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定要讓你們幸福

我一定要讓你們幸福

*******************

六十年代初,我們的國家和人民,終於熬過了三年困難時期。在京郊昌平南部的平原上,一個名為百善鄉的地方,尚玉傑,誕生了。

在那個缺衣少食的年代,陪伴孩子們成長的,都是一些自制的簡單玩具,如跳繩、鐵環、皮筋槍、火柴槍等。如果要問,有沒有一點現代化的東西?那就是廣播。當然,除廣播之外,還有收音機、縫紉機、自行車、手錶等。但是,只有極少數家庭,為了結婚,攢錢多年後,才能買到其中的一部分。由於非常渴望,又得不到,有些家長,便在孩子的手腕上,畫上一隻手錶。結果,招惹得孩子們特別高興,頻頻示人,好幾天,都捨不得洗掉。而那些省吃儉用,積攢了好幾年錢,買到真手錶的大人,又何嘗不是高高地挽起袖子,深怕別人看不見呢!


六十年代末,小玉傑,已經變成了學齡前兒童。當時,在幼小的心裡,他,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尤其是廣播盒,明明聽見裡面有人說唱;可是,打開一看,卻只有紙個啵和鐵。小玉傑百思不得其解。


上小學後,尚玉傑最喜歡的,就是自然課。有時,他提出的問題,就連自然課老師,也回答不上來。


後來,上了初中,由於成績優秀,尚玉傑,不僅當上了物理課代表,還當上了化學課代表。早先,化學課代表,是另一男生。後來,在各種化學考試中,玉傑的成績,總是排在那個男生之上。結果,那個男生,覺得特別沒面子。於是,他找到老師,說什麼也不願繼續擔任化學課代表了。老師沒有辦法,只好讓玉傑兼任。


高中畢業後,尚玉傑順利考上了市區的一所理工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家鄉的一個手錶廠。剛開始,他特別高興,終於可以帶上自己生產的手錶了。那個時候,手錶,是緊俏貨,只能憑票購買。因此,為了買到手錶,巴結他的人,特別多。


後來,尚玉傑成了廠子裡的骨幹工程師。上級讓他當領導,參與管理;他拒絕了。因為,他只喜歡技術。自從來到廠子,追求玉傑的姑娘,一直絡繹不絕;但是,他只知埋頭研究,無暇顧及。


時間在不知不覺中悄悄溜走,尚玉傑的頭髮裡,已經出現了幾根白髮;臉上,也出現了幾道皺紋。快三十了,還沒有結婚。他不著急,父母著急。有一天,村子裡的一個媒婆,找到了尚玉傑的母親。她給玉傑,介紹了一個老實本分的村姑。後來,尚玉傑結婚了,生了一個兒子。


一轉眼,就到了改革開放的年代。尚玉傑做夢也沒有想到,他們廠生產的手錶,不太好賣了。最困難的時候,廠子裡的工人,只能發出一半的工資。為了迎合市場,產品,必須豐富。於是,廠領導決定,除了保留部分機械錶的生產外,大量增加電子錶、石英錶的生產。於是,尚玉傑,被派往廣州。


在廣州,尚玉傑大開眼界。各種各樣的計時器,琳琅滿目,讓很少外出的他,目不暇接。為了廠子裡好幾百號人的生存出路,他非常仔細地熟悉各種新產品,非常認真地學習各種新技術。


在先進產品的生產車間,他接觸到了一個技術人員——鄧一珍。她,三十多歲,大約一米六五,身材瘦削,大眼長臉。儘管不施粉黛,卻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美。在後來的接觸中,尚玉傑發現,這個姑娘,像自己一樣,從小就特別喜歡物理,特別喜歡擺弄各種機器。由於語文和英語成績一般,高中畢業時,她只是考上了一箇中專。由於不善交際,她一直沒有找到自己喜歡的人。在進一步的交流中,尚玉傑又發現,這個姑娘,不僅愛好,跟自己一樣;而且,性格和長相,也像自己。她,簡直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真是活見鬼!相距數千裡,還藏著一對相差十多歲的龍鳳胎。那段時間,他發現,他和鄧一珍,總有聊不完的話題。


