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苦難是民族崛起之財;

生存是成就輝煌之道;

教育是科技創新之源 .

寒意襲人的十二月上旬, “時代浙商”一行十五人的企業家考察團奔赴以色列,開始了為期一週的創新創業掘知之旅。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晨曦中的以色列特拉維夫

在飛行了十幾個小時後,抵達以色列特拉維夫的本-古裡安機場時已經是當地的中午時分。

不過,走出機艙前往邊檢的走廊上,本人隔著玻璃多拍了兩張機場停機坪的照片時,機場保安立即上來檢查護照並盤問,依稀感覺了些緊張的氣氛。

邁出機場,太陽當空,一片暖意。腳下這片土地,是古代猶太人的聚集地,當時稱為“迦南”。猶太人被古巴比倫人驅趕到尼羅河流域,後來在摩西帶領下出埃及重返故地後,由大衛及所羅門創建了輝煌的猶太古國。不幸的是之後又被亞敘,希臘亞歷山大,波斯,羅馬十字軍,奧斯曼輪番蹂躪,流離顛簸三千年,無法再返回故土。1948年,猶太人在這裡建立了屬於自己民族的國家,但又與周邊的阿拉伯國家開始了糾纏不清的對抗與衝突。七十年來,以色列經過數次戰爭中崛起,進入發達國家的行列。

我們來到以色列,就是試圖探索猶太民族崛起之謎,掘知它國創新之舉,汲取科技強國之鑰,以開拓本企業變軌超車,轉型升級的新思維,同時藉機尋找好的投資項目與機會。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特拉維夫街景

(一)

要了解以色列,首先需要了解猶太民族。

當天下午,我們來到了特拉維夫的雅法老城。雖然特拉維夫是座現代化的城市,卻是由遷徙到這裡的猶太人以雅法老城為中心逐漸打造而成。

雅法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港口之一,當年大衛王建造宏偉的第一聖殿時,從海外運來的木材就是從這裡運上岸,然後運往耶路撒冷的。穿過雅法老城帶有濃郁阿拉伯裝飾風格的寬窄巷子,登上老城最高的小山坡時,已是黃昏。晚霞給雅法鐘樓抹上一道道絢麗的色彩,鐘樓廣場上的十二星座噴泉永遠不知疲倦地噴湧,彷彿訴說著人間滄桑的千年輪迴。在大理石雕築的“信仰之門”前,聽導遊講解猶太教聖經裡最早的關於猶太祖先亞伯拉罕的故事,是非常期待的時刻。不遠處的聖彼得大教堂塔樓依舊矗立在老城中央,數百年來,它一直是前來朝聖的猶太教徒們心中燈塔。我們的以色列探索之旅,從雅法老城開始,與那些數百年前經歷驚濤駭浪來到這塊“應許之地”,恰好一致。不過,相對於老城,我更喜歡是凱撒利亞古海港。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鐘樓廣場上的十二星座噴泉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信仰之門

公元前63年,羅馬大軍攻陷耶路撒冷,猶太血統的希律被任命以色列總督。猶太人對這位統治者還是比較認可,因為他為猶太人修復了第二聖殿。這位總督繼承了羅馬帝國的窮奢極欲與奢華糜爛,他建造了古海港,海上花園宮殿,以及浴池,跑馬場及歌劇院並以凱撒命名。端詳遺址上那些已被風蝕雨打上千年的斷垣殘壁,你還能感受到羅馬帝國最後的輝煌。海邊停泊著一艘豪華遊艇。據說這艘遊艇造價 1.35億英鎊,是俄羅斯富豪委託德國基爾造船廠所建,是當今世界上最豪華的遊艇。蘇俄帝國解散了,但帝國富豪依舊保留著古羅馬遺風。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凱撒利亞古海港

希律總督去世後,猶太人與羅馬統治者之間爆發了激烈的鬥爭,導致第二聖殿被毀,猶太人被驅逐。這一年是公元70年。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從古羅馬遺址遠眺俄羅斯富豪的遊艇

特拉維夫大學中東歷史系教授梅耶·利特維克(Prof. Meir Litvak)告訴我們,從這一年開始,猶太民族在全世界開始了二千年的流浪,無法返回故土。這種流浪生活深刻影響並改變了猶太教傳播方式。也就是說,在第二聖殿被搗毀後,猶太人從以聖殿為核心的信仰方式,包括把動物祭祀給上帝等等轉變為以禱告為核心,遵守猶太律法作為行為準則。猶太教堂成為新的祈禱場所。

