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銷商跑路,暴露格力渠道終端管控的脆弱

經銷商跑路,暴露格力渠道終端管控的脆弱

楊澤怡//撰文

近日,家電行業輿論都集中在談論家電企業“造芯”的難度與可行性上。而就在業內目光集中鎖定在格力“造芯”之際,杭州卻傳來格力經銷商昆盟裝飾卷錢跑路,一時間業內目光又轉向格力渠道。

據報道,卷錢跑路的老闆是一位“90後”小夥,自6月16日發出《端午節放假通知》之後,就再也沒有開過門了。受損失的主要是杭州雅居樂國際花園的77位業主,初步預計涉及金額不會低於250萬元。

經銷商跑路,暴露格力渠道終端管控的脆弱

作為一個家電品牌的代理商,不出一點問題顯然是苛求。但是出了問題一是一看怎樣的態度去處理;二是要看這是個案還是具有代表性的問題;三是背後透露出什麼樣的本質性問題。

其次,從目前來看,此案應該是一個個案。但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即格力與經銷商之間的關係不再像初創時期那麼琴瑟和鳴。有專業人士就分析指出,格力把與經銷商之間的商業合作關係,當成“上下級領導關係來”處理和對待,對經銷商呼來喝去,缺少平等合作的氛圍,終端商出問題並不難理解。

再次,雖然是這次杭州昆盟老闆跑路現在看還是個案,但也說明格力在終端經銷商的管理在跑偏。特別是給經銷商下不可承受之重的任務,經銷商為了完成任務,有時就會採取一些非常規的市場手段。此次,昆盟低價吸引用戶提前下單付款,難道就沒有巨大任務壓迫的因素嗎?暴露出廠家重完成任務、輕扶持培養的短視行為。

經銷商跑路,暴露格力渠道終端管控的脆弱

此外,還有個疑問需要澄清。作為終端經銷商,有室內機而無室外機,這其中有什麼玄機。那就是隻有一種可能性,那就是昆盟在代理商處只拿內機不提外機(內機便宜外機貴),這樣就可以以少量資金拿內機來忽悠用戶,套取用戶提前付款。最終才能釀成捲款跑路的現實悲劇。

深究一下,格力一方面在管理上存在著巨大的漏洞,對終端的管控是非常脆弱的。按說,不論是家用空調還是家用中央空調,都是按照套來銷售提貨的,單提一個室內機就可以完成以小博大的騙局;另一方面急於銷售成交的心情迫切。如果不是這樣,代理商杭州天誠是不會輕易單把室內機先賣出去的。可見,格力經銷商經營的壓力之中。

另外,在管理上,昆盟在端午節放假就是一個破綻,格力管理機構或代理商早就應該看出貓膩。因為,一般節假日都是賣貨的好時機,特別是那些正在裝修入住的樓盤業主,都會選擇在假期來選購家用空調這樣的大件電器,小長假商業服務行業關門放假,不值得警惕嗎?為什麼格力相關機構和代理商就沒有發現呢?

現在問題既然已經出來,不管最終的調查結果怎樣,格力這個時候應該站出來,承擔起自己該承擔的責任,把消費者的損失降到最低,這樣才符合一個知名品牌的作為。否則,還是不聞不問,或者推三阻四,那隻能降低品牌的美譽度和含金量!何去何從,消費者、用戶都在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