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豐鎮四月初八老爺廟廟會

劉智功口述

劉智遠整理

豐川古鎮民俗民風已經源遠流長。有著濃厚的塞北風情與生活氣息底蘊。尤其是每年一度的四月初八老爺廟廟會更是紅火,熱鬧非凡。

老爺廟其實叫武廟。它是由火神廟、龍王廟、老爺廟、奶奶廟、關老爺殿幾個廟宇蓋在一起的總稱。因為老爺廟廟會每年舉行一次,它貼近人民生活。每年求子女的、還願的、十二歲圓鎖的,都要來老爺廟舉行儀式。所以其它廟宇就逐漸淡出視線,而老爺廟就被豐鎮居民常記心中,久久不能遺忘。

說到這裡,我想多重複幾句,請各位同仁慢慢詳聽。

細說豐鎮四月初八老爺廟廟會

網絡配圖

遵循中國古老的金木水火土,五星相剋之說,傳統的蓋廟應該是文東武西,而豐鎮建廟恰把文廟建在城西,武廟建在城東。龍王廟是管水的神,火神廟是管火的神。五星相剋水火不容。就不應該把兩個廟蓋在一起。城隍廟是鬼住的地方,而原來的文化館是財神廟,鬼和神當成鄰居而棲,可能也不太妥當吧。另外,財神廟建在大街中央,外來的人員都很容易覓見。所以豐鎮多年來都是外面的人來豐鎮一成為爆發戶,而當地有錢人鳳毛麟角。最早的豐鎮縣誌上有過這樣描述:十山九無頭,河水向南流,富貴無三輩,清官不到頭。我暇想,豐鎮人沒有長期鉅富,一者財神廟蓋得太顯露,二者是廟宇蓋的不符合五行之說,有一定關聯吧。以上只是我個人淺見,不一定對。望各位同仁自思。

老爺廟山門外巍然屹立著兩根六米多高生鐵旗杆,氣勢磅磗。每根旗杆由上而下盤著一條栩栩如生,如剛出水吞雲的蛟龍,龍頭直指蒼穹,龍鬚活靈活現,龍眼炯炯有神,龍身鱗片清晰可見,龍爪直指青天,好象在懲罰著邪惡勢力,龍尾似出水拍打著浪花,錚錚有聲。我不知是那年那月那家出錢鑄造出來的,我只知道生鐵旗杆是老爺廟的唯一象徵,是古豐川大地的驕傲,是塞北古鎮一道亮麗的風景線。如果能保存下來,展現給後人觀賞,一定會是豐鎮的鎮市之寶。可悲的是毀於一旦,成為終身遺憾。

生鐵旗杆後面是倆座雕刻精美的公母石獅子。在那樣崢嶸歲月裡,能有這樣刀鬼神斧的石匠藝人,真是應該感嘆不已。說明古老的塞北是藏龍臥虎之地,珍藏著濃厚文化底蘊。

細說豐鎮四月初八老爺廟廟會

網絡配圖

解放初,豐鎮每年一度四月初八老爺廟廟會震撼塞北幾個旗縣。區域之廣,參會人員之多,甚是空前。其中有隆莊、前旗、涼城、集寧、山西新榮,以及大同、陽高、渾源等地都在初七就提前行動。有得坐火車,交通閉塞的地方,騎馬、坐馬車、徒步。城內的馬車社與大小旅社都人滿為患,大小飯館生意興隆,綢緞莊、土產、大小五金店、雜貨店,各種小吃都要在這兩天爭搶生意。晨曦提前開門,暮盡還沒有打烊。

老爺廟山門雖然不大,頗是玲瓏剔透,分出進之分。壺嘴雖小,壺內乾坤大。四月初八那天,外院龍王廟與火神廟廟門緊閉。門外是賣小孩玩具的小商小販,雲集在一起,吶喊聲四起。有賣木刀,木槍的,有賣各種京劇臉譜的,有賣小孩撥浪鼓的,有賣紙粘風車的,但畫匠鋪半年前已脫好的泥人唱主角。泥人分男女之分。五六寸高的女孩梳倆髽髻,外形俊俏,用各種顏料點綴得十分漂亮。粉眉淡眼,櫻桃小口,有紅似白。男孩外形同女孩一樣大,腦門梳一撮頭髮,虎頭虎腦,環眉大眼。年輕夫妻如果沒有生育,經常栓上一尊或二尊,去老爺廟內許願。

