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樣是沿海地區,爲什麼福建經濟跟不上浙江?

42853707


誠然。福建無論在經濟規模還是在發展水平上都遠遠不及浙江省。以2016年為例,浙江是全國第四經濟大省,其GDP佔全國比重是6%,而福建佔比只有3.7%,排在全國10位。福建經濟規模只有浙江的60%多一點,差距還是蠻大的。

另外,體現在經濟發展水平上,浙江也是領先福建的。2015年,浙江人均GDP7.6萬元,排名全國第5位;福建人均GDP7萬元,排名全國第7位。但兩者的懸殊已經沒有GDP總量那麼大了,福建已經佔到了浙江的92%。

眾所周知,由於福建地處對臺一線,國家給福建投資、項目並不打算多,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前。浙江雖然也靠近臺灣,到距離比福建遠得多。再者,浙江北部的杭州、嘉興、寧波等地歷來是我國經濟繁榮,百姓富庶之地。因此,浙江的經濟基礎、基礎設施、產業發展要比福建好很多。以1978年為例,福建GDP僅有66億元,排名大陸省市區第23位,佔全國比重僅有1.8%。同年的浙江GDP是124億元,雖然那時的全國排名沒有今天那麼前,但相對於福建來說,其經濟規模已經大得多,接近福建的2倍。(△ 廈門距離臺灣當局實際控制的金門島僅有幾十海里)

19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臺海環境緩和,福建經濟發展有何和平穩定的環境,國家也給了政策,比如廈門劃為經濟特區的計劃單列市。福建省,尤其是廈漳泉閩南三角地區大力引進外資(重點是臺資)企業,經濟發展速度頗為迅猛。到1990年代末,福建的GDP就進入了全國前10位,並穩定至今。

(廈門風景)

改革開放以來,福建和浙江的經濟差距其實是在縮小的。1978-2017年,福建佔浙江GDP比重由53%上升到63%。對於中西部省份來說,福建的發展速度更是迅猛。比如,1978年福建和湖南GDP之比是45:100,到2017年這個比值變為93:100。說明福建增速比地處中部的湖南快了很多。

但,由於改革開放前福建的經濟規模太小了,而且進入本世紀以來,福建增速已經明顯下滑,相比於其他省份已經沒有優勢了,因此福建的經濟規模在全國來說並不是特別前,相比於沿海的廣東、江蘇、山東、浙江就小了很多。


紅谷新視界


根據國家數據網顯示改革開放到2012年,全國各省的投資數額,福建均在倒數行列,直到2012年~2017年才上升至全國前十位。

至於什麼原因導致,大家都很清楚,畢竟福建對岸不是香港、澳門,而是至今未迴歸祖國懷抱的臺灣省。

嚴格來說自1979-2009福建得到國家的投資不是倒數第一就是倒數第二,單是鐵道部給福建30年的投資也才3億不到,可想而知福建發展多麼驚天地泣鬼神,我滴親孃啊~這得好好感謝對岸的臺灣同胞啊,改革開放以來,除了廈門,其餘城市幾乎全是自力更生的典範,這些可以從福建各大城市,華僑捐贈的基建設施、道路橋樑、以及民生慈善公益中看的出來。



福建人均位居全國前三名,超過了廣東省,然而這些驚人的數據不是由本土拼出來的,都是華僑和閩商帶回來的財富,迄今為止估計沒有一座省份比福建更悲催,無論是右邊長三角地區的浙江,還是左邊珠三角的廣東,跟福建一對比都形同含著金鑰匙出生的,沒有對比性可言。


貓頭鷹視野


對於福建來說,成也tw,敗也tw。

特殊的地理位置,侷限了福建的發展。而對於浙江來說,浙江優勝的,不僅僅是因為它是沿海地區,而是在於它是江浙滬包郵區!加上阿里巴巴落戶杭州,對於整個地區的經濟的推動作用,不容忽視。

