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能實現資產數位化?至少要十年

區塊鏈能實現資產數字化?至少要十年

數字貨幣可以說是到目前為止區塊鏈最成功的一個應用。

但是截止上週,數字貨幣的鼻祖比特幣,已從去年12月份的近2萬美金跌至6千多美金。據某行情網站數據分析,2018年,比特幣新買家數量急劇下滑,今年以來比特幣市值已經縮水近50%。

其他類似以太坊的ETH、萊特幣等數字貨幣也均出現大幅下挫。

經歷多輪過山車之後,幣圈人的“造富神話”,在區塊鏈這場生死時速的發展中似乎逐漸淡出。

而當人們對所謂“幣圈大佬”的“傳銷套路”已經免疫的時候,唯一能喚醒區塊鏈“信仰者”的便是讓他們清晰地看到區塊鏈的後半場。

所以,區塊鏈,或者更精確地說,數字貨幣的下一階段到底是什麼?

“數字貨幣的下一階段必定是數字化資產”。區塊鏈技術的未來會和互聯網一樣,成為各個社會成員體系的標配,比如政府、企業甚至是家庭。

1一切資產都可以數字化

簡單來說,數字化資產能理解為資產的數字化。

何謂資產的數字化?從定義而言,應當是以密碼學為基礎,通過分佈式的共識系統來實現實物資產的電子化,並促成電子資產的安全、快捷、方便的流通。

區塊鏈能實現資產數字化?至少要十年

而要讓資產上鍊,貝殼手錶CCT認為需經過三個步驟:

►第一步,將實物資產映射到互聯網上。目前這一步已經通過哈希散列和時間戳技術實現了,保證了數字資產的記錄唯一性。

►第二步,數字資產的互聯互通。而這一步比特幣無法實現,因為它只是一個單私產、單貨幣的體系,若涉及到多貨幣,其流轉都在區塊鏈中進行,那麼交易流通的成本透明性則會非常強。

►第三步,智能化。資產被賦予可編程性,同時利用區塊鏈去中心化和分佈式技術,使得生活中的眾多應用場景不需要第三方服務技術便可以解決。

相比於數字貨幣,數字化資產是一個外延更大,包容性更強的概念。它包括數字貨幣、數字貨幣交易所、區塊鏈公鏈、Dapp甚至是某個用戶在區塊鏈世界留下的隻言片語。

未來,一切資產都可以數字化、Token化,隨著計算機算力的提升、公鏈的完善和數據的逐步打通開放,每個人都將成為區塊鏈生態體系的參與者、貢獻者、獲利者。數字貨幣將成為承載這一切進行價值轉移的直接體現。”

區塊鏈能實現資產數字化?至少要十年

2數字化之路,正在佈局中

數字化資產(Digital Asset)的出現是過去十年互聯網大數據積累的必然結果,但是總體來說現在還處在一個摸索、走向成熟的階段。

“目前,積極做數字化資產佈局的,無外乎兩種形式:底層技術和應用,”

底層技術即主鏈,類似古典互聯網中的Andorid或者IOS,為後續整個Token生態提供技術上的支持。

其中以比特幣、以太坊、EOS等為代表。但底層技術目前正面臨著交易響應速度跟不上的困境。

“為了解決底層技術上的缺陷,EOS才想著要做以太坊的升級版,從響應速度上提升體驗。”

應用即區塊鏈的落地場景,類似古典互聯網中基於Andorid或者IOS系統上的APP,一個能夠服務到終端人群的應用。

“目前Token領域,大部分都屬於應用類項目,如Social Lending Token的項目,就是想打造一個基於區塊鏈的金融借貸生態體系,”。

在這個生態周圍,需要產生連接關係的包括數字資產交易所、穩定幣、使用者、貸後管理服務商、風控管理服務商、信用評級服務商、信用數據服務商、區塊鏈流量平臺、個人投資者和機構投資者等等。”

而顯然,數字化資產生態體系裡的眾多參與者,其區塊鏈化程度也是參差不齊,全面數字化資產之路,任重而道遠。

區塊鏈能實現資產數字化?至少要十年

3資產的數字化,十年不算晚

數字化資產時代的最終實現,將仰仗於全球服務提供平臺的區塊鏈化。

在張玉猛看來,實現數字化資產時代,離不開下面幾個條件:

►計算機芯片技術的升級和超級服務器

區塊鏈的本質是加密然後分佈式儲存,其瓶頸也正是響應速度問題,如果計算機算力得以提升,將直接提升大眾對於區塊鏈的體驗。

►數據共享

目前各個平臺各自為陣,都是基本不產生聯繫的數據孤島。在佈局區塊鏈,實現對數據所有權的確權後,按照數據的貢獻係數換取Token將成為未來趨勢。

►公眾認知

當下區塊鏈在全球範圍內還是一個相對小眾、陌生的領域。真正的數字化資產時代,一定是公眾將其作為日常生活方式的時代。

但就目前來看,行業迫切要解決的問題,並不是以上三個條件,反而是安全問題。

今年3月份,以太坊生態缺陷,導致的億級數字資產盜竊事件;在主流的共識機制(POW、POS、DPOS)當中,出現被攻擊的現象;數字資產錢包的設計缺陷和惡意代碼,甚至因手機丟失而跟著損失數字資產……

“安全問題是一個行業發展起來必須經歷的階段,目前區塊鏈的用戶不到1%,如果參考互聯網的用戶滲透率,1%大約對應互聯網94—95年的水平,僅就當前用戶數和基礎設施完善的情況來看,區塊鏈依舊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

“按照互聯網發展的定律,若能在十年之後實現全面的資產數字化,或許並不算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