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明星的家

就没有客厅

说到《妈妈是超人》,还真是个有争议的节目。

先有黄圣依和儿子的教育方式被病垢,然后又被扒出过亿豪宅;

后有修杰楷多次出现在节目中,被网友diss说男人不出去挣钱;

最近,霍思燕在节目中给嗯哼做水果餐,又被指用了天价水果

……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樱桃、蓝莓、哈密瓜、释迦、

黄色火龙果、白草莓、罗马花椰菜

是不是有一半没见过?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网友:扎心!有钱人家的水果我都不认识

其实,太太对这些扒出来的老底都没什么兴趣,每每看过也就一笑而过。

反倒是节目中这些明星的家是什么户型格局,用了哪些家具,做饭用的什么锅…倒是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

比如,节目中几个家庭都把客厅空了出来,铺上地毯或者爬行垫,作为家里的核心区,也是孩子的玩耍区。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大麟子,邓莎的家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咘咘,贾静雯的家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嗯哼,霍思燕的家

看完满地的玩具,想起总有宝宝在提醒太太,说:想象中家的美好干净整洁,都在生完娃后化为乌有……家里根本就收拾不完~

这……确实。

虽然太太还没生,就已经有了充分地心理准备。况且,若是如上图中霍思燕家这种乱法,其实,我还是可以接受哒。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不过,太太今天并不是来说收纳的,只想说:如同明星家庭一样,现实中的我们,已经越来越快要忘记“客厅”,而慢慢接受家庭核心区这个概念了。

没装修的

家庭核心区

重新定义客厅餐厅

对于家这个概念,太太想了很久。

发现其实每个空间如果区分地太明显,其实往往利用率都不高。这对大城市超高的房价来说,是不是真心有点太浪费了?

比如客厅,你觉得应该用来干嘛?

1,待客。

2,看电视。

而看电视,也不会是一件完全专注的事。

例如先生,就常一边玩着IPAD游戏,一边看电视。至于太太我,也好不到哪去,一边看着手机接收各大信息量一边瞄着电视剧情。(哭,一心两用的日常)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又比如餐厅,

除了早餐,和偶尔周末在家做大餐,其他时候也基本利用率不高(可能先生和太太比较特殊,都是晚归型,基本非周末都没办法在家吃上自己做的晚饭)。

反倒是有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在餐厅吃饭的时候我们很喜欢看电视,甚至有时候会把菜都搬到茶几上,围坐着茶几吃饭看电视。

知道有人会说这是不健康的吃饭之道。

但是,你也不能否认,从我们80、90后这一代开始,生活习惯已经开始发生改变了。往往都是,怎么舒服怎么来。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还有书房,

只有先生偶尔会在书房办公。

太太就常常把电脑搬到了餐桌上…而此时此刻,我抱着我的笔记本窝在了客厅一角的MUJI单人椅上码字……

可想而知,书房的利用率也不高。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那该怎么办呢?

其实我想过无数次在家庭的公共区域完全融入上述功能:小聚,看电视,吃饭,看书,玩耍……可以不要明确的餐厅客厅,但是却多了除了睡觉以外其他功能都一并实现的家庭核心聚集地。

还别说,真可以有。所谓核心区,说白了就是根据自己家庭的兴趣为中心打造的公共空间。

今天太太就带来几个案例,看看别人家是怎么做到的。

打掉一面墙

用一间房换公共空间

这是基隆的一对小夫妻的日常。

你可以看出,这是围绕着电视而展开的核心区。

虽然太太曾说过你家也许不需要电视,但还是因人而宜哒。

比如这对小夫妻,最爱的活动就是一起打电动,一起看电视。

对他们而言,电视就是两个人交流的另一载体。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拿来人家的户型图一看,原来活脱脱打掉了连着客厅一间房的墙。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红色位置是打掉的墙

从顶上的吊顶位置也能看出原来户型的两个空间的分界线。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你要问我这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感觉通透得很彻底,有没有?

仿佛一整面墙的光,这样的空间看着很让人愉快。

同时也给屋里的植物提供了自由生长的环境——不言而喻,阳光和空气流通都超好的。

就连远离客厅、没有光线的玄关,也都沾了光。哪怕平时不开灯,也不会昏暗。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其实,太太已经看过不少这样的台湾设计。

户型都差不多,基本都把连通客厅的那间房打通了,形成一整片大的公共区域。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又或者,没有完全打通。利用玻璃隔断和地台做出一个适合玩耍、看书以及补充客卧的综合空间。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方法都很好,关键是,你舍得打掉一间房吗?

曾经我们大多数家庭的选择都是如此:管你60方,70方,90方,110方,最后都殊途同归……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

.

.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但是,未来的年轻人,还会死守住原来固有的观念吗?我看未必:

@托雷斯

这户型以后是会流行的。目标客户应该是同年龄层居住,少接待,小户型群体。欧洲的学生宿舍、公寓就是这种了。以后开发商可能会增大两厅面积,进一步减小卧室面积。卧室只有放张床的面积了。

@花满楼

深感认同,我要把电视机赶出家门,然后试图把三房改成两房。

@sulaman541

不但能工作还能让小孩写作业,一家子玩纸牌游戏,接待亲密些的朋友,三五同事在家裡开个不那么严肃的会,冰箱就在旁边要饮料要咖啡自己来,还能是小俩口日常中谈谈心的地方,当然也能吃饭,能想像不?

一张大桌作为主心

我是认同的

香港时装设计师 CHLOE CHEN 陈譓伃的家,就是一个以餐桌为中心来打造核心区。

她和她的朋友都超爱这大桌,以及深蓝色的墙面,挂有英国艺术家 Simon Birch 作品的开放空间。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图片来自于居家志

这不仅仅是张餐桌,也是她的办公之地。

忙着自己工作的同时,还能时不时顾及在不远处玩耍的孩子~

更不用说这8-12人位的大桌,完美接待一群好友聚会的能力。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图片来自于居家志

仅靠一张大桌就完美连接了厨房和客厅距离略长的问题。

想象一下朋友们来时的场景:沙发坐着三两促膝长谈,大桌上又围绕着三四个摆弄花艺和点心,剩下的则在吧台给厨房里忙碌的主人打下手……完美!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图片来自于居家志

厨房做成开放式,也是融入核心区位置的一种方式。不用太大,U型并且能够三人同时转身即可。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图片来自于居家志

可以说CHLOE CHEN在香港三面透光的房子真算得上是豪宅了。并不是说装修要多么奢侈才配得上豪宅二字。

用设计师的家具,灯饰和挂画提升屋内的质感,注重公共空间的自在,开阔。这些时髦的小主意也配得上豪宅和美好两个词。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图片来自于居家志

就像她自己说的那样:

1. 不要怕在墙面使用色彩,除了白牆外,多用一两种颜色为局部墙面点缀,就能增加家中温暖、带出特色。

2. 就像女生投资一两个名品包包 、鞋款一样道理,居家空间也是如此,多留预算在经典设计款家具,像是沙发、灯具等,一两样单品就能为家中质感升级。

3. 公共空间很重要,大大影响家中舒适度和情感交流。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到下方留言区,和太太说说:

你家的核心区域满意吗?

新晋夫妇小剧场

生活情趣 ✖ 爱情哲思

说起先生和太太周五的娱乐,就是看《跑男》。不得不说,这一季又有趣回来了~

太太:不喜欢跑男纯比赛,喜欢看他们撕。你呢?

先生:我啊,喜欢你!

太太:……

(土味情话,谁比得上先生)

别人的家早就没有客厅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