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份工作的工資有多重要?

林也程


你提的問題核心是,工資與發展更應看重哪個?就像魚和熊掌,如果能兼得更好,不能兼得就要權衡利弊了。前提,你有選擇的機會和條件。如果你有選擇的權利,當然選“既高薪又有發展”的工作了?如果你只能選一個的話,那麼,要看你側重哪一個方面了?

作為資深HR,工資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市場供求關係、城市生活水平和企業工資策略,其次才是個人的努力和業績。比如說,你進入的一個人才短缺、工資市場價格高、企業想做標杆的單位,那麼,同樣的辛苦,你的工資起點和空間,比別人要大的多。如BAT企業起薪就比其他公司高。這是由企業工資策略決定的,它要做行業標杆,就要高薪吸引標杆人才。

其實,這個問題根本不是問題,因為“好工作往往伴隨著好工資”,“起點高的工作,薪酬發展空間也大”。傳統行業的通用職業,起薪低、發展空間也不大,天花板效應很明顯。比如,互聯網企業,大數據職業,起薪40萬,做到技術總監,可以達到400萬。你到某傳統企業,也做信息化工作,起薪4萬,做到技術總監,年薪40萬。起薪與發展空間,有時候不是相輔相成的,而不是對立的。

還有一些行業和職業,起薪和空間,沒有什麼直接關係。比如,銷售類職業。房產中介,底薪很低,但實行提成制。誰有本事,你拿的多,上不封頂。有的中介,一年提成幾百萬元。這種行業彈性比較大,有時候是週期性的,比如房地產火爆,提成就高。房地產低迷時,他們就吃泡麵。這種行業,穩定性差,不安全感強,所以,又稱青春飯。

那麼,旱澇保收的職業,那麼,工資彈性就不大,天花板效應明顯。比如G企、G職、事業單位,圖的就是旱澇保收,圖的就是穩定和安逸。但在這個範圍內,有許多職業,也是蠻好的,就是經驗型和知識型,越來越吃香的職業。比如,醫生教師,工資低,但是水平高的話,可以多種變現方式,兼職收入遠遠高過主業工資。

回到正題,在工資高低與發展空間大小之間,到底如何選擇呢?

一是私企要選工資高的職業。你的工資價格在市場上是流通的,工資水平有時候就是一張名片,代表了你的市場地位。將來的跳槽,是一項很重要的籌碼。你若跳槽,不給你30%以上的漲幅,你不會動心的。比如,你月薪10000元,別人出價低於13000元,你會動心嗎?你月薪3000元,別人出價4000元,你可能就跳槽了。

二是G企G職要選發展空間大的。因為就業市場上,都知道G企和G職人員的工資,不代表能力和水平。比如,在合資企業裡任高管的人,實行名義工資,外國人年薪一千萬,國人年薪也是一千萬,但只能打入公司賬上,你個人還是隻能拿年薪十萬。但是,這個人跳槽到私企民企外企,工資就值一千萬。

三是如果你有一技之長,或者有恆心有毅力,有決心有耐力。你要選發展潛力大的職業。前提是你有能力保證你未來的發展,許多職場小白是沒有這個勇氣的。我現在月薪5000元,但我知道我十年後月薪5萬元。如果你認為你是這樣的人,你就選發展空間大的。比如,你寫作能力強,你就選工資不高,但特別鍛鍊人的職業,如媒體行業。等你積累了經驗,自己辦個自媒體,利用過去的人脈和資源,你可能賺得風生水起。

綜上,起薪高與潛力大,往往是並存的。如果非要你取捨一個,要看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要選一條什麼樣的人生路。比如,就算你知道未來發展空間大,那就是你的嗎?朝陽行業裡,也有許多人抓不住機遇的。選擇最適合自己的人生態度的,就是最合適的。


職場火鍋


你看重的是眼前收入還是長遠的增值空間?拉長了看,才能決定了你以後的收入水平。

某公司招了兩個軟件工程專業的實習生,實習期待遇相同,每人每月4000元。

只不過一位Android開發方向,一位Java開發方向,一年後,做Android開發的月薪7000元,做Java開發的月薪9000元。

這時候公司調整政策:做Jawa開發的實習生重本5000、一般的4000;又過了一年,重本的月薪12000元,一般的月薪10000元。

兩年過去了,當初一起進來公司的實習生,其中有一個做了一年技術轉做銷售了,做銷售的底薪也就5000來塊,但一年後,他通過自己努力,取得了良好的業績,加上提成佣金,他每個月的平均收入已經過15000元了……

假定又過了五年,這幾個實習生,做Jiava開發的仍然做Jiava開發,做銷售的也還在做銷售,只不過,他們的收入變成了這樣:

Java開發的月薪22000元,那個做銷售的呢,已經在一線城市攢夠了首付!

