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pu城市视角:北方经济脊梁城市——青岛

Kopu导读:除去帝都,天津经济"骨折"之后,经济大省山东便要默默挑起北方经济的大梁。而青岛作为山东脊梁城市,又是如何在偌大的北方群雄站住脚,紧紧追赶南方头部城市,青岛又是否能担起北方经济的命脉,一切都待时间考证。

Kopu城市视角:北方经济脊梁城市——青岛

省会自然是经济强省门面,也是经济支柱,那么地级市就必然是撑起这座大省的重要脊梁单位。举个例子,广东,是广州的省会,也是中心。但GDP总量占到全省近一半的佛山、深圳、东莞显然就是广州省的脊梁型城市。江苏省会南京,但苏锡常向来GDP远超南京,当之无愧的江苏脊梁。那么来说说山东,济南作为省会城市,更多的是承担文化政治中心的责任,实际上,在经济上,在很长时间是青岛烟台独占鳌头,撑起山东经济的权重。

Kopu解读:起点高,步调慢的青岛

青岛在山东的地位无疑是举重若轻的,青岛的起点绝对不低,在北方城市GDP排名中,青岛仅排在天津之后,头部城市代表着地区经济的高度,在天津GDP骨折之后,谈论北方经济的脊梁,青岛是绕不开的。

作为北方第三城,青岛是和南京同年(2016年)跃入万亿GDP俱乐部的城市,和南京比,单看经济总量,起码不算很寒酸,尽管苏州无锡一直在GDP总量上让南京稳居第三,但青岛,却是山东的绝对头部,排在次位的烟台,2017年在全国城市GDP排名中仅排在第20位。看到头部城市的差别,也就不难理解,山东与江苏的差距,为何由2008年的50亿扩大到2017年的1.32万亿,至于山东与广东的差距,不提也罢。

Kopu城市视角:北方经济脊梁城市——青岛

以上四个城市2017年的GDP,都在万亿之上。其中,2017年,南京GDP1.17万亿,青岛1.103万亿,青岛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但青岛的步调却似乎慢了下来。参照历史增速,青岛和南京的差距将有扩大化的趋势,并且经济总量紧追青岛的南方城市长沙和无锡,长沙经济增速迅猛,也有赶超的架势,大有前后夹击青岛的意味。

抛开脊梁城市的讨论,单看青岛一处。在科教方面,青岛至今没有真正的大学城;在交通方面,过去引以为傲的"山东的路,广东的桥"也悄悄发生改变,山东的高速路里程已经从全国第一降落至第八;再说人文,山东相当一部分年轻人热衷于体制内的稳定安逸,争破头进公务员队伍,这也看出山东这座省的人文气质,人心不变,经济何变?

Kopu解读:经济病还需强药医

一个新生的城市,必然是在自然条件优渥、人口众多、腹地广阔这个大前提下,深入城市细部、产业细部,在产业升级转型热潮的现在鼓励创业氛围和打造千亿级工业产业链,逆势飞扬,心有猛虎,奋起追赶的。

经济补课固然很重要,但新经济才是当下的蓝海。放眼青岛,除了海尔、海信、青啤几家本土老牌企业的转型勉强撑着青岛的门面,青岛似乎并没有可具谈资叫得上名的互联网企业。

Kopu城市视角:北方经济脊梁城市——青岛

地域文化的力量是强大的。山东古分齐、鲁,古代齐国不论是在地域面积、还是在"国力"上,都是压倒鲁地的,但山东称"鲁"而不称"齐"。这也间接反映了一个事实,历史上浸染着海洋文化、重商主义的青岛,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浸染着山东文化——稳重有余,中庸有余,从众有余,地方主义有余,人情观念有余,小富即安、稳字当先的农商意识有余。而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精神,却几乎没有生根的土壤;青岛经济更有北方特色,不仅以国企为主,一些所谓的民企,也生存在国企的产业链、关系链上,资源、禀赋优渥,而体制的樊篱、高墙难破,除非倒逼之下,"富养"的青岛,似乎难出革故鼎新的勇夫。

青岛经济的责任不仅代表山东的门面,也带动北方城市的门面,也是时代的召唤。最近十年里,青岛经济甩开了大连,但同时,辽宁和整个东北经济在衰退,当前天津经济"挤水分",北方经济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再看2017年全国GDP数据,前20的城市,北方仅占5座。在北方经济的沦落中,在山东GDP与江苏、广东的差距节节扩大中,清晰地映照着青岛经济的忧患。

青岛此时不挑起北方经济的大梁,那么更待何时?青岛之殇,还需一剂强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