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那个鸟巢

窗外的那个鸟巢​文字/杨民超

无论是动物或是人,哪怕是一株碧绿的植物,相处久了就会有感情,所谓日久生情是有一定道理的。

几年前,全家搬进六楼的新居,由于房间太大,家里只有四个人,总感觉有种空荡荡的感觉,特别是一个人在家里读书时,外边又沥沥淅淅下着绵绵的细雨,寂静无声,总有一种被流光抛弃的感觉。

闲暇时,就喜欢坐在窗前凝视着窗外,心中一片茫然,也不知道自己在思索着什么,偶尔间,总会碰见有麻雀、斑鸠、喜鹊之类的鸟雀扑棱棱飞到窗棂上,与我对视。刚开始,它看见生人时,总是很警惕地注视着,稍微有点风吹草动,便风一样的飞逝。
窗外的那个鸟巢

一旦看着我一动不动,它就不断的审视着,或咕咕地叫,相处了一段时间,慢慢地有些熟悉了,它就不停地梳理着自己的羽毛,或者按照自己的节拍鸣叫着,我虽然不懂鸟语,但我感觉慢慢地在获得它们的信赖……

有次我突发灵感,何不亲自动手给它们搭建一个温暖的窝。说干就干,于是我先找一个精美的纸盒,两头穿上铁丝,悬挂在窗台三分之一的高度上固定牢,里边垫上柔软的细丝、麻绳、羽毛之类的东西,既显得温馨又防止雨水淋到。

当做好这所有一切,就等着筑巢引凤。

我这样做,好比我们买房子,先装修后再入住,就等着居家过日子了。刚开始,我躲在细沙的窗帘下观察可有鸟儿入住,还别说,还真有个别的鸟雀飞进去练胆量,但大都在里边呆不长,很快飞出来,生怕那是一个陷阱……


窗外的那个鸟巢​要说胆大,还是要数斑鸠,并且还是一对情侣。

自从入住后,我告诉妻子、女儿后,她们无论做什么事,也都自觉地放低了自己的声音和动静,生怕惊动了新搬过来的邻居。自从搬进新居后,它们躲在巢里总是露着小脑袋张望着,一旦发现有声响,它们总是压低着头,尽量让自己保持着不存在。可在一起时间久了,发现它们能与人类和谐相处,互不惊扰,也就慢慢地胆子大了起来,有时直接站在纸盒的边沿,咕咕噜噜地叫个不停。

过了一段时间,我发觉有点不对劲,就趁着它们外出觅食的机会,站在窗棂上看见鸟巢里赫然躺着两只麻花相间的鸟蛋。

也不知过今天时间,我仔细观察了几次,发现巢里总会有一个鸟一直在窝里卧着,我知道这是一个孵蛋的过程。

窗外的那个鸟巢​又过了几天,其中的一只斑鸠总是来来回回的进出着,而且嘴里总是衔着虫子之类的东西,我知道有鸟宝宝了。其中有一段时间我比较忙,有次我突然发觉鸟窝里探出四个脑袋,我们总是近距离的凝视着,都相安无事……

又过了一段日子,小鸟终于出巢了,那对鸟夫妻也杳无音讯了,对于那我一手编织的梦幻之巢,窝内除了一些鸟粪,早已已经空空如也……渐渐地我就忘了这一切。

有日,我到妻子的哥哥家走亲戚,吃饭间,哥哥指着桌上的一盘肉对我说:“这是我在东厂里值班时,工人用网逮捕的几只野斑鸠,正好这次椒盐着就酒吃。”当听到斑鸠两个字时,我当时就惊呆了,突然有一种感觉,这是不是我窗棂外孵化出来的那两只斑鸠,内心五味杂陈,我几乎什么东西也吃不下了,似乎还有点恶心!
窗外的那个鸟巢

我几乎有很长一段时间,心情郁郁的,总在苦思冥想:难不成哥哥家吃的斑鸠是我朝思幕想的那只斑鸠?

随着时间的流逝,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冬去春来。春日的某日有下午,夕阳西下,余晖正斜射过来,屋内静谧安详,我一个人正在窗前看着闲书,突然飞来两只斑鸠,它们凝视着我,压根就没有害怕的意思,仿佛是多年的老朋友,很快就飞到窗台上的那个鸟巢里,有一种轻车熟路的感觉。

如今那套房子我早已不住,租赁给别人了。在交钥匙的那次,我特意去看那个我一手搭建的鸟巢,依然静静地挂在那里,只是鸟去巢空……

我常常想:自然界只要有灵性的动物都要被尊重,而包括那对斑鸠夫妻,几年不见,外边的风雨很纷繁,而它们早已子孙满堂,而它们在人类的无端捕杀以及无节制的使用农药,使植物残留上的东西,不知是否早已结束它们的生命?

窗外的那个鸟巢​无论怎样,我们曾经比邻而居,和谐相处的日子虽短暂,但让人记忆深刻,如果它们有自己的思维,它们会这样思考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