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座談會現場

此次活動主要是為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響應省委宣傳部、省檔案局聯合舉辦的“檔案見證改革開放”,江蘇最美家庭檔案徵集評選活動,廣泛徵集民間珍貴檔案資料,在互聯網新時代進一步擴大“吳江通”影響力。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參會人員合影

《吳江南厙古村落開發保護建議》是區檔案局、方誌辦經過調查開展的文化挖掘,共涉及到設立東太湖(吳江)抗戰紀念館、設立“我送親人過大江”巨型雕塑、設立太湖神廟,內置“三碑”、打造水鄉記憶平臺、恢復建設“簡村巡檢司”、設立真可(達觀)塑像、開設“六品泉”茶館、籌建太湖歷史文化陳列館、恢復傳承老地名、編纂《南厙村志》等十項內容。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局長沈衛新致歡迎詞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副局長陳永康主持座談會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副主任科員王林弟介紹《吳江通》情況

會上,現場舉行了檔案資料捐贈儀式。原中共吳江縣委黨校校長、江蘇省小城鎮研究會理事徐大偉向檔案館捐贈了小城鎮和社會工程等學術研究資料以及來往書信、個人照片等;收藏家龐昌榮向檔案館捐贈了民國時期的地圖、房產交易契約、民國老報紙等;吳江文聯原主席俞前向檔案館捐贈了其父俞駿個人榮譽資料;吳江戲曲家協會主席、吳越戲劇院長沈紅英向檔案館捐贈了戲曲演出影像資料;區作家協會副主席沈榮慶向檔案館捐贈了吳江文學作品。現場共徵集到各類珍貴檔案2000多件。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檔案局副局長範紅明接收徐大偉先生(右)捐贈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檔案局副局長範紅明接收龐昌榮先生(右)捐贈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檔案局副局長範紅明接收俞前先生(右)捐贈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檔案局副局長範紅明接收沈榮慶先生(右)捐贈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檔案局副局長範紅明接收沈榮慶先生(右)捐贈

部分捐贈物品照片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全國農村人才研究學術討論會代表合影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全國第三次人才研究機構聯絡會暨中國人才研究會87年年會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徐大偉和費孝通合影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徐大偉在和費孝通交談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參加費孝通教授學術研究60週年照片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錢學森寫給徐大偉的信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陳煥友題詞照片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社會工程師題字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孽海花》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房屋交易契約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民國票證

會上,《(弘治)吳江志》(點校本)首發。《吳江志》明弘治年間莫旦編纂,是吳江現存最早的一部縣誌。該志價值頗高,通過此書,吳江的文化古蹟、人物畫像、詩文作品等大量史料信息得以保存下來。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弘治)吳江志》

會上,捐贈代表和讀者代表紛紛發言: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主任胥錦榮:談到檔案局近年來所做的工作刷新了他對檔案工作、檔案人的固有認知。他覺得檔案局“冷部門”作出了“熱事情”,在服務社會上作出了很多事情。前年帶小學生到檔案館參觀展覽,反響很好。去年又參與知青徵文,收錄進《難忘的歲月》一書。他對近年來吳江檔案工作給予充分肯定。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區教育局原黨委書記俞弘聲:認為檔案館藏60多萬卷(件),非常不容易。檔案局的工作不僅保管、收集,現在也在主動挖掘。參與知青徵文,感謝能把這段歷史記錄下來。南厙村的建議很好,敢為人先,把太湖歷史記錄下來。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原中共吳江縣委黨校校長、江蘇省小城鎮研究會理事徐大偉:能參加這個座談會,感到特別高興、興奮。聽了檔案局的介紹,感到檔案局把靜的工作變成動態的,把“死檔案”變成活知識,把歷史的引入現代,為“兩個百年”“中國夢”服務。檔案工作促進了我的研究,在小城鎮研究中遇到的問題在檔案館找到了答案。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吳江文聯原主席俞前:與檔案事業很有感情,與檔案局合作編寫了幾本書。談到檔案見證改革開放,人生經歷了四十年變化,在人事局見證了人才市場的變化,在文聯見證了文化成果的變化。2008年之後注意拍攝照片,記錄參加的活動。之前已將個人著作和藏書保存在檔案館,保存安全,利用也方便。希望老年人寫回憶錄,每個人都有值得珍藏的記憶,個人回憶錄可以更豐滿;同時,回憶錄對家庭、對小孩瞭解家庭也是很好的。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吳江日報》文學副刊主編、區作家協會副主席沈榮慶:檔案從束之高閣到服務於民,原來都接觸不到,現在查結婚證、獨生子女證很方便。檔案從被動保存到主動挖掘,保存的實物和電子檔案,檔案珍藏功能釋放出來,自加壓力,造福吳江人民。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區紀委區監委第一紀檢監察組組長陳林弟:近年來檔案局在為中心工作服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年初看到了檔案局提交區委、區政府的開弦弓村發展建議報告,現在又看到南厙村建議報告,非常值得肯定。祝願吳江檔案方誌人在服務大局中發揮更大作用。

國際檔案日來臨,檔案局邀請熱心人又做了什麼大事?

徵稿啟事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