先來看看福建和浙江兩省的經濟數據對比

先看gdp,浙江勝出不是一般的多

都說gdp不準,那在看一下人均gdp

這個差距看著還比gdp小一點,但是也是浙江勝出

但是,要看到的是,福建最近的經濟發展很快。

經國家統計局核定,2017年福建省生產總值32298.28億元,增長8.1%;經濟總量在2016年首次進入全國第十位後,繼續保持穩定;增速比2016年前進一位,居全國第七位。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髮分析,福建人經商意識濃厚,也敢於冒險和打拼,但是由於特殊的地理面貌,經濟總量和市場總量都比較小,人口比較少,企業規模也相對不大,競爭力不夠強。“福建的很多新興產業,產業鏈都不夠長”。丁長髮說,福建的產業發展水平、薪資水平等與廣東、浙江等其他沿海地區存在一定的差距,近幾年福建的土地、勞動力等各種成本不斷上升,產業由沿海向中西部轉移加快,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不斷加快,農民工就近就業、返鄉創業日益增多,來到福建的人也在減少。

而浙江歷來都是經濟發達之地

要說它為什麼經濟好

可以寫個幾萬字都說不完

要指出的是

近幾年,阿里巴巴的存在

為浙江的經濟做出了卓越貢獻


花言亂語


原因很多,簡單說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tw問題。不多說。



2.地形因素。在東南沿海,福建地形最差,資源最缺乏,土地最貧瘠,幾乎全是紅土,並且9成陸地面積以山地丘陵為主,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這樣的地形不利於經濟開發,開發成本高,導致不少投資者不會選擇福建。



3.人口很少。福建3000多萬人,浙江近6000萬人,怎麼比總量?人均福建比浙江沒差多少,至少沒有總量差距那麼大。



4.目標問題。知道浙江的經濟發展情況嗎?浙江是我國民營經濟最發達,民富最多的地方,人均gdp最好的兩個省之一,就是拿gdp總結全國第一,人均gdp全國第一的江蘇,北方第一經濟大省山東和浙江比,浙江也不遑多讓,優勢突出!何況是不利條件這麼多的,我國中東部地區人口最少的省福建呢?




總評:雖然福建經濟發展不利因素很多,但是福建人憑藉著“愛拼才會贏”的敢打敢拼精神,在沒有國嫁投資的情況下,依靠自力更生,使得經濟發展走在了全國前列。截至2017年,福建gdp總量全國第十,人均gdp更是在省份裡位居全國第三,民富位居全國前三,森林覆蓋率全國第一,空氣質量全國前三……如此條件,卻取得如此成績,作為一名福建人,我感到自豪!福建加油💪



可汗說事


首先我們必須得承認福建的經濟確實跟不上浙江,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第一,自然環境。

浙江陸域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其中山區面積佔70.4%,平原佔23.2%,河流和湖泊佔6.4%,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說。境內的海岸線包括海島線總長6486公里,內海面積為3.09萬平方公里。

福建依山傍海,九成陸地面積為丘陵地帶,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福建海岸曲折,陸地海岸線長達3751.5千米。

平原面積:浙江>福建

浙江位於江南地區,自古以來就是魚米之鄉,福建則是蠻夷之地,自然環境不可同日而語。

第二,政治因素。

浙江靠近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受江蘇和上海輻射大,又遠離一線戰略要地,可以安心發展經濟。

福建因為灣灣的原因,多少年都

沒有被重視過,不能修寬闊的馬路怕被拿來做飛機✈️跑道。不能發展重工業怕被對方破壞,總之作為臺海前線福建犧牲太大了。不過還好這幾年國家開始逐步重視福建的發展,福建也很爭氣,這幾年經濟發展迅速。

政策優勢:浙江>福建


人文環境:浙江人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值得全國人民學習和尊重。

福建愛拼才會贏的精神同樣讓人敬佩。

這個環節浙江=福建

第四人文素養。浙江是我國文化大省,歷史底蘊濃厚,人才輩出。


福建以往是蠻夷之地,教育資源相對匱乏,所以這個環節:浙江>福建

綜上所述,這是福建經濟跟不上浙江的原因。浙江

福建精神:愛國愛鄉,海納百川,樂善好施,敢拼會贏!


