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馮昭奎:日本「開拓亞歐」的新捷徑

點擊上方“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可訂閱哦!

馮昭奎:日本“開拓亞歐”的新捷徑

最近,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正在把參與“一帶一路”的積極態度轉化為實際行動,日本領導人也有一些積極的表態。顯然,日方以適當方式參與共建“一帶一路”將為中日經濟合作開闢新的空間,創造新的增長點。促進中日兩國企業在第三方市場開展合作,既有利於第三方經濟發展,也有利於拓展兩國經貿合作。

日本參與“一帶一路”,表面上是日本領導人的積極表態,真正在背後起作用的卻是歷史的規律。這就是從“脫亞入歐”到“返亞留歐”。

150年前日本實行“明治維新”,“脫亞入歐”,是因為亞洲明顯地落後了,所以要“入歐”去追趕歐洲的產業革命與科技革命(其結果是日本在科技上抓住了機遇,在政治上卻走錯了路)。如今亞洲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在世界經濟全球化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而參與“一帶一路”意味著日本正在日益“想明白”應該回到亞洲來,與中國等國共同推動亞洲繁榮與發展的進程。

另一方面,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歐、中俄、中亞國際集裝箱運輸形成班列規模化運輸,2015年以來中歐班列往返線路月均一百多列,參與的日本企業越來越多。日本通運公司已經開始利用中歐班列提供日本和歐洲之間的聯運服務,將大大縮短貨物從日本送達歐洲所需的時間。這意味著“一帶一路”也使日本與歐洲聯繫之路更加便捷、順暢。

中日兩國的發展都得益於自由貿易,也都主張自由貿易。當前世界正面臨一股“反全球化”“反自由貿易”的逆流,日本參與“一帶一路”,正是落實中日雙方維護多邊自由貿易體系、反對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共同主張的具體行動。參與“一帶一路”十分有利於日本進一步開拓亞歐市場。

有日本學者認為,日本經濟問題的癥結在於“一些重要技術領域做得很成功,但市場卻未能真正做起來”。顯然,將日本在節能環保、災害管理、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高科技等方面的先進技術和經驗拿出來與“一帶一路”沿途國家分享,日本自然也能取得“開拓市場的成功”。參與“一帶一路”正是日本實現技術和市場“雙成功”的一個機遇。

當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要大力建設基礎設施,有日本企業家稱,“中國將鋪設最初的道路和鐵路,日本企業將利用它們進入中國建設該基礎設施的市場。”應該說為“一帶一路”做貢獻不分先後,日本企業在建設高質量基礎設施方面擁有豐富經驗,與中國等國共同推進“一帶一路”基礎設施建設,可望為日本企業帶來豐富的商機。與此同時,我們不僅需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建設“物質的”基礎設施,也要為建設“精神的”基礎設施---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培養工業化和信息化的技能和管理人才而貢獻力量。

總之,“一帶一路”的持續發展,可望改變數百年來“先進的歐洲與落後的亞洲”互相隔閡的舊歷史局面,創造“先進的歐洲與先進的亞洲”互相交融的新歷史境界。日本的某些政治家應跳出短期的狹隘的地緣政治考量和疑慮,放眼長遠,胸懷大局,珍視和抓住“一帶一路”這個促進亞歐大陸自由貿易和繁榮發展的歷史性機遇。

「日本研究」冯昭奎:日本“开拓亚欧”的新捷径
「日本研究」冯昭奎:日本“开拓亚欧”的新捷径
「日本研究」冯昭奎:日本“开拓亚欧”的新捷径「日本研究」冯昭奎:日本“开拓亚欧”的新捷径
「日本研究」冯昭奎:日本“开拓亚欧”的新捷径「日本研究」冯昭奎:日本“开拓亚欧”的新捷径
「日本研究」冯昭奎:日本“开拓亚欧”的新捷径

數字經濟智庫

「日本研究」冯昭奎:日本“开拓亚欧”的新捷径
「日本研究」冯昭奎:日本“开拓亚欧”的新捷径「日本研究」冯昭奎:日本“开拓亚欧”的新捷径

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

為了更好的服務數字中國建設,服務“一帶一路”建設,加強數字經濟建設過程中的理論交流、實踐交流。來自中國數字經濟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領域的專家學者們成立了數字經濟智庫,為數字中國的建設添磚加瓦。商務部原副部長魏建國擔任名譽院長,知名青年學者黃日涵、儲殷等領銜。政治學與國際關係論壇是數字經濟智庫旗下的專門平臺。

「日本研究」冯昭奎:日本“开拓亚欧”的新捷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