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職場老員工不願意給新人太多幫助,是因爲怕新人能力突出嗎?

愚樂娛吧


先說一下我的觀點吧。

在職場中,老員工不願意給新人太多幫助的原因有很多,擔心新人能力突出而被搶走自己利益這個原因肯定是有的。但大多數情況下,老員工不願意幫助新人的原因是自己的工作已經很飽和,可能已經非常忙了,第一沒有義務去幫助新人,第二也沒有那麼多精力再去耐心地幫助他人,同時幫助新人對他來說不但不會有任何的好處,而在做多錯多的情況下可能還會損害自己的利益。當然大家寧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沒那麼多熱情去幫助新人了。

根據我們的經驗,不管是作為職場新人也好,還是跳槽去一家新公司也好,面對陌生的環境都是希望能夠得到他人的幫助,特別是領導和老員工的幫助能夠儘快熟悉環境,儘快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但現實裡這種理想的狀態很難實現。因此企業也會針對這種情況推出一些管理制度,比如“老帶新”師徒制;入職培訓後的新員工培養計劃;年度對部門主管的考核中繼任者培養計劃完成情況以及例如HR部門的新人關愛活動等團隊建設工作,這些一部分是為了幫助新入職員工更好更快適應新公司工作,另一部分是為了引導和鼓勵員工積極合作,打造企業團隊建設而做的工作。

另一方面就我個人的經驗,我也不願意帶新人。當然第一是沒那麼多精力。第二是大多數人都不值得讓人去幫。很多人都是沒有禮貌,不上進,不好學,張狂且不懂感恩。第三是帶新人、幫新人真的非常勞神。一不小心可能還會惹出一個“仇家”。對於我來說,非親非故幹嘛要勞心勞力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因此,如果還有老員工還願意幫助新人,請新人謙虛一點,尊敬一點,懂事一點好嗎?

上啥班,幫助你在職場裡做得更好。歡迎小夥伴們關注上啥班官方賬號,我們一起討論,一起學習,一起成長,等你哦


上啥班


老員工不幫助新員工,大多數時候不是妒賢嫉能,而是怕得罪人,吃力不討好。

初中語文教材上有篇課文,叫做《扁鵲見蔡桓公》,大家應該有點印象:扁鵲見到蔡桓公,說蔡桓公有病。蔡桓公非常不高興,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意思就是說,這個世界上有些人別的毛病沒有,就是沒事兒喜歡給人家當老師,指手畫腳。後來蔡桓公病入膏肓,想要尋找扁鵲,而扁鵲早就逃跑了。最終蔡桓公病痛而死。

當蔡桓公病情比較輕微的時候,他自己感覺不到,所以聽見別人說他有病就不高興。而等到他病得深了,雖然有心求醫,但醫生已經治不了了。不但治不了,恐怕還要因為治病不利,落個殺頭的罪名。

新人在職場,會犯很多小錯誤,但除非那些錯誤造成了特別嚴重的後果,否則新人自己是意識不到的。即使別人提醒了,他也往往會覺得別人小題大做多管閒事。而等到小事兒變成大事兒的時候,他想要求人幫忙,人家也已經愛莫能助了。

以前有個小朋友,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特別喜歡結交人脈,於是主動去參與各種酒局。可是他有點社交禮儀不懂,那就是面對職位或者輩分比較高的人,要主動讓自己的酒杯低一點。結果他每次都是高舉酒杯,人家輩分高的人去仰就他。後來有人提醒了,他覺得很不高興:“這些都是你們這些社會人士的陳詞濫調,其實人和人之間有必要那麼錙銖必較麼?”他說得對不對?肯定有一定道理,可是那些和他在一個酒局的人,會因為這番道理就覺得他的舉動沒什麼關係麼?

這個小朋友不高興歸不高興,但還是改了。就是面子上下不去,非要反駁幾句。這樣一來,誰要是提醒他犯了什麼錯,都要做好被他嗆聲的準備。職場上大家不過是同事,又不是爹媽。誰願意一邊看你的臉色一邊幫你?

也許有人會說,不會的,如果人家幫我,我一定虛心學習。

但是職場老人之所以是老人,就在於經驗豐富,很多東西從很細微的時候就已經發現問題了。這個時候沒準兒新人的自我感覺還很良好,哪裡會把那些勸誡當回事。沒準兒還會覺得老人太墨守成規。尤其是今天,就業的人學歷越來越高,面對學歷和文化水平比他低的老人,那些話恐怕更是聽不進去。

作為職場老人,在單位上要處理工作事物,回家要面對老人伴侶和孩子,還要操心明天吃什麼後天什麼時候去走親戚串門子。多少憂心的事情都處理不過來,哪裡做得到一邊提點新人,一邊還要照顧新人的情緒和認知方式,用新人喜歡的方式去交流?