你說,對於這些實習生來說,他們第一份工作的工資究竟有多重要呢?

通過上面的事情,你可以看到,第一份工作的工資是非常重要的,但並不首要。關鍵的一點在於,你的收入,

打算用多長的一個週期來衡量?你看重的是眼前收入還是長遠的增值空間?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對於第一份工作的工資,我不贊同走兩個極端:要麼不在乎有沒有工資,要麼過分看重工資。

工資的背後,反應的是你的價值——當然,這是理想狀態下,現實中並不總是這樣,房子與房價就是最好的例證。

很多人不清楚,定薪其實有個錨定效應,簡單來說,即是你上一家單位給你定薪多少,決定了新單位給你的定薪參考水平,所以面試的時候,有些公司會問你:你目前的薪水是多少?

這時候你會如何回答,如實回答,可能會吃虧,因為你上一家單位給你的薪資不高,或者說你本來就是因為薪資少才跳槽的。當然,如果你刻意往高了說,可能對方讓你提供薪資明細或收入證明,很有可能露陷,撒謊總會給人留下不誠信的印象。

當然,如果你足夠有實力,也很自信,手握多家公司Offer,當然敢獅子大開口,你叫價高,不怕別人不錄用你。

這有點類似拍賣,你的東西能不能賣出個好價錢,一方面取決於起拍價,另一方面取決於舉牌的人多不多。

說到底,也是一種博弈。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起薪點非常重要,換句話說,同等學歷同等經驗技能的情況下,起薪點高肯定會佔據優勢,起薪點低明顯吃虧。雖說價格未必反映價值,但多數定薪者還是假定你是值這個價的,換句話說,拿高薪的人總會自帶一種光環。

假定一個人的收入與他的職業生涯之間,呈現的是一種迴歸曲線,除了起薪點外,更要看重後面的增值空間,也就是你的曲線是不是一直往上走,是不是比別人更加陡峭,越陡峭說明你的薪資增長的頻率和幅度越大,所以你也要從長遠看,看後面的大頭,而不是純粹計較一時的得失。

當然,除此之外,並不是所有公司都以你上一家單位薪資為參照點,也有很多會結合你的能力經驗和市場稀缺度有一個綜合的評判。

可以說,第一份工作一般都缺乏經驗,一個人的價值還體現不出來,所以工資高不到哪裡去,但這並不意味著你是免費的,老闆和別人可以毫不客氣的驅使你,讓你毫無尊嚴的工作,那樣會容易導致自輕自賤的心理,除非你走投無路了。

一旦你在其他人大腦中形成免費或者工資低的概念,那就意味著你“不值錢”,即便你再有才華,也無從發揮。況且,不給你錢的公司,也不值得去,那是對人才和勞動的不尊重,體現了

用人單位的理念和態度。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也不要輕易給別人提供免費的午餐,否則會慣壞人家的胃口。

因此在選擇第一份工作時,涉及到薪資方面,要了解兩點:

第一、這份工作的薪酬長期成長性。做技術開發類的工作相對起薪都是比較高的,但是要考慮到30多歲以後,是不是還有上升空間?自己是不是可以在這個領域一直走下去?有些工作起薪高,但是就像模特一樣吃的是青春飯,比如那些很流行的應用技術,當時是很火,人才很稀缺,但是幾年之後呢?是不是這類人才會飽和?那個應用技術會不會被淘汰?這些都要考慮……有些工作開始起步低,但是越老越值錢,比如做財務工作,需要時間和經驗積累,如果懂得了如何投資、併購、上市,讓財富增值,其發展空間是不可限量的。

第二、這份工作的薪酬天花板在哪裡?組織扁平化以及專業發展通道讓寬帶薪酬非常盛行,但是帶寬再寬也有上限,因為每個崗位的價值是相對的,不是絕對的,所以職等職級也必定存在上限,這個上限來自於組織內部,在組織內部,通過經驗、技能創造的產出價值總是有限的,也一定是被限定的,要想衝破這層天花板,除非自己成為組織的合夥人、股東或者創業者,實現“升維”。

第一份工作,重要的還是增長技能和見識,為以後打下基礎,要想有錢,得先想辦法讓自己變得值錢!

