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殺:那難忘那年的麥收季節

文:楊博丞

圖:來自網絡

“旭日哎東昇哎紅滿天,社員集合在村邊,精神抖擻渾身勁,好像戰士上前線。一片笑聲一片歌,公社喜開豐收鐮。鐮刀哎飛舞哎紅旗展,麥浪滾滾金光閃,飛鐮喜收戰備糧,你追我趕乾的歡。毛主席指路咱們走,繼續革命永向前。”

回憶殺:那難忘那年的麥收季節

當年這首老師教唱的歌曲至今還能一字不漏的哼唱出來。伴隨著童年時代烙印的優美旋律和朗朗上口的歌詞,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那年我們童年小夥伴度過的麥收季節。

在那“抓革命、促生產、促工作、促戰備,大幹快上、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建設社會主義”的年代,每年除了暑假、寒假外,每到農忙季節我們也放假,記得是麥收放一次麥忙假和秋收放一次秋忙假。

麥忙假時節,農村到處都是一片繁忙景象。社員群眾起早貪黑、披星戴月收穫勞動成果。割麥、捆麥、打麥(脫粒)、曬麥、入囤,然後耕地、種水稻或大豆或玉米等秋季收成作物。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麥收季節。收割前,生產隊都要召開麥收動員會進行深入動員。會上,戰鬥的紅旗迎風招展,生產隊長講話堅定有力,重複多次講過的話語:目前國際同內形勢一片大好,大家一定要加油幹,搞好麥收,做到顆粒歸倉。參加會議的人們更是群情振奮,鬥志昂揚。

田野,一望無際的麥田隨風搖曳,金光閃閃,到處都是豐收在望。送開水的群眾腳步匆匆,運麥的板車車輪滾滾,塵土飛揚。打場(脫粒)的群眾快馬加鞭。錚亮的鐮刀在田間飛舞,嚓嚓的割麥聲此起彼伏。勞動的歌聲在田野盪漾,偶有蛙鳴伴奏,加入這喜悅的歡唱。正如歌曲所描述的那樣:千家萬戶齊歡唱,勞動的歌聲響四方。負責做大鍋飯的社員也奏起鍋碗瓢勺交響曲,共同描繪著當年農村社會主義的豐收藍圖。

回憶殺:那難忘那年的麥收季節

不多幾日,浸透著社員群眾滴滴汗水的小麥堆滿了座座糧囤,麥杆也都打成麥垛聳立在場邊,等待著冬季到來時喂牛餵馬。餘下的農活就是把遺漏在麥田裡的麥子用一個叫“耙子”的工具“摟”起來放到一起,然後再運到打麥場裡曬乾脫粒。這個“摟”麥的農活就由我們放假的學生幹了。

麥收季節的蘇北大地不算太熱,但到了中午也要戴上草帽或者“席夾子”遮陽。早上天亮時,我們都是隨著生產隊長的喊聲與成年勞動力一起起床、下地幹活。到了田間,生產隊長給我們指定地塊,我們小夥伴們就順序排好,並排沿著麥籠開始“摟麥”。大家各自拉著自己的“耙子”並行走到地的另一頭,麥子就在“耙子”上漸漸地聚集起來,走到地頭後再把麥子弄下來歸集到一起然後再折回。這樣反覆作業,一塊地不知不覺地就“摟”了一遍,麥子也就堆成一個又一個小堆。

開頭幾天,生產隊長總是陪我們從地的這一頭跑到那一頭,還時不時地彎下腰撿起地裡的麥子。在“摟”麥的時候他時不時的給我們講故事聽。記得給我們講過孫悟空打三打白骨精,講過薛仁貴徵西,講過三國,有時還把大家以前聽過的“大書”再講給我們重新聽一次。

回憶殺:那難忘那年的麥收季節

這裡所說的“大書”指的是藝人講故事。那時的農村文化生活非常單調。在非農忙的時候,往往就會有藝人利用晚上的時間給社員群眾以說唱的方式講故事,說一段唱一段,唱的時候還有簡單樂器伴奏,獨自表演。那是除了看電影、聽大戲以外鄉村一種特有的文化娛樂方式。

現在還記得聽過一部以抗日為主題的大書,是一位韓姓的大書藝人說唱,家鄉的人都稱這個藝人為“韓大書”。藝人所說的大書的名字已經想不起來了,但大書中主人翁的名字迪秀英還記得清清楚楚。記得這個英雄人物智勇雙全,會刀會槍,消滅了不少日本人。

當生產隊長不講故事的時候,我們童年的小夥伴也自發地重複著看過的電影故事,有時就不由自主地就學著電影裡的形象表演起來。小夥伴們邊“摟”麥、邊聊天,你一言我一語,從這部電影聊到那部電影,從這個情節說到那個情節。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家多次重複電影《渡江偵察記》和《偵察兵》的情節,重複著情節中的臺詞。什麼“燈標以西歸66師管,燈標以東歸88師管”。

一個小夥伴還學著《偵察兵》主人翁—郭銳的形象表演了起來,慢條斯理地說“你們的炮是怎麼保養的?”“炮彈離炮位太遠了,太麻痺了,太麻痺了”,這些臺詞至今仍然記憶猶新。要知道,當年的王心剛也是全國有名的“帥哥”啊!更讓我沒有想到的是,多年後我竟然考入了電影中提到的那所學校。

回憶殺:那難忘那年的麥收季節

這是童年的記憶,也是童年的歡樂,更是忘不掉的濃濃鄉情,它刻記在我們成長的年輪上。每當記憶的閘門打開,童年的生活就像下洩的江水奔騰而下,川流不息;當年的記憶就像剛開映的電影一幕接一幕。

有一天,我們像往常一樣隨著隊長的喊聲起床下地“摟”麥。這一次我們小夥伴們出工特別齊全,一個不漏,全部按時到位。不一會功夫就“摟”完了一塊地。這時,火紅的太陽才冉冉升起,裊裊炊煙徐徐直上,湛藍的天空沒有一朵白雲,不時有飛燕擦身飛過,溫度在慢慢升高。

由於已經連續幹了多日的農活,大家感覺有些疲勞了,“摟”麥的時候感覺阻力增加,兩腿發酸。大家沒有了往日的歡歌笑語,沒有了過去的電影表演,早已飢腸轆轆,汗水溼透衣背,都想早點收工,回家吃飯。

回憶殺:那難忘那年的麥收季節

不知為什麼,這一天生產隊長也言語不多。我們一走到地頭總要停下片刻,期待生產隊長能讓我們收工,可走到這頭他不下收工指令,走到那頭也不下。

就這樣,我們又“摟”了一塊地,太陽已經指爬上樹梢,感覺火球越來越近,熾熱感越來越強烈,疲勞感進一步加大。“摟”麥的速度也慢了下來,大家氣喘吁吁,一步都不想走了,可生產隊長仍然沒有收工的意思。此時我們就像殘兵敗將,個個垂頭喪氣,一點力氣都沒有了。

突然,不知哪個小夥伴說了一句,今天早飯後我們都不要來幹活了,罷工一天,大家同意不同意?這句話就像給我們打了雞血一樣,想著回家睡覺的舒服感,大家異口同聲地表示贊同。儘管不幹活就沒有工分,但我們管不了那麼多了。

回憶殺:那難忘那年的麥收季節

就這樣,我們早上收工後,一整天都沒有下地幹活。據家人講,後來生產隊長在開會的時候還提到過這件事,再後來,我們放假時都按規矩正常下地幹活,再也沒有罷過工。多年後,那個給我們講故事的生產隊長也因病過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