吹上來的小動物


有這方面的原因,但也不全是。一般來說,職場老員工不願意給新人太多幫助,原因類型很多,比如——

第一,他不太喜歡你。一個人對你生成判斷,只需要短短一瞬間,謂之第一印象。如果老員工對你的第一印象很差,那麼他就會對你產生厭惡情緒,不需要任何理由,總之就是看你不順眼。在這種情況下,他不為難你就謝天謝地了,更別說幫助你。

第二,你對他不太尊重。還有一種可能,老員工對你的印象還不錯,說不上多喜歡,但至少不排斥,屬於正常的同事關係。可是由於你的話語或者行為,無意中對他造成了冒犯,他就會覺得你不尊重他,那麼他就不會給你好臉色,自然也不會幫你。作為新人,還是要謹言慎行為好,老話常說的“禍從口出”、“言者無意,聽者有心”,等等,就是明證。

第三,同事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係,他怕你成長起來後威脅到自己的地位。必須要正視的是,同事跟家人、朋友、同學不一樣,同事既是你的搭檔,也是你的對手,因為同事之間存在著一定的競爭關係。俗話說“一山不容二虎”,你的成長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的確會對老同事產生威脅,基於這樣的考慮,他不願幫你也算事出有因。

第四,你沒有他需要的東西做交換。如果你本身很弱小,一無是處,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資源回報老員工,那麼他也有可能不幫你。人都是有功利心的,雖然嘴上說著不求回報,但是內心深處多多少少還是希望得到一些回應的,哪怕只是口頭感謝。人們常說要心懷感恩之心,“受人滴水之恩,定當湧泉相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第五,公司文化出了問題,團隊氛圍不對勁。最後一種可能,就是公司的整體企業文化價值觀都出了問題,大家都不推崇相互幫助,那麼在此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老員工,就會被整體氛圍嚴重影響,自然也就不願幫你這個新人了。

總之,別人不願幫你,原因還是挺多的,你首先要做的不是急於指責對方,而是要好好想一想,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如果是公司文化出了問題,趕緊閃人;如果是自己做得不好,馬上改正;如果是雙方三觀不合,不要強求。


陳向東


這個問題是由很多的因素決定的。

1、大家無親無故的,我憑什麼幫你?

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在新人沒有來這家公司之前,大家素未謀面;新人來到公司上班,大家也只是同事關係。幫不幫忙,都是個人的自我選擇。就像在公交車和地鐵上讓座,我讓不讓都是可以的,全憑自願,我今天開心我就讓座,今天太累了我就自己坐會,別人不能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指責。

2、老員工是願意幫忙的,但是工作太忙

3、幫忙有時候是一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


還有這樣一種情況,新員工在工作或者為人處世上出現問題,但是大家是平級,新員工就會覺得自己沒什麼錯,只是大家的想法不同,甚至覺得老員工大題小做或者故意針對自己。

4、企業內部競爭太激烈,教了徒弟餓死師傅


還有可能是企業內部競爭激烈,總是會定期裁掉一部分業績差的人。這樣一來,老員工就不願意教新員工,害怕新員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把自己“拍死在沙灘上”。

綜上所述,老員工不願意帶新員工是有原因的:一是大家沒有什麼感情,沒有必須要幫忙的理由;二是工作繁忙,自顧不暇,沒有時間管別人;三是吃力不討好,幫忙了新員工不一定領情;四是企業內部競爭太激烈。


——END——

你知道為什麼老員工不願意帶新員工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職場技能掰開揉碎講給你聽,歡迎關注【霸王課】頭條號,一起加速成長,成為一名優秀的職場精英~如果你喜歡我的回答,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霸王課


做為在職場上多年的我,從自身的體驗和感受來說,老遇工不願意幫助新員工,並不一定是怕新人能力突出,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1. 花精力幫助新人,會花費老員工的時間和精力。一般來說,每個人的工作壓力是比較大的,花費時間幫助新人,那麼會浪費掉老員工的時間和精力,如果對老員工沒任何益處,誰會願意花時間去教新員工呢。