我是喻派胡言,愛才如命的人力資源大叔,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可以回答有關職場和社會問題的雜家,歡迎關注與我交流!

喻派胡言


菲凡說:工資不重要,重要的是主動探索,做好選擇


週末朋友帶侄女來吃飯,小姑娘剛剛畢業,在一家本土會計師事務所實習半年後,成功通過校招加入公司。


席間主要聊的就是新人的迷茫,雖然有一份工作了,但是也不確定這份工作是否適合自己。


其實,無論你的第一份工作是大平臺還是小私企,你的工作是否專業對口,工資是否滿意......你都已經從學生轉換到職場賽道上。


應該考慮的是最大化“利用”第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的方向,做好下一步選擇。



我身邊很多發展不錯的朋友並不是名校畢業,第一份工作也不是知名企業。


為什麼在職業發展3-5年後他們能扭轉局面,我觀察下來是他們主動探索的能力

通過主動探索和思考,作出相對“正確”的職業選擇。


職場中,有很多人的注意力都在小“點”上,比如自己部門小團體,手頭的具體工作,還有領導的一些眉眼高低。


至於自己是否適合這份工作,優秀的同事具備哪些能力,自己部門在公司是核心部門還是支持部門,自己所在企業在同行業中處在什麼位置,行業發展處在什麼時期,公司產品上下游產業鏈是什麼,行業發展趨勢是什麼——這些問題,沒想那麼多。


而以上問題是要自己主動探索和思考才有答案,這些信息對於一個人的職業發展和職業選擇至關重要。


我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酒店開發公司做總裁助理兼職店址調研專員,公司規模不大,也就幾百人,而這份工作其實也就做了三個月,第二個月總部有變動,就通知我就被裁掉了。


但在這期間我已經大體瞭解了各個職能部門。


找機會就和同事聊,當時我提問題還都比較直白,比如問財務小姐姐,你主要做什麼的啊?財務工作有意思嗎?問人事的同事,最近在忙什麼項目?主要接觸什麼人?晉升和發展空間如何?什麼樣的人適合人事啊?也會問總裁,我們酒店的優勢是什麼?我們目前業務發展處在什麼時期等問題。


我當時處在混沌的狀態,沒什麼方向,只是心裡知道,不能一直做助理,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當你比較關注別人的工作和業務時候,人們往往是健談的,或多或少,你都會大體知道一份工作的大致情況。


就在和前輩交流以及工作中觀察中,我發現我還是比較喜歡和適合人力資源工作的。


十年後回過頭來看,才知道當初做的叫做“職業訪談”。(關注菲凡說後臺回覆“職業訪談”,獲得職業訪談手冊,手冊裡的問題更有利於你瞭解一個職位)


我們在選專業和找工作的時候,大部分情況是聽老師、家長或者是有點權威地位的親戚,有很多人是被動選擇。當你有機會身處職場中,你就有機會獲得大量一手信息,去找那些在某個職位已經工作3-5年的人(至少是主管或經理),瞭解他們的工作內容,挑戰和職業瓶頸,這樣能讓你快速篩選出適合你的或者不適合你的工作。


聽取牛人和前輩的經驗,但要獨立思考,做出自己的判斷。


我並不是說不和同齡人玩,而是找那些經驗和閱歷都比自己至少多3-5年的同事,學姐學長,朋友或獵頭等行業資深人士,挖掘一手信息,整理加工到自己的信息庫裡面。和同期入職的小夥伴聊,大部分情況就是一起罵罵老闆傻逼而已,意義不大,和同學聊,大部分都是比慘。


從下面的職能分類裡找到合適的人,開始自己的職業訪談計劃,尤其是你所處的行業的核心職能具體什麼,你適合嗎?

