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葡萄酒舌頭變黑,是假酒?

在酒圈浪跡久了,發現葡萄酒真是一個謠言四起的行業。像什麼酒瓶底越深酒越好、酒精度高的酒更好、葡萄酒越陳年越值錢、法國酒一定比其他國家品質高……各種奇葩的謠言,酒博士能從早上一直說到夜裡……也難怪,畢竟葡萄酒是個西方的舶來品,我們有時候連自己的傳統文化都弄不清,哪能搞清楚源自西方的葡萄酒文化呢?

不過,謠言止於智者!作為一名有思想、有文化又有顏值的葡萄酒消費者(沒錯,說的就是你!),還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真理、遠離謠言。比如今天我們要聊的話題:喝葡萄酒舌頭和牙齒變黑了,就是假酒?這個謠言由來已久,酒博士也經歷過:曾經在酒會上碰到一個小白,喝了幾款葡萄酒以後發現舌頭和牙齒變黑了,不僅說葡萄酒是假酒,甚至懷疑被下了毒……親,你是古裝劇看多了吧?

喝了葡萄酒舌頭變黑,是假酒?

喝葡萄酒,為什麼舌頭和牙齒會發黑?

為什麼會發黑?這還用問,當然是因為色素啦!對了,多插一句,中毒是身體發黑,可沒聽說過舌頭和牙齒髮黑的。其實,只要你稍微瞭解葡萄酒的釀造原理,就會明白:紅葡萄酒是帶皮發酵的,其顏色主要就是來自於葡萄皮,通過帶皮浸漬和發酵,葡萄皮中的天然色素融進了酒中。所以,紅酒只能由紅皮或黑皮的紅葡萄品種釀造而成,綠皮或黃皮的白葡萄品種就釀不出紅葡萄酒,只能釀白葡萄酒啦。

喝了葡萄酒舌頭變黑,是假酒?

葡萄皮中含有單寧、風味物質、花色素苷等,其中花色素苷就是自然植物水溶性黃酮類色素中最重要的一種,存在於絕大部分植物的液泡中,從而賦予水果、蔬菜、花卉等各種五彩繽紛的色彩。人的舌頭、牙齒表面,有一層粘膜組織,非常容易吸附色素,色素積累多了,變會呈現出發紫或者發黑的情況。當然,這些都是葡萄皮裡的天然色素,對人體有益無害。而由於個體差異,不同人口腔內酶的含量和酸鹼度不同,或者飲用量和飲用方法不同,色素累積也會有所差異,導致有的人舌頭更容易變色,而有的人變色現象則不明顯。

什麼樣的葡萄酒更容易上色

當然是顏色濃重的葡萄酒更容易使舌頭上色啦!那什麼樣的葡萄酒顏色更深呢?比如來自溫暖地區(南澳、南法、西班牙、智利等)的葡萄酒,由於氣溫高,葡萄皮往往會比較厚,風味物質會更集中,顏色也會較深;再比如釀造過程中葡萄皮與果肉浸漬時間越長,獲得的天然色素越多,萃取出的果味和單寧也就越多,葡萄酒顏色會更深,風味也會更飽滿。你發現了嗎?這些都是高品質葡萄酒的表現呢!所以,如果你喝到一瓶葡萄酒導致明顯的舌頭、牙齒變色,那恭喜你,難得喝到了一瓶飽滿、濃郁、豐富、集中的葡萄酒,很可能是非常棒的葡萄酒,趕緊去偷著樂吧!

如果是假酒,會讓舌頭上色嗎?

那假設真是碰到了人工勾兌的假酒,會不會出現同樣的情況呢?假酒也是用酒精、酸、人工色素等勾兌出來的啊。恰恰相反的是,人工色素可比不上天然色素,喝完以後反而不會出現舌頭、牙齒全部發紫發黑的情況。因為人工色素是很容易被分解或清洗的,沒有天然色素那種彪悍的附著力。所以,想要區別真假色素也很簡單,滴一滴酒在餐布上,天然葡萄酒很難被清洗,而人工色素是很容易清洗掉的。不過如今人工勾兌的假酒(三精一水)已經越來越少,更多的是以差酒充當好酒,這個話題酒博士改天再細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