上井農夫


浙江歷史上屬江浙富饒之地,又是商品經濟發展較早的區域,吳越文化和永嘉文化崇尚經商,近現代又緊貼上海這個中國最發達的都市,所以,浙江人的從商辦實業有非常好的歷史與現實基礎,也非常有商業頭腦。加上改革開放之初浙江又鼓勵放開發展小商品經濟,因此,浙江人在商海上各顯神通賺錢就是硬道理。再看福建,地理上偏隅東南,歷史上遠離政治中心,上下左右沒有大都市資源可依靠,又是八山一水一分田。歷史上是交通閉塞,生存環境惡劣,商業經濟發展慢,只是到宋代才有發展。更重要的福建是臺海前線,受制於大氣候的制約,可以說是先天不足,後天又營養缺乏,因此,跟不上浙江是很正常很客觀的事情,不足為奇不必驚歎。而福建現在有這樣好這麼大

的發展成就,有海內外這麼龐大的閩商群體,很多是生存需要與生存環境逼出來的,愛拼才會贏,走出去是條龍,是福建人尋求發展的真實寫照。福建人向來是低調務實不張揚,應該在發展中學習人家好的,承認自己的不足繼續拼搏。大可不必要超過誰誰誰,大可不必感嘆跟不上誰比不過誰。福建就是福建,要做好自己,發展好自己。


星夜傳真


福建隔海與臺灣相望,應該說有以下因素影響了福建整體比江浙弱了一些:其中首要的還是上海這個長三角經濟區龍頭對福建的輻射和影響相對江浙弱了很多,這是不得不承認的客觀現實;其次福建靠近東南沿海與臺灣相望,在建國初期及改革開放的計劃經濟時代由於備戰的需要,國家沒有對福建諸如牽扯重大國計民生項目進行大規模支柱產業佈局,相對的工業基礎薄弱,這是歷史的原因所造成;第三,福建山區丘陵地帶較多導致交通與江浙相比有一定差距阻滯了工業經濟發展;第四,福建除綠色植被類資源外欠缺諸如石油等化石類自然資源;第五,福建是著名的僑鄉,有漂洋過海尋求更高平臺發展的傳統,再加上福建因地域自然條件而形成的農耕文明……,諸多因素疊加,導致福建相對比江浙經濟發展較弱!


風馬牛001


一、常言道:"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足以證明,江南地區是中國豐衣足食的的魚米之鄉。具有2000餘年歷史的京杭大運河告訴我們,江南地區的江蘇、浙江等都是國家最繁榮富裕的地方。而福建是"蜀道難,閩道更難"的90%是"鳥語花香的山區丘陵,交通閉塞、糧食不能自給的窮鄉僻壤的窮省,也就最終造就福建成為是"中國著名僑鄉"的美譽。 二、新中國成立後至改革開放前的1978年,中國的經濟中心在長江以北的北方地方,地處江南的浙江(人口居全國10位)GDP產值居全國第12位純屬正常。而其時全國29個省市區福建(人口居15位)GDP產值居全國第23位,因地處對臺最前線而得不到國家投資機會而成為中國經濟的窪地。 三、2017年,浙江GDP產值51768億元(躍居全國第五)/人均產值92608元(居全國第五)。福建GDP產值32298億元(躍居全國第十)/人均產值83328元(居全國第六)。△福建平原面積無法與浙江相比,地處長江金三角的浙江發展條件好於福建。福建更寄託於兩岸的和平與安寧。兩岸合作共贏無疑讓福建插上騰飛的翅膀…


留研


福建人還真的不太行!這一波經濟下行來看,潮水退了,才真的祼露出什麼叫辦企業行不行,關停倒閉破產萎縮的企業不知其數,祼奔的有多少?看銀行的不良貸款數額便知,如敢統計應該名列全國前茅!所以福建的企業家要好好反思一下,痛定思痛,如何辦好企業東山再起才是王道!要像浙江江蘇廣東成功的企業家學習學習再學習!


申由甲37942546


歷史總在改變,曾經人家說福建廣東廣西等南方為南蠻之地,因為山多人口少交通不方便經濟落後國家都愛管不管,所以古代只要奪得中部平原地區既得天下之說。古代發展靠平原農業。現在靠的是環境服務業製造業,你看香港都是山,深圳也許多山,重慶也許多山未來前景不錯,未來人的生活提高更喜歡山水的地方不是平原。福建有山有海有江有河氣候宜人,雖然跟周圍省比不是很優秀,自身本沒什麼毛病。只要不斷提高人民素質優化產業即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