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北京的基層公務員,心裡的苦辣辛酸只有經歷過才懂!

轉眼之間已經6月份了,一年一半的時間過去了。高考結束的同時,也是一年的畢業季,一時感嘆萬分。回顧幾年前的這個時候,自己也是忙著答辯、忙著拍照、忙著找房子、忙著和同學吃散夥飯……筆者一位北京公務員朋友和我分享“兩年的基層工作經歷”,通過這篇文章來讓更多的人瞭解到公務員生活。

在朋友眼裡,這兩年有過欣喜有過憂愁。作為一名鄉鎮基層公務員,這兩年裡,曾經因為越來越高的房價而感到絕望過,也曾因為工資漲了幾百塊、發年終績效獎而欣喜過,會因為拿到了北京戶口而幸運過,也會因為一眼看到邊的工作而頹廢過.....

之所以選擇做公務員,更多的是為了那個戶口

研究生畢業的時候,朋友年齡已經超了27週歲,按照北京市政策,無法通過企業途徑落戶,唯一的選擇只能是考公務員。筆試、面試、體檢,當最終確定錄用的時候,他卻沒有一絲絲開心,更多的是焦慮、猶豫、迷茫。由於家庭很是普通,望著節節攀高的北京房價,選擇做公務員,基本上可以告別在北京買房的可能了。而這期間也曾找到過其他工作,待遇也很不錯,面對收入和北京戶口二選一,確確實實經歷了一番痛苦的掙扎。最終,本著“拿北京戶口只有這一次機會,掙錢可以慢慢來的”想法選擇了公務員這條路。

身在北京的基層公務員,心裡的苦辣辛酸只有經歷過才懂!

高於預期卻又毫無優勢可言的工資

作公務員之前,瞭解到基層公務員工資一個月四五千,當時心裡是絕望的。工作之後,對於工資待遇,怎麼說呢,算是好於預期。第一年是試用期,工資按照80%發放,第一個月工資是五千多,然後每個月會有額外的760元的補貼,這樣基本上每個月到手工資差不多6000。工作一年後,轉正了,碩士研究生直接定級為副主任科員,工資比實習期提高了一大截,工資差不多6000多,再加上補貼,每個月到手的錢差不多7000。曾經見過直接領導的工資條,工作了幾十年,正科實職,工資比我多不到一千,差別不是很大。冬季會發採暖補貼,不到2000。住房公積金個人和單位都是12%,另外,每個月會有一千多的住房補貼。年底的話,會有獎金,即所謂的“綜治獎”,差不多兩三萬。這樣的工資水平,對於本地有車有房的人來講,可以說是生活無憂,對於外地的,想要在北京生存或買房,這樣的工資卻是沒有一點優勢可言。

同樣存在的工作壓力

如果還是認為公務員工作狀態是“喝茶、看報”,那真就是太落後了。現在的基層公務員,工作狀態和工作強度遠沒有外界想的那麼輕鬆。特別是作為首都的北京,各類會議比較多、國際性的活動更是數不勝數,各方面要求都比較嚴格,環保、安全、衛生等等,哪一件都不是小事。“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最貼切的描述,一個鄉鎮的科室,可能要承接多個委辦局的工作,工作量大的時候,加班也是常態。我所在的科室是負責安全的,工作量和工作壓力更要大於其他科室,除了做好內勤工作外,還要出去檢查,一到夏季,每週一次的夜間檢查,從10點到凌晨2點,更是苦不堪言。

身在北京的基層公務員,心裡的苦辣辛酸只有經歷過才懂!

遙遙無期的買房

從農村來,家庭條件一般,選擇了留在北京,又選擇做公務員。如果回到前些年的時候,北京公務員還會有分房之類的福利,身邊的一些老同事就有分到房的。現在,從市裡到區裡,再到鄉鎮街道,無論哪個部門或單位,都不再有分房這一說,所有人都需要真金白銀的去買。動輒六七萬一平的房價,對於基層公務員來講,一年的工資收入也就夠買半個廁所,不靠家裡支持,買房只能是個夢。關於宿舍,街道鄉鎮大都會提供宿舍,而區各個委辦局基本上都沒有。朋友說他所在的單位會給外省市和北京遠郊區縣的員工提供住宿,兩人一間。離單位大概有兩公里的距離,僅限沒有房產且沒有結婚的,只要一結婚或買房,就必須從宿舍搬出來。

身在北京的基層公務員,心裡的苦辣辛酸只有經歷過才懂!

最大的福利應該就是單位管飯

基本上所有的政府單位都會提供早、午餐,有的不收費,有的象徵性的收幾塊錢。這對公務員來講,可以說是現有的最大的福利了,每天兩頓飯,摺合下來一個月差不多能省下來一千元。飯菜質量,因不同單位而異。曾經因為工作事情,去過其他單位吃過工作餐,有好有壞,不過也算是很方便了,不用出去買飯,也不用吃外賣。

很多人都在關注北京公務員好不好考,待遇怎麼樣之類的。面對這樣的問題,筆者想說的是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人生最重要的是選擇。 如果家庭條件不錯,想通過考公務員來得到北京戶口,這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家庭條件一般甚至不好,卻想要考公務員來拿北京戶口,那麼請慎重,一旦走上這條路,會承受到各種各樣的壓力,對身心都是一種考驗。然而,無論做出什麼樣的選擇,只要自己選擇了,就一定要努力,只有這樣才不會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