覺得這孩子太笨,連這麼簡單的問題都聽不懂。開始的時候,也會覺得為什麼別人都知道答案是什麼,而自己卻連問題是什麼都沒聽明白。但當自己明白了的時候,才知道,原來是大家不明白。而又經過一段時間,覺得似乎老師是明白的,是自己層次不夠。來來回回,反反覆覆,於是,同一個問題在不同的認知下得到了不同的答案。但這些,在當時的自己來說,是不可能講明白的。

也許,世間沒有純粹的對與錯,真正的真理就是,世間沒有真理。雖然有可能過些時間會覺得世間是有一些真理的,只是自己沒有看到而已,那麼也會更加證明,只是自己變了,世間真的沒變,真的沒有真理。

看到一些自己當初經歷過的行為時,總會覺得對方認知原來還是那個層次,想著去講明白一件事,但又總講不明白,於是只能選擇等等,等個三兩年也許自然就好了。如果覺得差得太多,會選擇少去溝通,因為知道幾乎不可能溝通明白,反而會讓別人覺得自己不明白。

同樣,如果自己不明白,就會不停的問,不停地被嫌棄,有一天問明白了,覺得原來如此簡單,卻並不一定說明已青出於藍。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人外還有超人。

年幼的孩童總會有問不完的問題,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懂。年長的老者總喜歡嘮嘮叨叨,因為他們覺得自己什麼都懂,但又知道不能強來,只能慢慢等。而剩下的那一大部分人,覺得講不明白問題的小孩比其他小孩都笨,理解能力差;而總喜歡嘮叨的老者太麻煩。其實,嘮叨的總是父母,而不嘮叨的老者可能只是懶得理你,覺得你差太遠了,不可能給你講明白什麼。如此,孩童與老者在一起應當會是特別和諧的畫面。如此,在普通的生活軌跡上,認知與年齡是有正相關關係的,但總會有些脫離普通生活軌跡的人的存在,經歷過大災大難,大喜大悲,或絕頂聰明或絕頂笨,這些人的認知與年齡沒有一點關係。有些人到老都不可能成就自己,有些人雖然年青但卻已成就了很多人。

更多時候,聽一個問題,習慣聽一次,羅列出多種對方想表達的意思,然後想想對方最可能想表達哪個意思,如果其表達的意思在你的選項裡,那麼,不會相差太遠,如果超出自己的選項,認真靜下來,多問問為什麼,保持一顆孩童的心,思想就總會在向前拱。當然,有時候,一問一答間,就可知對方經歷了什麼,真真切切地確定對方要表達的是什麼,也許知已就出現了,一個眼神,一個微笑,不需要太多解釋,瞭然。



覓三五同心,固一方城池,於梧桐樹下,看繁花似錦,品得手心手背二兩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