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國表感動了幾代中國人

關注海納名品,盡享奢華生活!

為什麼國表感動了幾代中國人

為什麼國表感動了幾代中國人

在上個世紀60-70年代,也就是1960-1979年間,也許是你,也許是我們的父母輩,那時候的結婚標配是

自行車、縫紉機、手錶、收音機

為什麼國表感動了幾代中國人

三轉一響

為什麼是三轉一響?

爸爸去上班少不了自行車,媽媽要持家少不了縫紉機。如果是在工廠上班,那手錶比自行車還重要。最受歡迎的是“海鷗”、“上海”、“北京”表。

為什麼國表感動了幾代中國人

海鷗表

建國初期,中國手錶主要依靠進口,周恩來總理問“什麼時候能戴上我們自己生產的手錶?”1995年,中國第一隻手錶在天津手錶廠研製成功。

為什麼國表感動了幾代中國人

第一隻中國造手錶樸素大方,錶盤上有“中國製”三個金字,還有顆紅星,下面標有“十五鑽”字樣,定名為“五星”牌。直到1973年,天津錶廠以“海鷗”表商標進入國際市場,從此就叫“海鷗牌”了。

為什麼國表感動了幾代中國人

上海表

在那個票證年代,購買手錶還需出具“手錶劵”。1974年到1978年的上海,大概100個人才能輪到一張票證。

在上海,三轉一響的最高標淮是:永久/鳳凰牌自行車,蝴蝶牌縫紉機,紅星牌收音機,上海牌手錶。哪個同事準備結婚,其他人就會把票證優先給他。

為什麼國表感動了幾代中國人

趴在母親的縫紉機上寫作業是許多80年代人的記憶

上海手錶廠研發的第一款是A581型上海牌手錶。A581寓意“1958年第一種機芯”。首批共生產13600只,1958年面世時售價60元,在當時絕對算得上“奢侈品”。

為什麼國表感動了幾代中國人

北京表

“70年代,買一塊北京牌手錶,要花120元外加12張工業劵,這120元,相當於一個普通工人三個月的工資。”

為什麼國表感動了幾代中國人

7-80年代/北京/長安街

雖然價格不菲,但手錶在當年用處很大。因為那時候北京的公共報時系統很少,只有長安街上的電報大樓、北京站有報時大鐘。外出時要想看時間,一塊手錶是必不可少的。

為什麼國表感動了幾代中國人

三轉一響,代表著那個物資缺乏的紅色年代,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就像我們今天結婚需要房子、車子和鑽戒一樣。

騎自行車來娶你的紅色年代一去不復返。那並不代表今天的社會更加拜金了。

為什麼國表感動了幾代中國人

那時候騎著自行車追求母親的父親,一定也是相信著兩人有能力建立起一個幸福家庭。

時光快進到2018年,今天的戀人不再渴望70年代的“奢侈品”自行車、縫紉機、能收聽鄧麗君歌曲的收音機。而手錶卻依然不會過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