市場:品牌、廣告、公關、商務合作等;

銷售:直銷、分銷、電銷、代理等;

研發:研究、開發、設計等;

生產:生產、製作、寫代碼等;

服務:客服、諮詢服務、知識服務等;

投融資和法務:併購和重組的法律事務;

公共關係:政府關係、公司事務等;

另外就是支持部門,人力資源,財務和行政。

財務、研發、生產的專業性要求比較高,需要專業的學歷或者證書,而且需要一些個人特質,比如做財務需要你對數字敏感,細緻,認真,喜歡在既定規則裡做事。


市場、銷售、服務、人力資源更多都是專業知識加上綜合能力,不屬於技術崗位,在職的經驗積累尤為重要,這些崗位都需要比較強的溝通能力,如果你是喜歡和具體的人打交道更適合這些崗位。


選擇職業的核心點:加入核心部門。


每個行業的核心部門都不一樣。比如谷歌是研發部門的工程師為核心,所以工程師在谷歌最有話語權;諮詢公司的顧問為業務核心,顧問的工資自然高,而零售行業的採購是業務核心,汽車中心的銷售團隊是核心。


你要知道你們公司的核心部門是什麼,核心崗位是什麼,即便是小公司也學會看懂那個局。


另外,我不建議第一份工作還沒搞清楚狀況就閉著眼睛再跳一次,大家都說“人挪活,樹挪死。” 那也看你為什麼挪,挪的姿勢如何。


如果就是錢多一點,其他行業和職業沒什麼變化,那不如第一份工作先做1-2年。

為什麼是1-2年,因為12-24個月寫在簡歷上,大部分HR會直觀認為這是一份工作經歷。(當然如果工作實在在太坑了,還是及時止損)


如果是6個月,8個月,10個月,其實屁股還沒做熱,也沒什麼相關經驗可以談,就是打個醬油而已,稱不上一段經歷。


最糟糕的情況是你有幾段很短的經歷,以後每次出去找工作,都要費盡心思解釋為什麼工作經歷這麼短,你會發現主動邀約你面試的企業越來越少,面試求職只能靠瞎編和演技。


如果你有轉行的想法,最好是通過同一家公司進行過渡。


我們社群有一個男生,在一家公司做了五年翻譯兼總裁助理,他不想再做翻譯了,認為自己適合做市場,如果出去找工作做市場相關的工作,那麼是錢不到位,要麼就是不給機會。


那麼怎麼破?


在企業內部先主動申請轉崗到銷售部門,讓自己有一段銷售的經歷,有個過渡,再跳到其他行業那就順暢很多,職場講究的就是“相關經驗”。


最後想說的是,除非你是搞技術和研發的,並且致力於在技術和研發領域發展,否則大可不必把專業對口看的那麼重要,主動去探索,才可能儘早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

—完—

關於職場和成長,我曾經陪你走過


菲凡說


我畢業五年,以這五年的經歷來說,我覺得第一份工作工資非常重要。首先複述一下我的經歷。我畢業第一年來到廣州月工資只有1800,租房子跟同事合租一個城中村單間,不敢談女朋友,因為自卑,出去玩女性朋友一聽說工資1800就直接遠離了,覺得我沒有上進心;畢業滿一年時也就是2013年下半年,換了一份工作平均月工資3500,脫離合租生活了,自己在城中村租了一個單間,依然月光,不敢買衣服不敢吃大餐,幸運的是這時候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婆,當時我真的不敢想能夠有女朋友,因為我窮的連自己都養活不起,說直接一點就是自卑,14年上半年,我老婆(當時還是女朋友)也一直說我不上進,但是她沒有離開我,而是每天說我跟我吵架督促我努力,那時候我真的不知道怎麼努力,加班不會有加班費,怎麼加工資真的沒有門路。在那家公司熬了一年多收入漲到5500,女朋友和我一路爭吵,雖然一直說我不上進但還是嫁給了我,在老婆埋怨和指責中,15年我的第一個孩子出生了,也許是被罵煩了,也許是有了孩子,我告訴自己必須改變必須養家,我下定決心要學會我這個行業的核心技術,開始四處求人教我,埋頭苦學9個月,終於入門了,換了工作崗位,工資漲到7500,又經過幾個月磨鍊,我知道了努力的方向,也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能做什麼了,我跟領導攤牌漲工資到一萬,當時跟領導說在我們這個行業達到我這個技術水平的人最多不到5%,願意花一萬工資請我的公司多的是,最後領導還是沒同意漲工資,兩個月後我跳槽到一家大國企,平均月工資15000,並且越來越發現自己努力的空間還有很大。有這幾年的經歷我發現工作機會平臺很重要,所以第一份工作很重要,第一份工作工資低說明我們的工作可有可無,這樣接觸到核心技術的機會就很少,很容易平庸下去,相反進入一個好公司,平臺大發展空間大,能看到自己前進的方向,自然就更容易進步。我非常感謝一直督促我罵我又對我不離不棄的那個女人。