在梅耶教授關於“猶太哲學與文化”的演講裡,把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在西奈山頂收到神授予的戒律,作為里程碑的事件。從此猶太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民族。教授詳細介紹了猶太教經典書籍“托拉經(TORA)”裡的內容與意義。托拉經是聖經【舊約】裡的基礎典籍,由希伯來文寫成。【舊約】裡的許多經典,也成為基督教與伊斯蘭教故事的起源。教授特別指出,猶太教對神的超自然存在的定義,也為後來的基督教與伊斯蘭教所認可。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梅耶教授把摩西帶領猶太人出埃及作為歷史的里程碑

梅耶教授拿出猶太教堂裡的馬賽克拼圖,指出了猶太教的發展吸收了希臘哲學與羅馬文化的精髓。他還講到猶太教的宗教領袖不是世襲的。被稱為拉比的教堂主持都是根據其學識與才華而確定的。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猶太教堂裡的馬賽克拼圖,吸收了希臘哲學與羅馬文化的精髓

在另一個關於“猶太民族創新之謎”的講座上,來自巴伊蘭大學(BAR-ILAN UNIVERSITY )的教授約書亞·泰特鮑姆 (Prof.Joshua Teibaum)指出猶太人重視教育,重視學習文化,首先是猶太教義的規定,是研讀聖經的必須。學習也不是因循守舊,提倡獨立思考及辯論。教授也特別指出,由於猶太人在世界各地流浪,他們需要生存。在受到異族普遍歧視的情況下,需要追求個人的卓越以維持生存。他們在商業貿易金融等方面的傑出表現,都是因為他們善於學習,需要在競爭中保持不變。他們使用共同的希伯來語,共同的商業記賬方式與律法,堅守共同行為準則與信仰。遍佈全球的猶太學者與拉比,都把學習與教育的理念灌輸到每個猶太家庭。這些都給了整個猶太民族渴望掌握自己的未來,不斷創新保持競爭不敗的源泉。教授還特別提到創新與生存安危成正比的關係

在與約書亞·泰特鮑姆教授的課外交流時,泰特鮑姆教授指著自己頭上帶的猶太帽(Kippah)告訴我們,他是個守舊猶太人。現在的守舊猶太人佔以色列猶太人總數的25%,他們還堅持著宗教教義上對飲食及生活作息的堅守。當然,他也理解世俗猶太人尤其年輕一代。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約書亞·泰特鮑姆教授頭戴猶太帽(Kippah),自稱是守舊猶太人

通過與二位教授的交流,我們初步理解了古老的猶太人為何被迫離開家園,放棄農夫職業,重視學習文化,在異國他鄉從事商業貿易金融等較高文化層次的職業,並在激烈競爭中保持強大的競爭力。團友們共同認為:以色列之所以在科創行業取得如此驕人的成果,源之猶太教裡不斷學習的教規以及對教育的高度重視,源之以色列人不因循守舊,勇於破除迷信,向權威質疑的追求精神,也來自於這個民族數千年來流離失所,飽受歧視而不屈的意志,還包括地緣安全,自我保護的迫切需求。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地中海濱

(二)

第二天,在位於特拉維夫市中心羅斯柴爾德大街上的以色列證券交易所裡,來自特拉維夫大學的大衛·茨維利考夫斯基教授給我們分享了他對以色列高科技產業的認知。在列舉了大量以色列高科技產業出口額,研發投入占人均GPD,在納斯達克上市公司比例等等令人瞠目結舌的世界領先排名數據後,教授引用了比爾.蓋茨的一句名言:“通過各種數據證明,以色列以它相對應的人口比例在技術革命上,對世界做出最卓越的貢獻”。大衛教授特別介紹了英特爾以色列公司,在美國總部不看好不支持的情況下,堅持雙核芯片處理器的研發,終於幫助英特爾總部在微處理器上取得霸主地位。教授以此案例,說明了猶太人即使在上級不同意的情況下,堅持自己的創新。在教授的演講中,還屢次提到了以色列國防軍8200部隊。正是這支神秘的技術研發部隊,幫助以色列在歷次中東戰爭中取得了輝煌勝利。許多軍事科技成果轉化民用。教授也談到國家對創新企業的扶持。在演講的結尾,大衛教授列舉了全球知名跨國公司在以色列建立研發中心的情況後補充道,中國一家公司上週剛剛宣佈在以色列成立研發公司,那就是阿里巴巴達摩研究院。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大衛教授列舉了以色列的全球知名跨國公司時提到了阿里巴巴達摩研究院

