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名家系列講解之張僧繇(yóu)

繪畫名家系列講解之張僧繇(yóu)

畫龍眼睛圖

張僧繇(yóu)

生卒年不詳,梁武帝(蕭衍)時期的名畫家,今江蘇蘇州人,也有說是今浙江湖州人。

為梁武帝時期武陵王國侍郎、直秘閣知畫事,歷任右軍將軍、吳興太守。

張僧繇是南朝梁時代時繪畫成就最大的人,生平勤奮,手不釋筆,不曾厭怠。

在色彩上,吸取了外來影響。他與顧愷之、陸探微以及唐代的吳道子並稱為“畫家四祖”。

他擅寫真,作人物故事畫及宗教畫,亦善畫龍、鷹、花卉、山水等。梁武帝好佛,自成樣式,

被稱為“張家樣”,為雕塑者所楷模。張僧繇擅長描寫人物面貌,

梁武帝因為思念出外擔任各州的諸皇子們,

便命令張僧繇為各個皇子們畫人物像,畫得維妙維肖,見圖如見其人。

張僧繇吸收了天竺(古印度) 等外來藝術之長處,在中國畫中首先採用凹凸暈染法,

畫出的人物像和佛像傳神逼真。

張僧繇的作品有《二十八宿神形圖》、《梠武帝像》、《漢武射蛟圖》、

《行道天王圖》、《清溪宮氠怪圖》、《摩納仙人圖》、《醉僧圖》等,

分別著錄於《宣和畫譜》、《歷代名畫記》、《貞觀公私畫史》。

已無真跡流傳,僅有唐代梁令瓚臨摹他的《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

還流傳在世(現藏於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繪畫名家系列講解之張僧繇(yóu)

《五星二十八宿神形圖卷》

關注古今藝事,品藝術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