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在「西安『黃帝都邑』學術研討會」上的發言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在“西安‘黄帝都邑’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黄帝陵是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在“西安‘黄帝都邑’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張豈之 西北大學名譽校長 ,西北大學、清華大學教授

我因赴京參加另一個重要會議,不能臨會參加討論,特以書面形式發言。

一、中華民族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

黃帝和炎帝是中國遠古傳說中的人物,這些傳說經過文字加工,保存在先秦時期的一些文獻中。

傳說不都是虛構,只要有佐證,其中有可信的部分。關於黃帝及其歷史貢獻,經司馬遷在《史記》中的敘述,以及後來中國考古學關於中華文明起源的探討,都說明黃帝時期揭開了中華文明的序幕。特別是近年來關於西安楊官寨遺址系首個“黃帝都邑”以及相關的討論,對加深對黃帝時期歷史的認識,意義重大。

司馬遷說:關於神農氏以前的事他不瞭解,在《史記》中不寫燧人、伏羲、神農“三皇”之事。他寫《五帝本紀》,作為中華歷史的開篇,“五帝” 之首就是黃帝。

根據《史記・五帝本紀》,加上中華文明起源的考古研究,認定黃帝時代距今有五千多年。今天中華兒女稱中華文明源遠流長,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歷史。

中華文明的開局是這樣:在氏族部落的繁衍過程中,黃帝統一了黃河流域的大片土地,成為中原部落聯盟的首領。黃帝時代,國家雛形確立、文字初現。製作車、船,學會打井、養蠶和繅絲。推進原始農業,製作冠冕衣裳,又設官治民,為中華民族的多元統一奠定了物質和教化的基礎。後代子孫們推崇黃帝,祭祀黃帝,認定黃帝是中華的人文初祖。

2015年2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到陝西視察工作,指出陝西省有許多特點,如:“黃帝陵是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就是其中之一。對此加以闡發,使更多的人瞭解,從而建立堅實的文化自信基石,加強民族凝聚力是十分必要的。人們瞭解“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需要讀史。2015年2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陝西,建議幹部們讀《史記》與《漢書》。

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源頭,黃帝陵是這個源頭的象徵,對此我們有這樣的認知:“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紮在這裡。”

二、中華文明根脈與文化自信

2016年5月1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對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做了這樣的闡述:“我們說要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說到底是要堅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2016年11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文聯十大、中國作協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對文化自信做了進一步論述:“堅定文化自信,是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大問題。沒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寫出有骨氣、有個性、有神采的作品。”

總之,文化自信是國家興衰的命脈,是民族精神獨立性的基石。在西安舉行的這次“黃帝都邑”學術研討會,也以此作為主題,十分必要。

文化自信應認同中華文明從黃帝時代開始,5000多年沒有中斷。2015年9月3日,是我國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在閱兵式上,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兩次提到5000多年的中華文明。他說抗日戰爭勝利“捍衛了中華民族5000多年發展的文明成果”,“中華民族創造了具有5000多年曆史的燦爛文明,也一定能夠創造出燦爛的明天”。

關於中華文明有5000多年的歷史,我國曆史學家、考古學家們已有不少研究成果發表,將繼續推進這方面的研究。眾所周知,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兩河流域文明,即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產生的巴比倫文明;埃及文明,即尼羅河文明,金字塔是它的象徵;印度文明,起源於南亞次大陸的文明。與以上古文明相比,中華文明連綿不斷。今天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遺傳基因中產生髮展起來的。

預祝西安“黃帝都邑”學術研討會圓滿成功!

----本文由張豈之先生審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