下午參觀了Taglit-Birthright公司的“心智狀態”創新中心。在創業成果琳琅滿目的展廳裡,農業滴灌、空氣制水、膠囊式胃鏡透視等幾項高科技成果最吸引眼球。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與教授們合影

陪同我們參觀的名叫艾拉的以色列女孩,現在就讀特拉維夫大學哲學系三年級。當我們得知艾拉剛剛結束兵役,是來自神秘的8200部隊時,大家都對這位高挑漂亮的前以色列國防軍上尉軍官產生了更加濃厚的興趣。此後隨團企業家們提出的問題都轉移到她本人身上了,比如她是以多少智商進入8200部隊的,在部隊或大學裡,需要父母親資助嗎,等等,艾拉笑盈盈地逐一回答了問題。我最後向她提出了一個相對嚴肅的問題,以色列是在敵視國家的狹縫中生存,所以保證了軍事科技的競爭力與先進性。某種程度上,是險惡的環境成就了以色列,那麼你對中東和平如何看?她回答到,一個國家靠險惡環境與發達軍事來維持國家的強盛,是個非常悲哀的事情。她渴望和平,也不懷疑和平環境下的以色列的強盛國力,因為善於學習,追求知識與創造力是猶太人與生俱來,深深融入整個民族的血液中的。

艾拉的回答得體大方,儼然一位政治大家。也許若干年後,以色列會出現一位女總理,誰說不會呢?

參觀結束後,我趕緊與美女上尉軍官合個影。當然,是退役軍官。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與以色列美女退役上尉軍官合個影

(三)

去以色列考察,滴灌技術與社會主義基布茲農莊是必訪的內容。

以色列(也是全球)最大的滴灌設備生產商耐特菲姆“Netafim”公司,位於特拉維夫南郊。 滴灌技術就是利用管道將水通過不同直徑毛管上的孔口或滴頭送到作物根部進行局部灌溉。它是目前乾旱缺水地區最有效的一種節水灌溉方式。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介紹耐特菲姆公司最先進的滴灌設備

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某天,工程師西蒙·布拉斯(Mr. Simcha Blass)在其朋友乾枯的後院裡,驚訝地看到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他挖開大樹下的土壤以探求原因,發現樹根處出現了一個膨脹的洋蔥狀潮溼土塊,其被溼潤的水滴來自院子裡一根水管連接頭的洩漏水滴。這樣一種微小的洩露水滴居然能穿透土壤,讓大樹茁壯成長。西蒙由此獲得了滴灌技術的靈感並催生了最終的發明。1956年,隨著塑料水管的大規模普及,滴灌技術進入實際運用。西蒙與另外一位朋友成立了耐特菲姆公司,專業生產滴灌設備。這些設備一經面世,立即在市場上熱銷。以色列是個缺水的國家,尤其其南部地區位於沙漠地帶。不斷擴大的猶太定居點需要有水源的土壤發展農業,滴灌技術生逢其時。現在,耐特菲姆公司生產的設備已經出口全世界,為全球的耕地擴大,作物產量增加,並減少農業對環境的影響,做出了特殊的貢獻。

我們參觀了該公司各類蔬菜水果溫室大棚與實驗田,看到了多種滴灌與調溫方式。在這裡,我們能夠看到各類噴頭流出不同的滴水形狀,太陽能天窗自動調節其角度以控制採光量,我還能看到各種最新材料製作的可纏繞性水管,用於不同的種植場合。陪同參觀的公司技術負責人自豪地說,他們的設備,多次被聯合國組織徵用,用於戰爭或自然災害後的人道主義援助。當我們拿著相機猛拍這些設備時,這位負責人開玩笑地說,他們的設備在進入中國市場前,需要花至少兩年時間去做發明專利註冊。同學們聽過都會心一笑,不要輕易耍滑頭去跟猶太人鬥。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展示滴灌技術的農作物大棚

在參觀社會主義農莊基布茲前,我非常好奇,以色列這個資本主義國家,怎麼會出現社會主義?即使是,是否也是曇花一現?

