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習主戰場」推動講習效果最大化,鎮寧馬廠鎮有妙招!

「讲习主战场」推动讲习效果最大化,镇宁马厂镇有妙招!

「讲习主战场」推动讲习效果最大化,镇宁马厂镇有妙招!

“用好‘五步工作法’指導脫貧攻堅工作實踐,把工作落細落小落實……”日前,在鎮寧布依族苗族自治縣馬廠鎮新時代農民講習所,一場“‘春風行動’扶貧工作培訓會”正在進行。

這次培訓會的主講人是馬廠鎮黨委副書記皮鬆,現場聽課的有馬廠鎮13個村的村支書、駐村第一書記和同步小康駐村幹部。此外,還有部分黨員幹部、群眾通過“講習所視頻會議系統”在村裡同步聽課。

「讲习主战场」推动讲习效果最大化,镇宁马厂镇有妙招!

創新視頻講習 實現同步學習

黨的十九大以來,馬廠鎮建設農民(市民)講習所14個,結合工作和專長分類組建了含領導幹部、業務骨幹、道德先鋒、勞動模範、致富能手的鎮村兩級講習員隊伍,共有政策講習員、技術講習員和文明講習員100餘人。

截至目前,領導幹部下基層宣講20次,鎮領導、駐村第一書記、村支書等開展講習活動159場次,在少數民族聚居的村寨開展雙語宣講21次。

但在具體的講習過程中,馬廠鎮黨委政府聽到了一些“怨言”:“我從村裡來一趟鎮裡要1個多小時,每次的培訓雖然有用,但這樣來來回回地跑太累了!”

“我們在充分徵求意見,進行討論研究後,決定借鑑視頻會議系統的做法,拓展現有講習陣地,創新打造視頻講習所,對講習模式、載體進行深度拓展。”馬廠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汪波濤告訴記者。

說幹就幹,馬廠鎮克服資金困難、時間緊等問題,積極協調當地電信部門進行硬件系統建設。在短短一個月時間裡,馬廠鎮的14個鎮村兩級講習所均建立了“講習所視頻會議系統”。

“通過講習視頻會議系統,我們實現了‘1+N’,以點帶面的目標和效果,同一講習內容,講習員只需在某一講習所授課,鎮村其他13個講習所都能看到,多點同步傳輸。”馬廠鎮黨委副書記皮鬆說,視頻講習讓群眾不出遠門,在家門口就能同步學習受益。

記者瞭解到,該系統運營2個多月以來,馬廠鎮開展視頻講習活動89次,受宣講群眾1.4萬餘人次,運行效果較好。

“現在比以前方便太多了,以前匆匆忙忙去鎮上聽課光在路上就要耽誤很多時間。現在在村裡就可以及時聽到講課。”馬廠鎮凡其村駐村第一書記程繼承笑著說。

「讲习主战场」推动讲习效果最大化,镇宁马厂镇有妙招!

馬廠鎮新時代講習所——“推進鄉風文明·實現鄉村振興”講習活動現場。(伍相琴 / 攝)

講習+視頻+X”模式 推動效果最大化

“講習所視頻會議系統”既精減了會議,又節約了成本,還提升了效能,符合農村實際,受到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

為了充分利用“講習所視頻會議系統”覆蓋面廣、效率提升、成本降低等優勢和特點,馬廠鎮採取“講習+視頻+X”模式,推動講習效果最大化。

“作為基層講習機構,在講習工作中,普遍存在師資力量不足、講習員能力水平參差不齊等問題。”馬廠鎮黨委委員潘璠坦言,鎮村兩級講習內容單一,有時存在照本宣科、泛泛而談的現象,群眾理解不深不透,應用效果不好。

講習平臺播放契合的圖文和視頻音頻資料,運用多媒體技術讓講習活動變得豐富多彩。

“這樣一來,我們的講習活動既有PPT課件,也有教學視頻和文獻資料;既有專家學者的政策解讀,也有實踐者的心得體會;既有理論講解,也有實踐操作;既解決了教學資源不足、教學內容單一的問題,又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讓講習員在講習過程中也不斷提升能力素質。”潘璠告訴記者。

“為了開展好講習工作,給村裡黨員樹好榜樣示範,講習之前會查閱大量資料,充分準備講習內容。一場講習下來,也讓我受益不少,講習過程也是一次自我教育的過程。”小河村黨支部書記楊龍在開展完學黨章主題的講習活動後說。

講習平臺多用途 陣地功能多元化

按照“一個平臺、多種用途,一個系統、多種服務”的思路,馬廠鎮圍繞“講”字拓領域,“習”字求實效,“用”字理思路,“實”字做文章,進一步拓寬興辦新時代農民(市民)講習所的豐富內涵。

同時,馬廠鎮大力推動扶志扶智“雙扶”活動,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行動、“三權促三變”、產業結構調整等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具體問題,對農民開展勵志教育、德育教育。在全鎮營造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勤勞致富的良好氛圍,有效激發廣大貧困群眾發展的內生動力。

汪波濤介紹,除了利用視頻講習所紮實開展理論學習宣傳工作,學習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開展脫貧技能培訓外,馬廠鎮還將視頻系統作為矛盾糾紛調解和法制宣傳教育的平臺和陣地。

今年3月初,視頻講習所連線成功後,馬廠鎮通過視頻連線講解土地確權相關政策,成功調解牛田村村民土地糾紛問題。

“通過視頻會議系統,把矛盾糾紛的調解工作前移至鎮村兩級聯動調解,馬廠鎮黨委、政府班子成員主動靠前,與村幹部一起協調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對農村矛盾糾紛第一時間進行分類消化處理,避免小事拖大,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皮鬆說道。

值得一提的是,馬廠鎮還與鎮寧自治縣人民法院共同組建庭審直播系統,將涉及農村的土地權屬糾紛、經濟糾紛、家庭婚姻糾紛等案件訴訟庭審通過視頻講習系統直播到鎮村兩級,組織農村群眾進行現場學習。

“這種以案說法、以案釋法的方式,改變以往單向‘填鴨式’的宣傳法律條塊知識,讓群眾更直觀地瞭解學習審判依據、審判過程,推動農民群眾形成學法、守法、懂法、用法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做遵法守法的好公民,有力地提高了鄉村治理水平。”皮鬆表示。

記者瞭解到,目前,馬廠鎮視頻講習所初步推出了宣傳思想文化學習園、鄉風文明展播間等七個功能模塊,極大豐富了講習內容,宣講效果持續提升,成功打通講習“最後一公里”。(當代貴州全媒體記者/張玲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