你確定呀


的確重要,不過重要的程度因人而異,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其次,我們的第一份工作往往是由象牙塔到職場的邁進,而剛剛邁向社會的大學生往往生活比較困窘,薪資至少要能保證日常生活,否則您的工作狀態和生活幸福度都會受到一定影響。另外,由職場小白到職場精英的變化過程中,奮鬥的動力、對自身價值的認知、對未來的信心和對本行業的認知都非常重要,而第一份工作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您這些意識,因此即使家裡能夠給予支援,也不應該輕易說出“不在意工資“之類的話,必須要慎重。我們工作是為了更好地生活,也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而不單單只是賺錢。第一份工作的工資雖然重要,但我們也應該充分考慮發展前途、上升空間等,在工作的同時,對自己進行合理的職業規劃,並不斷學習、完善自我,為今後打下一個堅實的基礎,這才是決定您未來的根本。

歡迎大家各抒己見。


人人保


我感覺第一份工作的工資並不重要,只要能滿足自己的日常開銷就可以了,為什麼這麼說呢?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一般我們的第一份工作都是在大學畢業後所從事的,我們剛從大學走出來,沒有任何的工作經驗。再者,我們也清楚,大學所學的理論知識很多都與實際脫軌,好多都是過時的東西,可能並不會適用於實際的操作,這樣的話,基本就是一個職場小白,進了單位,其實就是處於學習的階段!

你剛進入公司,其實基本上不會給企業創造盈利,這個階段其實是企業花錢培養你的階段,這時候我們不要在乎公司能給自己多少工資,想想這份工作適不適合你,這個公司有沒有很大的發展空間,這個公司能不能提高你的業務水平,如果可以的話,即使開始給你的工資很低,也不要跳槽,因為只要你努力,未來賺錢只是順帶著的事!

如果你真的很在乎第一份工資那麼請問自己三個問題。

(1)我會什麼?

(2)我比別人多什麼?

(3)我能給公司帶來什麼?

如果這三個問題你一點都不佔,那麼請不要過多的去關注工資,你需要耐得住性子,腳踏實地的學習,等你學有所成,沒人可以替代你的時候,你的工資或者說地位都會達到一個很高的層次!



誰的青春不迷茫,希望你的職場不迷茫,希望你的未來有個新高度!

作者名片

官方認證教育問答達人,期待您的關注!


敏銳視角


第一份工作的工資非常重要,別聽那些說什麼第一份工作不要在意工資的熱,那些人是沒有生活壓力的人。親身經歷,10年畢業,工資1500,幹了三年才到3000,這期間好幾次想換個地方,但是沒有存款根本不敢跳槽,後來稍微存了點錢,跳槽之後工資五千,再後來跳槽工資8000,慢慢到現在一萬多。老師說,最開始的三年工資低漲不動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一直讓我做一些很基礎的工作,每個項目團隊人數有限,公司的市場沒有擴張,你想要嘗試其他的東西根本不給你機會,後來跳槽之後才真正學到了很多想要學的東西。所以,同學們,第一份工作一定要談好工資,不要求特別高,但是一定要讓你能夠獨立,起碼當你想要走的時候不會因為錢而妥協


九樓僱傭軍


我本人是一位寶媽,出來工作有兩年時間了,第一份工作完全就是被騙來的,工資1500元,你們想想在鄭州1500元夠幹啥,不過沒辦法,既來之則安之,就當學習了,工作了大致有3個月時間,本人參與的項目組解散了,本人被老闆遣散,一分錢補助沒有,不過好歹工資沒拖欠,當時著急找工作,心裡壓力頗大,害怕自己抗不過去,大家可能不理解剛出來接觸社會的寶媽的脆弱,反正我是挺脆弱的,然後這時以前的領導們都開始給我介紹工作,有一個公司專業對口,底薪2000加提成,當時感覺好多哦,😭說到這裡我都感覺自己好可憐,可悲,好吧,不管怎樣,努力上班,上了有一年時間,本人有點不滿足了,這底薪太低了,找老闆談談吧,沒談成,不給漲,好,那就跳槽,我就辭職了,又開始找工作,找了一個多月,底薪都是2000多,比原來多了幾百,我感覺還好,自己努力多拿點提成不就得了,於是就想隨便找一家先上著,最後到了一家2500,看起來以後發展不錯,上了一個月,老闆說你轉正了,然後各種誇,誇完之後說轉正底薪就3500吧,提成翻番,好吧,其實你看到了,第一份工作決定了你的眼光所到範圍,我最後一份工作其實是碰的,其他幾家要是打電話在他前面我也去了,最後總結一下,樹挪死,人挪活,或許我現在的底薪也不高,不過好歹他讓以後有更高更遠的眼光,所以第一份工作你的工資多少,決定了你這個人以後的咖位,說的語無倫次的,見笑了


