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遊戲是精神病?

我們愛打遊戲的人,一夜之間都變成了
精神病

都是因為這則新聞:

玩遊戲是精神病?

新聞簡單來說:

世界衛生

組織 WHO 昨天發佈了 ICD-11(《國際疾病分類》),把“遊戲成癮”列入了精神疾病。


看到這條新聞的第一反應是:WQNMD……&)%&……*%

我們用了十幾年時間為遊戲去妖魔化,甚至將電競送進了奧運會項目。

看看現如今電競比賽的熱火程度:

玩遊戲是精神病?

玩遊戲是精神病?

玩遊戲是精神病?

現在一個文件下來,電子遊戲又要變為洪水猛獸?

回到遊戲本身。

遊戲成癮到底有沒有問題

,但不應該僅僅針對遊戲。

任何事物成癮都是有問題的。

我們來看 ICD-11 中關於遊戲成癮的描述:

玩遊戲是精神病?

你會發現,把描述中的“遊戲”替換成任何東西,都能成立。

那為什麼要特別提出“遊戲”呢?

原因也很簡單:

一款遊戲在設計時,每一個細節、每一個操作是朝著讓人沉迷的方向去做的。

必然會導致一大批用戶沉溺其中,事實也的確如此

玩遊戲是精神病?

所以 ICD-11 把這個真實而廣泛存在的問題列入其中,似乎也是合理的。

道理我都懂,但菌菇害怕的是 WHO 權威蓋章認證後,它會被有心人利用。

玩遊戲是精神病?

被一些可怕的家長拿來用作綁架孩子的武器

楊永信之流

當做非法牟利的理論背書。

慘痛的後果,我們早就見識過了。

玩遊戲是精神病?

遊戲,作為第九藝術,它和電影、文學、音樂等藝術形式相比並沒有高下之分。

有高下的是具體的作品。

電影裡,有《肖申克的救贖》這種滌盪心靈的經典,也有《逐夢演藝圈》這種不明所以的爛片。

玩遊戲是精神病?

文學裡,有《平凡的世界》平實而厚重的刻畫,也有《都市極品xx》這種沒有營養的爽文。

玩遊戲是精神病?

遊戲更是如此,《GTA》教我們為人要堅韌有擔當,《CS》教我們團結協作,《英雄聯盟》教我們全局思考,《絕地求生:大逃殺》教我們要處處謹慎。

玩遊戲是精神病?

可有些人只能從中看到色情、暴力和沉迷。

大禹幾千年前治水就悟出來的“堵不如疏”,真的很難懂嗎?

玩遊戲是精神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