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你那只是買了「光碟」,還談不上學畫畫2

不好意思,你那只是買了“光碟”,還談不上學畫畫2

知識付費這兩年炒得很火,越來越多的小夥伴也開始接受通過付費來學習知識。

我自己也訂閱了很多,比如:樊登的、得到的、喜馬拉雅的都有。從去年年初開始,也開始自己做付費訓練營,教彩鉛,總共做了16期,收了1500多位學員,每期都爆滿。今天這篇文章就是想說說“付費學習”這件事。

因為,我要實在忍不住想吐槽.....

不好意思,你那只是買了“光碟”,還談不上學畫畫2

本文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吐槽,表達一些自己的觀點,說別的課程不好,肯定會被噴,沒事,既然我們不能相愛,那隻能相忘於江湖了。

第二部分是自誇,說說我想怎麼去做知識付款,好在哪裡,就當是吹牛吧!

吐槽

不好意思,你那只是買了“光碟”,還談不上學畫畫2

1. 買了課程就供著

買了就不管了,一直供著,我也不清楚為什麼要買,可能是一種心理暗示“我要學習,這個課程很棒,我是一個上進的人,把它買了”,就跟減肥一樣。

2. 光聽課不記錄

聽課時覺得講得真好、講得真對,過一個星期全忘,不做筆記,沒有複習,更不會去續研究。

3. 只聽課不練習耍流氓

像學畫畫,這種能力類或者技能類的培訓,不去練習等於沒學習,老師講得再好也是白搭。

所以,每次有人報名“零基礎繪畫訓練營”,我問得最多就是“每天有沒有1小時去練習?沒有,就不要報名!”。我的觀點是“一群人走的更遠”,如果訓練營裡,只聽課不練習的流氓太多,會讓整個大部隊積極性降低,因此,卡卡西傲慢的拒絕過很多人!!

不好意思,你那只是買了“光碟”,還談不上學畫畫2

1.什麼妖精都敢出來上課

互聯網為我們提供了方便,同時也變得內容過剩,魚龍混雜,什麼人都敢自稱“畫家”,自稱“專家”,出來給人上課。

能低調點嗎?

2.講學生需要的才是好老師

很多老師,畫得挺好,但是,內容是給人學習的,不是給人欣賞的。不太適合初學者或者練習不到點上的作品都是無用的。

3.賣光碟的

以下情況,均以畫畫課為例

情況一:只是賣視頻

賣視頻是沒有邊界成本的,買給100人和買個給10000個人是沒有區別的,不會增加成本的。

尤其的教畫畫的,只賣視頻,沒有任何指導的,那不等於自學嗎?有老師指導,才能少走彎路,事半功倍。但是,老師的時間是有限的,那些沒有上限的畫畫課,都不是良心產品,只是賣了一張光碟給你,對於技能類的培訓還談不上教。

情況二:1對1指導的真像

不要被“1對1指導”這個詞給忽弄了!

可以向老師提問?那麼,請問初學者能提出幾個有質量的問題來呢?

我認為咱們學畫畫,佈置一個有針對的性的作業去練習,然後從畫畫的過程中,老師主動的去指導你,這種“反過來”的方式,會更加解決初學者的問題。

情況三:數據的誘惑

有的課程,號稱有“10幾個章節,上百課時”,平均下來感覺好像很划算。

但是,實際上呢?

要麼是,一節課拆成很多段,小節變章節,比如:畫材上一節、握筆上一節....

要麼是,給一堆作品的視頻教程。事實是一個作品全程錄製下來大約3-5小時,給20個作品,那麼課時就上百了,數據就漂亮了,但是,這個最多算是課後練習資料,不是上課。

情況四:單純的學畫一些作品

比如把課程分成:人物肖像課、花卉課、動物課、風景課。課程的大綱也是差不多以器官來分,先教一下眼睛怎麼畫,接著教鼻子,最後教整個人像,從基礎到精通一次搞定。

教畫畫,實際上教的是:感知能力 、眼手協調能力 、基礎手繪能力 、藝術表現能力,有了這些能力,那麼無論用什麼畫材,都會很快就上手。

PS:這個話題,我專門寫過一篇文章《 》,必須要去閱讀一下哦!

4.能不能激勵學生開始行動,是衡量課程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

這個是最難的,也是我在評價自己課程一個很重要的指標。

訓練營每期100人,有多少人聽課,有多少人去練習了,卡卡西都會去統計,積極的有獎勵。

還會搞一些群內活動,一些競爭類遊戲,有競爭就會有凝聚力、有互動、有積極性。咱們去回味一下讀書時期的運動會,是不是競爭能激勵所有人更拼呀!

自誇

今天文章的邏輯的就是吐槽別人,標榜自己,然後接受被噴。

發現不足,研究不足,就是為了改進自己。

以上吐槽的問題,愛蜜都解決了!

解決方案如下:



畫畫是件美好的事情,

讓時間過得很舒服,

就算是揮霍了也不心慌。

什麼時候拿起畫筆都不晚,

一起追求“詩和遠方”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