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租賃型職工宿舍能解決誰的居住問題?

北京租賃型職工宿舍能解決誰的居住問題?

北京租賃型職工宿舍能解決誰的居住問題?

北京租賃型職工宿舍能解決誰的居住問題?

新京報訊(記者鄧琦 沙雪良 實習生餘華尊)北京將在集體建設用地上新建、產業園區配建,以及利用閒置的廠房、商場、寫字樓、酒店等房屋改建租賃型集體宿舍,人均使用面積不低於4平方米,每間宿舍居住人數不超過8人。

今日(6月15日)上午,《關於發展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的意見(試行)》正式發佈實施,官方表示,此舉能有效解決城市運行和服務保障行業務工人員基本居住問題。

釋疑1:為什麼北京要建設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

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主要是解決哪些群體的居住問題?官方表示,該政策能有效解決廣大城市運行和服務保障行業務工人員的居住問題。

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去年北京發佈規範管理租賃市場的通知,到今天發佈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的意見,都是為了構建房地產長效機制,是房產調控的重要內容。

他表示,以往講房地產調控,採用限購限貸等措施,這些調控政策主要針對的都是買賣市場,尤其是一手房買賣。

去年北京“3.17”新政之後,市住建委等部門就在籌劃構建房地產市場長效機制。也就是說,建立租購併舉的房產市場,從“購”到“租”需要一個系統方案。十九大以來,“租”的地位越來越高,房地產市場管理的脈絡日益清晰。此次《意見》的出臺,就是完善租購併舉的房地產市場體系的重要一環,完善了租住產品的供應結構。

該負責人說,從租房上著力,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沒有炒房的隱患。“買房的人當中有些是為了炒房,目前好像還沒有聽說過有誰通過租房來投機炒作的,租房就是是為了解決居住需求。”

目前,市場上的租賃住房有成套、有單間,但缺少集體宿舍即床位這一類產品。《意見》出臺後,產品供應結構就完善了,滿足了多層次的產品需求。

釋疑2:商住房能否改建為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

市住建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集體宿舍的來源,主要分為新建和改建。

根據規劃,未來五年,北京將新供應各類住房150萬套以上,其中租賃住房50萬套,主要在集體建設用地上建設。該負責人說,這50萬套租賃住房中,將有一部分建設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

根據《意見》,改建房源被限定為“低效、閒置的廠房”和“閒置的商場、寫字樓或酒店”。那麼,市場上大量存在的商住兩用房可否作為租賃型集體宿舍的房源呢?對此,該負責人表示,所謂商住兩用房從規劃性質而言就是商業或者辦公用房,這類房屋如果符合文件規定的所有要求,也可以改建。

他解釋,《意見》提出,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的建設、改建,應符合城市總體規劃、區域功能定位和產業發展等要求,有利於促進職住平衡,而且還有一個前提就是“各區結合區域規劃調整需要”。

北京市規劃國土委今年3月發佈的《建設項目規劃使用性質正面和負面清單》,就是一個重要依據。比如根據負面清單,核心區東西城可能就不適合再改建租賃型集體宿舍。而在海淀區上地、昌平的科技園區周邊,因為是產業聚集區,住宅往往無法滿足需求,這些地區閒置的商場、寫字樓就適合改建成租賃型職工集體宿舍,當然到底是否適宜改還需要各區統籌把握,必須綜合考慮到區域功能定位、產業發展需要、人口調控等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