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在北京的基层公务员,心里的苦辣辛酸只有经历过才懂!

转眼之间已经6月份了,一年一半的时间过去了。高考结束的同时,也是一年的毕业季,一时感叹万分。回顾几年前的这个时候,自己也是忙着答辩、忙着拍照、忙着找房子、忙着和同学吃散伙饭……笔者一位北京公务员朋友和我分享“两年的基层工作经历”,通过这篇文章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公务员生活。

在朋友眼里,这两年有过欣喜有过忧愁。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公务员,这两年里,曾经因为越来越高的房价而感到绝望过,也曾因为工资涨了几百块、发年终绩效奖而欣喜过,会因为拿到了北京户口而幸运过,也会因为一眼看到边的工作而颓废过.....

之所以选择做公务员,更多的是为了那个户口

研究生毕业的时候,朋友年龄已经超了27周岁,按照北京市政策,无法通过企业途径落户,唯一的选择只能是考公务员。笔试、面试、体检,当最终确定录用的时候,他却没有一丝丝开心,更多的是焦虑、犹豫、迷茫。由于家庭很是普通,望着节节攀高的北京房价,选择做公务员,基本上可以告别在北京买房的可能了。而这期间也曾找到过其他工作,待遇也很不错,面对收入和北京户口二选一,确确实实经历了一番痛苦的挣扎。最终,本着“拿北京户口只有这一次机会,挣钱可以慢慢来的”想法选择了公务员这条路。

身在北京的基层公务员,心里的苦辣辛酸只有经历过才懂!

高于预期却又毫无优势可言的工资

作公务员之前,了解到基层公务员工资一个月四五千,当时心里是绝望的。工作之后,对于工资待遇,怎么说呢,算是好于预期。第一年是试用期,工资按照80%发放,第一个月工资是五千多,然后每个月会有额外的760元的补贴,这样基本上每个月到手工资差不多6000。工作一年后,转正了,硕士研究生直接定级为副主任科员,工资比实习期提高了一大截,工资差不多6000多,再加上补贴,每个月到手的钱差不多7000。曾经见过直接领导的工资条,工作了几十年,正科实职,工资比我多不到一千,差别不是很大。冬季会发采暖补贴,不到2000。住房公积金个人和单位都是12%,另外,每个月会有一千多的住房补贴。年底的话,会有奖金,即所谓的“综治奖”,差不多两三万。这样的工资水平,对于本地有车有房的人来讲,可以说是生活无忧,对于外地的,想要在北京生存或买房,这样的工资却是没有一点优势可言。

同样存在的工作压力

如果还是认为公务员工作状态是“喝茶、看报”,那真就是太落后了。现在的基层公务员,工作状态和工作强度远没有外界想的那么轻松。特别是作为首都的北京,各类会议比较多、国际性的活动更是数不胜数,各方面要求都比较严格,环保、安全、卫生等等,哪一件都不是小事。“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是最贴切的描述,一个乡镇的科室,可能要承接多个委办局的工作,工作量大的时候,加班也是常态。我所在的科室是负责安全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更要大于其他科室,除了做好内勤工作外,还要出去检查,一到夏季,每周一次的夜间检查,从10点到凌晨2点,更是苦不堪言。

身在北京的基层公务员,心里的苦辣辛酸只有经历过才懂!

遥遥无期的买房

从农村来,家庭条件一般,选择了留在北京,又选择做公务员。如果回到前些年的时候,北京公务员还会有分房之类的福利,身边的一些老同事就有分到房的。现在,从市里到区里,再到乡镇街道,无论哪个部门或单位,都不再有分房这一说,所有人都需要真金白银的去买。动辄六七万一平的房价,对于基层公务员来讲,一年的工资收入也就够买半个厕所,不靠家里支持,买房只能是个梦。关于宿舍,街道乡镇大都会提供宿舍,而区各个委办局基本上都没有。朋友说他所在的单位会给外省市和北京远郊区县的员工提供住宿,两人一间。离单位大概有两公里的距离,仅限没有房产且没有结婚的,只要一结婚或买房,就必须从宿舍搬出来。

身在北京的基层公务员,心里的苦辣辛酸只有经历过才懂!

最大的福利应该就是单位管饭

基本上所有的政府单位都会提供早、午餐,有的不收费,有的象征性的收几块钱。这对公务员来讲,可以说是现有的最大的福利了,每天两顿饭,折合下来一个月差不多能省下来一千元。饭菜质量,因不同单位而异。曾经因为工作事情,去过其他单位吃过工作餐,有好有坏,不过也算是很方便了,不用出去买饭,也不用吃外卖。

很多人都在关注北京公务员好不好考,待遇怎么样之类的。面对这样的问题,笔者想说的是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人生最重要的是选择。 如果家庭条件不错,想通过考公务员来得到北京户口,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家庭条件一般甚至不好,却想要考公务员来拿北京户口,那么请慎重,一旦走上这条路,会承受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对身心都是一种考验。然而,无论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只要自己选择了,就一定要努力,只有这样才不会后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