我有我的態度123


本人從大學畢業到現在共經歷了四份工作,第一份工作的月工資是1500元,目前的月工資是10000元。值得一提的是,我的前三份工作集中於畢業後的第一年,目前的這份銀行工作在我剛進入時月薪1800元,截止到現在共持續了四年。

從我的這份簡單的履歷中,你可以發現兩個問題:

剛畢業時我找到的工作都不是我想要的,工資很低

銀行的工作是我現階段不想放棄的,剛開始時工資很低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廣告銷售,屬於一月不開張,開張吃仨月的職業。幹了三個月,沒開一單的我,對這個行業失去了興趣,於是又換了兩個行業,分別是傢俱銷售,服務器銷售。同樣的,這兩份工作我也沒有堅持超過三個月。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三個職業,有一些共同的特點

  • 平臺小,沒有前景

  • 銷售工資不確定,底薪低廉

  • 周圍的人也沒有太高的工資

而我現在的公司是一家銀行,雖然剛開始工資依然很低,但是我還是堅持了下來,一下子就幹四年,如果不出意外,我可能還會再在這裡幹四年。而這個公司有什麼特點能讓我堅持下去呢?

  • 平臺大,有前景

  • 銀行職員,福利豐富有保障


  • 周圍的人有月薪十萬的人

從我的例子中就可以看出,第一份工作的工資說明不了什麼。甚至第一份工作的平臺也說明不了什麼。只要你能及時修正,在第幾份工作中找到自己心儀的薪資水平,那是遲早的事兒!


MBA銀行狗


首先第一份工作拿到工資是進入社會的見證。很多學生畢業後,來到社會上,渴望找一份好一點的工作,也許公司裡的一些HR會跟你說,你剛出校門,就不要想著高工資,我給你這個數,你先學習經驗,其實這都是企業在壓榨學生勞動力的過程,雖然剛進入社會的人沒有什麼工作經驗,但是他們最有的是激情和創造力,這些東西是老員工比不了的,所以第一份工作也好,工資也好一定不要給的過低。

其次第一份工作的工資是自信心的培養過程。我還記得我畢業後被分配到北京工作,當時的那家公司雖然牌子大,但是簡直是變相壓榨勞動力的典範,那個時候的我,以為工作就是這樣的,所以每天沒有抱怨,滿懷激情的去工作,早上6出門,做公交擠地鐵,晚上7點下班,然後學習到10點睡覺,雖然工作很忙碌,但是我覺得這是新的開始,直到發工資的時候,我傻眼了,我還記得那次發工資,一個晚上,整個團隊圍在桌旁邊,經理拿出一疊錢,分給大家,最後到我,先發了3000,然後開始找理由說,因為北京辦公室比較辛苦,所以要扣一部分錢,因為吃在公司所以要扣,因為每天要住公司所以要扣,最後我拿到手的工資是2400,而這是我3個月的工資,當時站在陽臺上,我的眼淚是橫飛的。那個時候自信心被打擊的很厲害,直到我重新開始了另外一份工作。

最後第一份工作的工資決定你能否活下去。工資的未來漲幅能決定你在這座城市的生存狀況,如果一個大學生出來拿著幾百塊的工資,每個月交了房租就沒了,那怎麼活?

也許很多人會經歷很多份工作,也許有的人一直在期盼工資能漲,但對於一個兩次工作,兩次創業的我,給那些即將工作或者正想離職的人說:第一份工作很重要,一定要找好;頻繁跳槽不一定能帶來高工資,堅持在一個好的公司做下去,一定會得到高工資和其他的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