我們參觀了耐特菲姆公司附近的一個名叫瑪基爾(Magal)的人民公社。這個公司成立於1953年11月,是由初次抵達以色列的新移民發起成立的。當時有50多戶新移民向政府申請租用400公頃的荒地用於農業開發。平均年齡在20-22歲的農戶們,持著建設美麗猶太國家的信念,通過自己的雙手及汗水,與大自然做鬥爭。他們櫛風沐雨開墾土地,風餐露宿辛勤勞動,種植了水果棉花,圈養了家禽,形成了公社的雛形,並發展壯大。他們採用社員平等分配製。工資收入,住房,教育等等權益全部有社員按需平均分配,甚至汽車農具也是社員共同享受。所有重大決策均有公司集體決策。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瑪基爾社會主義人民公社

我們聽後非常驚訝並提問到,這樣的絕對平均分配,社員家庭間的能力差異,不會導致矛盾嗎? 公社負責人奧狄先生拿出一張攝於1982年的公司集體照,間接地回答了我們的問題。從這張集體照上,可以看到社員們笑容可掬,和諧相處,其樂融融。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公社社員集體照1982年

奧狄先生繼續說到,進入二十一世紀後,公社投資了耐特菲姆公司,種植的農作物轉向具有更高價值的橄欖及杏仁等,並發展食品工業。公社食品加工廠生產的橄欖油,暢銷於歐洲市場,公社的資產迅速增加,社員們的生活變得非常富裕。2004年,公社全體會員投票民主表決,改變絕對的平均分配為薪水等級分配。薪水的高低根據具體工作崗位與技能來確定。另外耐特菲姆的股票也根據特殊的分配計算公式,私有化分配給社員。

哦,原來如此,在公社的初級階段,沒有太多的富裕收入,全體社員以猶 太復 國,建設新國家的萬丈熱情,同心同德,共同富裕,讓這個社會主義農莊成長髮展了五十二年。清貧的公社社員在農業生產的初級階段,完全自願地實現了五十二年的社會主義,(按照奧狄先生所說是各盡所能,按需分配,超出了當時社會主義國家的按勞分配,所以在一些辭典裡,基布茲(Kibbutz)這個單詞就直接翻譯成烏托邦般的理想國,或共產主義混合體)這真是人類社會的一次偉大實踐。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社員住宅區

在回來的路上,同學們紛紛議論感嘆,在清貧的時候,人們可以依靠理想與信念,過著苦行憎的生活,採用絕對的平均主義,滿足最低生活標準的按需分配,這樣的理想主義烏托邦社會能夠在以色列誕生,有它存在的可能性與必然性。當人民的物質生活發展到中級階段後,首先讓一部分人更加富裕起來,打破大鍋飯的分配製度,是社會的驅使,也是社會的必然。中國農村的改革道路與以色列的基布茲道路頗有許多類似。這些社會實踐,給人類社會發展提供了豐富的樣本。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品嚐橄欖油

在離開瑪基爾公社時,我們還參觀了公社食堂,與橄欖油陳列室,品嚐了開胃橄欖油及公社自制的蔬菜肉類,味道不錯。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公社食堂一角

(四)

本次考察遊學團裡,有眾多企業大佬,他們對以色列的投資環境及投資項目非常感興趣。考察團也滿足大家心願,參觀訪問了兩家高科技企業。

我們考察的第一家名為Conniteam公司。他們的機器人交互仿生智能系統能夠給礦區採礦生產的物流配送運輸提供了最合理經濟的解決方案。學員中不乏這方面的專家,與該公司的項目負責人就這類無人機駕駛和智能機器人的市場前景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交流時,許多真知灼見讓該項目負責人頻頻點頭。

Curcrowd 是一家以色列的股權眾籌公司,自2013年創辦以來一家為67家初創公司湊集了1.2億美元的融資。

以色列政府非常重視對創新公司的扶持。早在1993年,以色列政府推出的“YOZMA”風險投資計劃,如果一家科技公司獲得國際資本,那麼政府將為其提供1:1的資金配套支持。近幾年,政府推出新的孵化器計劃,每年甄選出20個孵化器機構對100個項目投資。

團友們對這些項目中的用於小兒麻痺症患者的人造外骨骼項目尤為傾心。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雅法海濱

通過對這些高科技企業的調研,我們看到了一個全體國民勤讀書,愛創新的國度。即使在長期戰爭中連接出來的軍事科技與技術,一旦有了安定生活的環境,就迅速轉入民用產品。近來被津津樂道的膠囊內鏡檢查技術,就是以色列人從智能導彈的技術上獲得的靈感。

以色列人愛讀書,個人擁有圖書量是世界第一。我在本古裡安機場的等待下班飛機團友的咖啡廳了,看到許多乘客點上一杯咖啡,不是看書就是打開手提電腦在工作。諾貝爾科研獲得者出自最多民族,如果按照人口比例排列,猶太人無疑是世界第一。