山門內南側小攤販已擺滿,有賣豆腐開鍋的,黃銅做成的金光燦爛的銅鍋爆肚,做冰棍、冰淇淋、冰水的小攤販。叫賣聲此起彼伏。

新中國剛成立,要解放思想,破除迷信,發揚社會主義優越性,宣傳毛澤東思想,開展社會主義教育。所以五一年四月初八廟會是豐鎮老爺廟最後一屆。各商號捐助的山西梆子劇團,二個戲臺同時演出。小電燈劇團與豐鎮的任翠芬劇團同時開演。禿手手王豔梅唱青衣,獅子黑、雞毛醜都是當時極紅的名角。看戲的人山人海。臺前各放一捐款箱,箱前毛筆大字寫著《抗美援朝,保家衛國》。人們都爭先捐錢,熱情很高。這天中午,傾盆大雨從天而降,但絲毫沒有減弱逛廟會的熱情。

內院是雄偉高大的關老爺殿、馬神殿、老爺廟和奶奶殿。南面是戲臺。殿內供奉著關公像、赤兔馬、周倉與大刀。殿外灰色玄武岩石條鋪在門兩側,中間方磚墁地,在磚中間鋪著一塊青石。據傳說是周倉的磨刀石。每逢陰雨天,爬在上面,耳可聽到周倉忽忽磨刀聲。五一年四月初八,我從大王廟玩耍完回來後,從東河灣畔的小門進去,一者是避雨,二者想聽聽磨刀聲,全身淋成落湯雞,也沒有聽到。長大才曉得這是哄騙小孩編造出來的謊言。

細說豐鎮四月初八老爺廟廟會

網絡配圖

璧畫配殿門前到內山門兩側,擺滿賣乾貨的小攤販。豐鎮城內所有乾貨鋪,初七就開始搶地皮,佔攤位。各種乾貨琳琅滿目,叫賣聲不斷。

四九年我圓鎖時,媽提前幾天就給縫了外黑裡紅的和尚帽。這天我十分高興。媽蒸了十二個饃饃,都點上紅點,又賣了把新苕帚。與黃裱紙都裝入竹籃內,上面伏蓋一塊白色毛巾。爹拎上籃子,媽領上我。從順城街去廟會。走到十字街就看見人流湧動,大部份都是年輕夫妻,也拎著籃子。順城街鋪面很多,最顯眼得是紙紮鋪和畫匠鋪。紙粘成得大公雞活靈活現,紙粘得羊還有兩個犄角。還願時大部份都要購賣。畫匠鋪門前擺滿神態各異的泥人。

順城街東口正對老爺廟山門。居住城西的大部份都從東口進廟。住在土塘,城北的居民從小東門方向湧來,住城南的居民只能從城壕往北行走。三股人流同時逛廟會,摩肩接踵,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細說豐鎮四月初八老爺廟廟會

網絡配圖

進入內院山門,奶奶廟前排滿人。真是門庭若市,絡繹不絕。我們等了半時辰,才進入廟內。媽焚香後,把饃饃擺上案頭,新苕帚放在前面。燼黃裱紙後,道士用苕帚在腦門輕輕叩了三下,把一條五色線記在脖頸上,爹在捐助箱內投入心誠費,媽把和尚帽向上免個小邊,黑色帽子,下面露紅邊,戴在我頭上。聽老人說,戴外黑裡紅的和尚帽,一者可長命百歲,二者可避邪。

如果生了一男半女,夫妻兩人來年要還願。把紙紮雞與羊先供在案前,饃饃也供上,燼黃裱紙後,道士會把一條五色線交給還願者。而還願者必須在捐助箱內放入錢幣。隨後把雞羊拎到廟外燼紙爐內焚燒。

以上我描述的四月初八廟會,大體程序就是這樣。豐鎮是綏東五縣之首。尤其是京張鐵路修到豐鎮後,古鎮呈現出鼎盛繁榮。新中國成立,人民翻身做主人,貧窮的農民也分上自已的土地,脫離了戰爭年代。蹉跎坎坷的崢嶸歲月宣告結束。生活基本趨於安定。在這樣的環境裡,居民也開始享受其它精神生活的安慰,也有了更高的奢望與需求。所以象這樣流傳久很的民俗民風自然會提升到居民的生活中。但五一年以後,因為老爺廟廟會迷信色彩太濃厚,會影響到人民群眾的正常生活。在這樣形勢下,取締廟會是完全正確的,符合社會主義利益,也受到居民群眾的擁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