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城皂角樹敘3

三、朱明王朝後裔提供重要線索

2018年5月12日,柘城縣炎帝朱襄文化研究會舉辦首屆朱姓宗親拜祖大典,參加的朱姓宗親中有一位來自開封市的朱氏宗親叫朱容濤,他向我提出皂角樹的栽植人不是朱允炆,而是他的先祖周王朱橚。據瞭解,朱容濤是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周王朱橚的後人,他們家祖上傳有家譜《皇明朱氏家譜》,是一孤本,非常珍貴,現存於河南省博物館。朱容濤是一位明史研究專家,他對清代撰寫的《明史》提出很多質疑。尤其是對照他們皇族家譜,《明史》疑點更多。多年來,朱容濤對《明史》展開研究,現已是我省明史研究專家。當下,我建議把他們家譜上所有關於朱明王朝和炎帝朱襄氏的記載發過來,以便我們為此事展開研究,還歷史以本來面目,以正本清源。

5月18日,朱容濤把資料發來。他說,朱明王朝對“三皇”祭祀慎重。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禮部議定祭祀太昊、炎帝、黃帝,確立陳州太昊陵、秦西中部(今黃陵縣)黃帝陵為國祭聖地,並規定三年大祭一次,皇帝親撰祭文,派遣大臣赴橋山祭祀,並刻石立碑。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明太祖降旨於皇帝廟大殿內,塑軒轅黃帝坐像,以便瞻祭(今黃帝陵保存有明太祖、秦王、成祖、宣宗、代宗、英宗、世宗、穆宗、神宗、熹宗等帝王遣使致祭黃帝陵碑文)。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二月,明太祖訪求帝王陵寢,旨列太昊帝伏羲氏陵為首,炎帝朱襄氏陵居二,黃帝軒轅氏陵位三。洪武四年二月初二,明太祖駕幸陳州太昊陵、歸德府柘城縣御製祝文致祭,並遣官致祭秦中黃帝陵;洪武八年二月初二,明太祖遣官宋國公馮國勝行視朱襄、太昊二帝陵。洪武九年二月初二,朝廷降旨設置守陵戶。洪武十五年春,明太祖降旨嫡五子周王朱橚致祭。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