(五)

不到耶路撒冷等於沒到以色列。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耶路撒冷街景

12月7日,考察團前往耶路撒冷是整個行程的最後一天。就在前往耶路薩冷的前一天的12月6日,美 國總統特 朗普突然宣佈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 首都。

為了安全,領隊臨時通知我們,今天的耶路撒冷之旅,大馬士革門的景點不在其中了。

耶路撒冷的阿拉伯人通常會在大馬士革門前聚會示威,這裡是67年中東戰爭前東西耶路撒冷的分界線,也是傳統的鬧事區。特 朗普昨天的任性決定,很可能在這是點燃憤 怒的火焰。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耶路撒冷猶太居民

進入耶路撒冷老城,看到大街的路杆上掛有美 國星 條旗。不知道是否是以色列當局以此來取悅特 朗普的講話。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路杆上掛有美 國星 條旗

環顧耶路撒冷老城,房屋外立面都呈淡米黃色。這裡的建築材料,例如磚瓦等都必須取之本地石灰岩石,以保持世界遺產地通常那種斑駁陳舊的歷史風貌。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滿眼皆是古蹟

終於來到聖殿山上的哭牆前,看到猶太人在這裡祈禱誦經痛哭的經典畫面。猶太教聖殿於公元70年被羅馬人摧毀後,聖殿山先後建築了基督徒的聖殿教堂,穆斯林的阿克薩清真寺,最後一塊土地還被見縫插針地蓋起金頂清真寺。沒有了聖殿的猶太人只能到聖殿遺址外的哭牆前,把內心的痛苦向上帝訴說。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哭牆前

我與團友一起帶上猶太小帽,來到哭牆前,像特朗普先生那樣在牆磚前縫隙裡插入紙條,準備聹聽上帝的心聲,可惜領隊要我們儘快撒離,生怕出現意外。我注意到滿城都能看到荷槍實彈的以色列士兵。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荷槍實彈的以色列士兵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阿克薩清真寺遠眺

“上帝給了世界十分美,九分給了耶路撒冷”。這裡是世界的中心,是三大宗教的聖地,但先知亞伯拉罕肯定沒有想到,他的子孫分成三家甚至細分更多教派,相互紛爭,甚至流血。即使在基督教的聖墓教堂,東正教,天主教,新教都有各自的區域,涇渭分明。東正教區域擁有耶穌的墓地,天主教區域擁有耶穌受難時經過的苦路,這裡濃縮了基督教故事的眾多精華。

置身此地,不免感慨頗多。不同的宗教都是教人向善,但當今世界,不同教派間的爭鬥成了妨礙和平的因素,其中有許多是某些利益大國操縱的結果。何時從上帝那裡獲得完美的解決方案?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聖墓教堂前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排隊參觀耶穌墓

在離開耶路撒冷返回途中,我們特意前往死海遊覽。到死海泡海是本次以色列之行最輕鬆的時刻。死海不是海,而是個鹹水湖,位於以色列與約旦的交界處。這裡的海平面低於海拔424米,而它的含鹽量比普通海水高10倍達到31.5%的鹽度,使得水面的浮力足以支撐人的漂浮。導遊看到我帶上泳帽,掛上泳鏡,準備在海里躍躍欲試時,立即警告我拿掉泳帽與泳鏡,絕對不允許在海里游泳,否則有生命危險。導遊指出平靜的海面說,你知道海面上為何沒有任何渡船,天空沒有飛鳥,海里沒有魚兒,因為這是死亡之海。任何銅牆鐵壁,在死海里浸泡不到三個月,都會腐蝕殆盡。當我和團友一起在海邊的泥潭裡做個海泥SPA ,或在海面上舒展身體,悠然自得,聽到的是周圍的歡歌笑語好,頭頂著一片片藍天白雲,頓感空氣多麼新鮮,生活如此靜好,和平需要珍惜。導遊告訴我們,死海正以每年降低1-2米海平面的速度縮小,也許若干年後,死海就消失了,我們來一次死海,此生足矣。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死海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團友們的海泥SPA

在死海礦物鹽護膚品牌AHAVA工廠前的山坡上,我們看到了死海的另一番壯麗景象。此時,平靜的海水如一宛藍鏡,黃昏時的落日給遠山披上了褐色的濃妝,空中飄過陣陣雲海,折射出各種絢麗的色彩與藍色的海水融為一體,恍惚中以為仙境。許多團友們放棄採購,紛紛拿出相機留下這迷人的景色。我暗自思忖,死海是上帝留個以色列的隗寶,猶太人肯定會以最新的高科技,請上帝把死海完好無損地挽留在以色列。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死海的美麗景象

