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总是带有乡愁的标签

乡村旅游是以农村为主体,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乡村聚落等为主要吸引物,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餐饮和购物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

近年来,依托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我区乡村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相继获得“浙江省双十佳旅游模式”、“浙江省‘最具活力’旅游节庆活动品牌”、“浙江省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服务名牌产品”、“浙江省旅游发展创新奖”等诸多荣誉。田埂、农家、蓝天、炊烟、自然迷人的景色、古朴的民风……构成了一道道宁静恬然的乡村美景,让更多注重生活品质的人情有独钟。

乡村旅游总是带有乡愁的标签

成绩的背后,我们也会发现不少地方仍然需要加快规划布局、完善服务设施、健全经营运营机制、精心包装打造主题旅游产品,在提档升级和品牌建设方面下力气。必须更新发展观念,让“乡愁”成为乡村旅游的品牌标识。

乡村旅游总是带有乡愁的标签

“乡愁”是铭记历史的精神坐标,是构建区域特色的文化符号,是老百姓小康家园的心灵慰藉,是乡村旅游最重要的文化体验。没有文化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如果在发展过程中千人一面、大同小异,把一些历史传承下来的有人文特色的、田园风光式的东西破坏掉了,乡村旅游就无法更好地体现当地历史、文化和乡村文明,难让游客在内心产生深刻共鸣。

乡村旅游总是带有乡愁的标签

发展乡村旅游,我们应传承文化,发展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城镇。应始终坚持让“乡愁”带着社会、文化因素融入规划的“底线”,尤其是在休闲乡村产品开发和主题小镇建设中,保护好这份珍贵的记忆。应尽量体现特色,保持原生态,“慎砍树、不填湖、少拆房”,让“见山、见水、见人、见物”成为乡村发展旅游的最重要基础,让“文化符号”成为资源整合的统领,使生态文明、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结伴而行。

乡村旅游总是带有乡愁的标签

“乡愁”是忧伤的,也是温暖的;是怀旧的,也是美丽的。期待发展乡村旅游,使越来越多的地方贴上“美丽乡愁”标签,留给广大游客一个心灵栖息的独特魅力家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