後來,這兩個人,不僅在工作中、學習中,形影不離;就是在生活中,也常常不約而同地碰到一起。


不知道怎麼回事?儘管比自己大出了十多歲,鄧一珍的心裡,卻總是感覺不到年齡的差別。尚玉傑的一切,她都喜歡。好像,命運中,這個人,就是為她定製的。好像,冥冥中,她一直在等著他。


在內心深處,尚玉傑也覺得非常奇怪。本來,他只喜歡物理化學;對女人,只有一些本能的感覺。但是,自從碰到了鄧一珍,他發現,他對女人的印象,全部被顛覆了。那段時間,在夢中,他經常和鄧一珍呆在一起;而且,感覺非常幸福。可是,天一亮,想起自己的農村媳婦,想起自己的兒子,他就涼了半截。於是,他默默祈禱:趕緊完成學習,趕緊離開一珍,趕緊回到北京的廠子裡。


三個月的學習就要結束了。尚玉傑第一次發現,在這個世界上,竟然還有女人,是那樣地,讓他牽腸掛肚;內心裡,竟然還有一份情感,是那樣地,讓他覺得美好。可是,現實就是現實。他不能拋妻棄子,他不能害了一珍。


離別的前一天下午,一珍來到了他的單身宿舍。本來,他們準備,一起吃完飯之後,天一黑,就分手。可是,不知道從哪裡飛來了一股魔力?讓他們,難捨難分。那天夜裡,身不由己,他們,把自己,交給了對方。尚玉傑,體驗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幸福和美好。


第二天清晨,在站臺上,由廣州發往北京的火車,已經關上了車門。車窗裡伸出的揮手,再也擦不掉——洶湧澎湃的淚水。汽笛的一聲長鳴,即將使他們兩個人,相隔千萬裡的路程。


回到北京後,廠子裡的人發現,尚玉傑,好像變了一個人。他不再廢寢忘食,鑽研新技術;也不再加班加點,檢驗某種新元件。有時,他幹著、幹著活,突然,就開始發呆。隨後,還喃喃自語:“要是有她幫助,這個問題,早就解決了。”這些話,讓他的同事們,聽得摸不著頭腦。在家裡,媳婦也發現,他變了。每週一次的例行公事,常常丟三落四。


後來,改革開放的大潮,一浪高過一浪。許許多多的工廠,紛紛倒閉。尚玉傑的廠子,也倒閉了。五十多歲的他,提前退休了。


離開廣州八年後,一個春天的早上,尚玉傑在昌平的一個公園裡溜達。忽然,他發現,一個六、七歲的小男孩,站在路邊,目不轉睛地看著他。他本來就喜歡小孩,於是,開始關注這個孩子。太奇怪了!這個孩子,怎麼那麼地像自己兒子的小時候。不!不!不!自己的兒子,已經二十五歲了,快要結婚了。正在尚玉傑發愣的時候,小男孩轉身就跑。尚玉傑趕緊追了過去。


在一片假山包圍的竹林中,小男孩撲到了一箇中年女人的懷裡。尚玉傑一眼就認出來了,她,是鄧一珍。當鄧一珍抬起頭來時,尚玉傑看見了——一張流滿淚水的臉。那張臉,已經不再蘊含著自然的美;而是佈滿皺紋,刻下了一道道生活的傷痕。她,已經老了。原來,她帶著孩子,從廣州來到北京,已經一週了。


尚玉傑什麼都明白了。他一隻手抱起了自己的小兒子,親了又親;一隻手摟住了鄧一珍,淚流滿面。


鄧一珍哽咽著說:“我實在是沒有別的辦法,才來找你的。沒有父親的證明,孩子的戶口,一直上不上。馬上,他就要上學了。”尚玉傑也哽咽著說:“一珍,實在對不起!我真的不知道,我們,還有一個如此可愛的孩子。這些年,讓你受苦了。我先送你們到賓館。等辦完手續,咱們一家人,就回廣州。我,一定要讓你們幸福。”


後來,尚玉傑跟原配離了婚。他把北京城裡和鄉里的房產,都留給了原配和大兒子。然後,帶著大半輩子的積蓄,跟一珍和小兒子一起,回到了廣州。


後來聽說,在廣州,尚玉傑找到了新工作;再後來,又聽說,尚玉傑,成立了公司,當起了老闆。

我一定要讓你們幸福

我一定要讓你們幸福

我一定要讓你們幸福

我一定要讓你們幸福

我一定要讓你們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