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延到底有沒有反心

我不是抬高誰,也不是貶低誰,我只是說說我的一些不成熟的看法。如果有什麼不對的,歡迎指出.。

看過三國演義或者三國志的人都知道,魏延最後因為謀反被殺,原因是腦後有反骨,但魏延是真的謀反嗎?

魏延一開始在劉表手下做事,後來劉表死後,劉琮投降,而蔡瑁也阿諛奉承。當時先主正好攜民渡江來到城下,可蔡瑁不肯開城門。魏延看不慣他諂媚,便打開城門。結果先主也沒進城,而魏延只得去投長沙。

後來關羽打長沙,黃忠為報關羽不殺之恩,虛晃三箭,結果太守韓玄要斬黃忠。如果真斬了,也沒黃忠啥事了。但魏延出於俠義,而韓玄為人殘暴,魏延把韓玄殺了。救了黃忠。

不過沒有想到的是魏延投降後,諸葛亮說要殺魏延,原因是腦後反骨,而先主說魏延剛降若殺,恐降者人人自危。總算糊弄過去。

於是魏延便在劉備帳下效力,隨先主,南征北戰,赴湯蹈火,而先主也很賞識魏延,對魏延非常器重,成了先帝的寵臣。

先主死後,馬超也很快病故,這時武將除了趙雲之外,最有才華的就是魏延了。何況魏延也有謀。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魏延曾經提出過子午谷奇謀,只不過諸葛認為太冒險,就沒聽魏延的。其實我覺得這事可商量。什麼事都不是絕對的,讓魏延試試也不是不可以。風險固然有,可不試試怎麼知道能不能成功?

何況魏延也沒說錯,守長安的夏侯楙,確實是個白地將軍。什麼用都不管,既沒有名將郭淮,也沒有張郃司馬懿。可以試試的。

沒有采納,就有了意見。嘴上不說,背後難免犯嘀咕。其實諸葛對魏延早有偏見。用他自己話說,就是憐其魏延的勇。所以諸葛亮對魏延提出的意見多少有些保留(這我就可能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但這只是我看法。)而魏延呢,也對諸葛有看法。是因為諸葛亮總是不接受他的建議,過於謹慎。而諸葛亮呢,始終相信魏延有反骨,所以可以說是面和心不和。

諸葛亮臨死前,給了馬岱一個計策,想必大家都知道。費禕讓他撤軍,魏延說‘丞相雖亡,我自健在,何以一人死而廢天下事?’這就再明白不過,魏延是想繼續北伐的。而楊儀便撤軍不管他。這下魏延急了,因為他倆平時就不和睦,所以魏延想置楊儀於死地,燒其棧道,浮現出謀反的跡象。

楊儀這就抓住了機會,控告其謀反,終於馬岱殺了魏延。

而楊儀這個‘平反大將’結果怎樣呢?很不好,因為他不服氣蔣琬,所以毀謗朝廷。最後還說出了“早知若此,當初丞相死時,吾若以全軍投魏,何至有今日耶?”

這話也有兩個意思,一是曹魏,二是魏延。但無論那種,還是證明了魏延的清白。

文武雙全的將領,以報效國家,戰死沙場為榮,卻死在了自己人的刀下,還是被誣陷的,不得不說是個遺憾。

魏延到底有沒有反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