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報點讚白沙這位敢啃硬骨頭的「向民」書記

海南日报点赞白沙这位敢啃硬骨头的“向民”书记

白沙黎族自治縣元門鄉向民村

駐村第一書記柳洪建:

敢啃硬骨頭的“向民”書記

在大山環繞之中,白沙黎族自治縣元門鄉向民村什龍田洋300畝土地鬱鬱蔥蔥。半個月前,這裡剛剛收穫了仔姜,翠綠的玉米苗已經種下。誰能想到,一年前,這裡是一片撂荒多年的荒草地,直到村裡來了一位“向民”書記,才讓這片撂荒地起死回生。

2015年7月,柳洪建受所在單位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海南省委員會委派,來到向民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

“來到向民村,就得一心向民!”柳洪建從進村第一天開始就暗自下定了決心。通過走家串戶的調查,他得知向民村的發展存在著一個繞不過去的坎——

2012年,省內某企業向向民村122戶農戶承包了什龍田洋的土地,總面積300畝,租期10年,準備發展大棚瓜菜種植。但2015年1月以後,因企業負責人失聯,企業中止運營並拖欠了農民2年地租,由於合同尚未解除,導致土地撂荒閒置。

一邊是撂荒的土地雜草叢生,一邊是無地可種又沒有地租收入的農民心急如焚。村民符詠勝一家的六畝三分耕地全部租給了那家企業,兩年來,一家人只能靠著打零工為生。符詠勝回憶說,當時,包括他在內的很多村民已經對這件事不抱希望,若想要回土地,除非等到2022年合同期滿。

柳洪建認為,身為駐村第一書記,想帶領村子發展,首先要幫助農民“收復失地”。2016年3月初,柳洪建來到白沙縣法律援助中心請求法律援助,律師蔡紅慶被他一心為民的誠意打動,答應為向民村提供法律援助。

“這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你是外來的駐村第一書記,在村裡乾點什麼事都行,就是千萬不要去碰這個爛攤子!”聽說他要帶著村民打官司要回土地,朋友們紛紛勸說柳洪建。

“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根本,失去了土地他們就不能被稱為農民,身為第一書記,就是要幫助村民解決最現實難題,是‘硬骨頭’也要啃!”軍人出身的柳洪建至今說起這件事來,言語間依舊透露出一種軍人的果敢和堅定。

300畝土地分屬122戶村民,為了向村民徵集訴訟所需的材料,柳洪建帶著村幹部忙活了一個多月,複印出來的材料堆了一米多高。

在徵求意見的時候,部分村民意見不統一,甚至有人提出了只要租金不要土地的訴求。為了讓村民們瞭解法律,柳洪建和蔡紅慶在當地村幹部的配合下,逐戶釋法明理,讓村民理解為什麼先要解除土地承包協議,並給大家算了一筆收益賬,使村民懂得土地收回的重要性。

經過一年多的努力,2017年5月15日上午,白沙法院三個簡易法庭在向民村開庭審理了這起土地承包合同案,最終經過調解結案,土地重新回到了農民手中。這件事,也被列入白沙十大為民辦實事之一。

土地收回了,什龍田洋在元門鄉政府的幫助下重新引進企業進行再次流轉,採用“企業+農戶”的模式引導農戶種植仔姜。半個月前,近300畝仔姜喜獲豐收,帶動了當地22戶貧困戶82人增收致富。當年因土地撂荒幾乎陷入貧困的符永勝,在流轉了部分收回的土地後,在剩餘的土地上發展經濟作物種植,開始走向富裕的道路。

海南日报点赞白沙这位敢啃硬骨头的“向民”书记

仔姜喜獲豐收後,村民領取分紅

122戶農民的“心病”解除了,但柳洪建帶領村民增收致富的腳步沒有停下。他根據向民村的土地特點,動員貧困戶試種地瓜80多畝,打造了“元門地瓜”品牌,通過互聯網,地瓜遠銷至黑龍江、廣州、杭州等地。在今年4月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上,元門地瓜被端上了宴會餐桌,並受到參會嘉賓的一致好評。如今,向民村裡正在平整土地,計劃將地瓜種植面積擴大到200畝。

走在村裡,不斷有村民向柳洪建打著招呼:“柳書記,吃飯了嗎?”“柳書記,天這麼熱,進門喝口水吧。”正如柳洪建所說:“和向民村的名字一樣,駐村第一書記只有一心向民,村民才會和幹部交心。”

來源 | 海南日報 2018年07月09日 03版

記者 |李 磊

海南日报点赞白沙这位敢啃硬骨头的“向民”书记

審核 | 吳 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