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省份漲薪,績效新政更有利於教師與科研人員!

教師的工資問題,近些年來一直飽受詬病。日益繁重的教學任務和多年職稱評定的壓力,讓很多老師力不從心。再加上因工資不高而帶來的生活壓力,使得大家都苦不堪言。然而教育局似乎注意到了這個問題,開始從績效下手,通過提高績效收入,改革,分配機制來改善並逐步提高教師的待遇。

截止到2018年6月份,有以下五個城市地區開始漲薪啦,來看看有沒有你們城市呢?

重慶績效水平動態調整

2017年11月底,重慶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改革啟動,推出三項新措施,強化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政策的激勵機制。

建立動態調整機制,並擴大事業單位內部分配主權,實行激勵性報酬且在績效工資外,以清單形式明確相關教學收入等。

五大省份漲薪,績效新政更有利於教師與科研人員!

浙江採取績效工資平均主義

2017年12月份,浙江省人社廳財政印發的若干意見指出,“分類完善,放寬搞活”的總體思路。分類建立績效水平動態調整機制,重點向關鍵崗位,業務骨幹和科研一線,做到真正的多勞多得,優績優酬!而且以上獎勵均不納入事業單位績效工資總量!

山西事業單位自主分配改革

通過相關改革收入分配製度,相關試點單位將自主創新薪酬方式,探索開展年薪制,協議工資制,項目工資制等試點,

以此建立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更有利於體現“按勞分配”原則,激發單位職工幹事創業積極性。

五大省份漲薪,績效新政更有利於教師與科研人員!

江西提高科研人員績效工資

江西省啟動績效工資改革制度工作,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採取靈活分配製度,自主確定單位內部各崗位基礎性績效和獎勵性工資佔比,同時也像成績突出的科研人煙傾斜。

上海提高科研人員績效工資

去年1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印發的實施方案中,指出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政策框架,結合科研機構行業特點,優化績效工資結構,建立績效評定辦法,根據相關科研人員項目,成果,獎勵等與科研人員獎勵性績效掛鉤的制度。

教師待遇提高是一種時代趨勢,也是一種社會需要,雖然還會有些路要走,但是總有實現的一天。尤其是新的績效改革,更加註重成果和多做多得的效果,為國家建設帶來新的一步。

很多人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燭,小當認為老師也需要關注,需要國家給與更多實質性的補助!這樣才能夠為老師解除後顧之憂,更加安心服務於教育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