(六)

我們此次以色列掘知參觀團,還包括其它一些精彩的遊學項目,比如:拜訪了以色列軍方前高級將領,以巴和平談判負責人賽蓋夫(Mr. Segev)將軍,聽到了許多中東戰爭及有關巴解領導人阿拉法特的秘聞。到哈吉特(Mr. Higit)先生的家裡參加猶太家庭晚宴,感觸最真實的猶太文化,饒有興趣地學習了猶太民族的宗教習俗與飲食文化。限於篇幅,本文就不逐一道來。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賽蓋夫將軍談他與阿拉法特的友情

我們參觀團,是由 “時代浙商金融學院”的學員組成的。參觀團的成員來自全國各行各業,都是其行業領域內的龍頭翹楚。許多企業正在新三板或主板上市的籌備中。在考察中,我們一路參觀,一路切磋心得,增進彼此的瞭解與友誼。每個企業家都表現出各自不同的風姿。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團友三劍客

在寧波艾普實業的戴老闆眼裡,他企業的保險箱產品可以作為家庭美好生活的信物,一個個保險箱見證著不同人生的華麗軌跡。結合此次以色列之旅,他拿出許多企業管理之道里高屋建瓴觀點,與同學們分享。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同窗的你我

來自正邦電機的酈總,不僅僅是個優秀的企業家,還是一位資深的古玩大家。他的眼睛毒辣,對於瓷器金石的鑑賞穿透力直達兩千年前的西漢武帝時光。酈總太太趙女士是位攝影高手,此番攜手相伴,不僅僅成為酈總的御用攝影師,也熱心為本團活動留下許多珍貴記憶。因為夫妻倆均有藝術特質,經常因藝術觀點不同而產生爭執,團友們都笑稱是高雅藝術的爭執。

來自杭州三園的葉總,對猶太曆史還有濃厚興趣。他在猶太與中東歷史問題的課堂上,經常向教授們提出具有專業性的問題,被教授們稱道,也被團友們多次評為最佳提問辯手。

來自大能紡織的陳總與來自台州柯橋的鄭總,被稱為“以色列三劍客”,他們不僅僅在自己的行業內做的風生水起,而且玩起了企業的跨界變道,完美地演繹了轉型升級。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哈吉特先生主持猶太家庭晚宴

考察團裡的年輕企業家們給大家帶來了青春活力。來自江西的劉總,海鹽的金總及來自柯橋的陳總伉儷,則對以色列的高科技投資項目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對每個項目都進行了投資收益的覆盤與推演,並得出項目的可行性方案,儼然華爾街的投行大佬。

來自北國的董總女士,溫文爾雅,被團友們笑稱為江南大閨秀。其實,在醫療科儀市場上叱吒風雲才是她最真實的一面。

我們的以色列掘知之旅考試團,也給團友們笑稱為“色班”。其中原因是,來自杭州小姐妹衛生用品公司的章大大曾經擔任過時代浙商金融學院的學員班長。而章大大的產品專為女性朋友定製,色彩斑斕絢麗,與以色列土地上的朵朵鮮花交相輝映,故大夥兒稱章大大為“色班班長”。在考察結束的晚宴上,色班長即席賦詩一首:“一段遊學路,一生同學情,火花時時擦,事業再沸騰!”。這次以色列之旅,對於章大大可謂收穫巨大,碩果滿滿。他總結到,通過這次遊學,深刻領悟到猶太民族的精神力量與文化內涵。回去後要把猶太文化與他們企業的閨蜜文化互動交融,把自己的閨蜜產品進一步做強做大,實現“幫助別人,成就自己”的夙願。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特拉維夫海濱

短暫而豐富多彩的以色列之旅結束了。當飛機從本-古裡安機場拔地而起,舷窗下的綠洲與湖泊漸離漸遠。飛機轉了個彎朝東北飛去,腳下的地中海岸宛如玉帶,在廣袤無垠的沙漠上劃出一道銀色的曲線。雖然這片充滿了千年苦難與創新活力的神奇土地在眼裡越來越模糊的了,但一個古老而又青春勃發的民族形象,卻在心中愈加清晰了。

再見了,以色列!

應許之地,一片流淌淚水奶蜜與創新思維的沃土——以色列遊學記

遠眺耶路撒冷金頂清真寺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