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步,棚戶區改造給錢還是給房?

在城市化猛烈的進程中,全國上下一片拆聲,一批“拆二代”在外人豔羨的目光下過上了有車有房的生活。然而,棚戶區改造的安置方式不僅改變了拆遷戶的生活軌跡,也改變了樓市房價。

棚改貨幣化安置,簡單理解,就是政府以給錢的方式對拆遷戶進行安置,拆遷戶在拿到相應的錢款後,可在商品房市場上自主選擇購買,政府不再進行統一房屋安置。

下一步,棚戶區改造給錢還是給房?

貨幣化棚改的基本模式

通常來說,棚改資金來自央行、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和中央專項資金,而來自央行的資金佔比最大。央行通過抵押補充貸款(PSL)把錢給國開行,地方政府再把錢給棚改區居民,換來棚改土地。棚改居民沒地方住只能跑去買商品房,開發商的庫存減少,再把賣房的錢拿去拍地,地方政府拿到土地出讓的錢還掉國開行的貸款,形成一個閉環。

這種安置方法使拆遷戶有了更多的自由選擇餘地,但也會產生其他的影響。比如,棚改貨幣化安置會推高城市的房價嗎?

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棚改貨幣化安置中誕生的手持大量現金的“拆二代”助推了三四線城市甚至一二線城市房價的飆升。

市場突然增加了幾百萬戶手持現金的購房者,而大部分城市又因為信貸寬鬆,購房者積極購房。各種政策疊加,使得在過去3年,房地產市場持續上漲,從一線城市蔓延到二線,從二線蔓延到現在的大部分三四線城市。——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

下一步棚改將如何推進?

7 月12 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在介紹棚戶區改造情況時表示,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地方,應有針對性地及時調整棚改安置政策,更多采取新建棚改安置房的方式;商品住房庫存量較大的地方,可以繼續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

《關於申報2018 年棚戶區改造計劃任務的通知》明確,商品住宅消化週期在15 個月以下的市縣,應控制棚改貨幣化安置比例,更多采取新建安置房的方式。

《關於進一步加強棚戶區改造項目和資金管理的通知》進一步明確,對商品住房庫存不足、房價上漲壓力較大的地方,仍主要採取貨幣化安置的2018 年新開工棚改項目,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棚改專項貸款不予支持。

什麼樣的住房能夠納入棚改範圍?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對棚戶區的範圍和標準,國家層面有明確規定。棚戶區範圍包括城市棚戶區和國有工礦、林區、墾區棚戶區。

 各地對棚戶區範圍和標準的執行總體上是好的,但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有的地方將棚改政策覆蓋範圍擴大到一般建制鎮,有的將道路拓展、歷史街區保護、文物修繕等帶來的房屋拆遷改造項目納入棚改範圍,有的把房齡不長、結構比較安全的居民樓納入棚改範圍。

據統計,2008 年至2017 年,全國棚改累計開工3896 萬套,幫助約1 億人“出棚進樓”。2013 年至2017 年,全國棚改完成投資約6 萬億元。

下一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單位,按照新的三年棚改攻堅計劃要求,指導督促各地紮實推進棚改:

切實抓好棚改項目建設。各地應及早開工新建項目,加快建設續建項目,加大棚改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努力做到配套基礎設施建設與棚改安置住房同步規劃、同步報批、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嚴格工程質量監督管理,讓更多困難群眾早日“出棚進樓”。

依法依規控制棚改成本。各地要樹立精打細算理念,嚴格依法依規辦事,嚴禁大手大腳花錢,嚴禁違規支出,確保按合同約定及時償還棚改貸款,努力實現市域範圍內棚改資金總體平衡。

進一步合理界定和把握棚改的範圍和標準。各地要堅持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的原則,切實評估論證財政承受能力,不搞一刀切、不層層下指標、不盲目舉債鋪攤子,進一步合理界定和把握棚改的標準和範圍,重點攻堅改造老城區內臟亂差的棚戶區和國有工礦、林區、墾區棚戶區。

小云雲根據《因地制宜推進棚改貨幣化安置》、《棚改貨幣化安置,和你的房價是啥關係》、《貨幣化安置收緊,高房價回落?住建部表態棚改釋放什麼信號?》等文章綜合整理,希望對忻州拆遷戶理解棚戶區改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