2. 新人成長,可能會擠掉老員工的工作機會。新員工的加入,薪資相對來說較低,如果在公司崗位數量相對固定的情況,教會了新員工達到工作技能,那麼高薪的老員工就有可能是公司裁員的重點,那麼有職位競爭失業的情況,老員工就願教新員工了。

3. 公司的薪酬設計制度不合理。正如第一點,因為老員工帶新員工,要花心血,但如果只是領導的命令,新人的成長與老員工沒有任何薪酬福利上的設計好處,老員工就沒有主動帶好新員工的動力。

基於以上幾點,要形成老員工帶好新員工,必須從公司的考核制度、薪酬制度和就業崗位等多方面形成對老員工有益的方法,才能讓老員帶好新員工,早日成才。


米哥職場漫談


菲凡說:憑什麼幫你?為什麼幫你?如何幫你?

你能把這三個問題回答了,就知道如何獲得老員工的幫助了。

即便老員工不幫你,你也不會有任何情緒。

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沒有人有義務來幫助你!!

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沒有人有義務來幫助你!!

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沒有人有義務來幫助你!!


好的,那麼我們從老員工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你就不會那麼糾結了。


第一,新員工問的問題都是一些比較簡單的問題嗎?

很多職場新人因為初入職場,很多問題都不懂,哪怕這個問題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有時候,這個問題可能是多看幾遍老員工的操作就知道了。也可能,這個問題培訓的時候有講過,但是新人忘記了。
這個時候,老員工真的是不太願意幫助新人的。因為這種簡單的問題,只要是有上進心的人,一般都會自己克服的。如果你自己都沒有上進心,老員工何必一次次地來幫你呢!

第二,新員工的態度以及處事方法

很多老員工在新員工面前總是會有一種優越感的。那就是我知道的很多事情,你不知道。新員工在正式開始工作之前都會有一個培訓學習過程。如果,這個過程就是跟著老員工後面,那麼,就應該拿出對老員工應有的尊重的態度。
可是,並不是所有新員工都有這個覺悟的。有時候,老員工放下自己的工作,利用自己的時間來無償幫助新員工。這個時候,新員工如果學習態度敷衍,而且也不知道感恩。老員工一般都會心涼半截,接著就不太願意給予幫助了。

第三,職場如戰場,職場不是學校。

這個道理大家都懂。職場是有競爭的,而且這個競爭直接跟錢掛鉤。如果沒有一定的好處,誰願意無償幫助別人。何況,這個人未來還可能是自己的競爭對手呢!
所以,職場新人們,不要抱怨啦!遇到問題自己先想想有沒有什麼可以解決的辦法,哪怕百度一下也好。如果找不到解決的辦法再去麻煩別人。但是要記住,不要讓別人白幫忙。
聽說關注菲凡說的人都升值加薪了。我是菲凡,你的私人職場顧問。歡迎大家留言哦。

菲凡說


職場老員工不願意給新人太多幫助,不僅僅只是怕新人能力突出,更多的是以下三個方面原因:

一是怕吃力不討好。

現在的年輕人,自我意識比較強烈,而且可能學歷比你高、能力比你強。

即便遇到一個好為人師的職場老員工,你樂意教,人家還不樂意學呢。

我曾經遇到一個盡心盡力培養我的領導,從待人接物、職場穿著、工作技巧等各方面指點我。 我曾經也提出過疑惑,為什麼對我要求那麼高?

我問領導是不是喜歡極簡風格,要不以後我還是按照三句話模式來寫新聞吧。

我領導說我現在做得肯定比以前好,只不過看我是可(好)塑(期)之(負)才(的),才希望我能有所提升。

我聽後很感動,然後辭職了。當然這是開玩笑,但是辭職,的確是因為覺得這種不斷挑刺、督促你成長的工作氛圍很壓抑,所以實習期沒過就先走了。



二是怕被人當槍使

職場老員工大多都是非常謹慎,有些時候他幫你本來只是個人情,一旦出了問題就等於是惹禍上身,出於這方面的考慮不願幫忙。

我曾經有個愣頭青同事,她尋求幫助,大家都逃之不及。無非就是一件小事導致聲名在外。

她負責填報的一個報表,自己看不懂邏輯關係,請教同事小A如何填報,然而第一次做難免出錯,結果她把責任全部推給小A,埋怨小A教給她錯誤的填報方式。可惜謠言不攻自破,負責彙總的人也悉心教她填報,可惜她悟性太差,來回改了幾次反倒自己先急了,埋怨人家怎麼不說清楚害她改來改去。

所以後來這個耿直的同事再請教什麼問題,不管態度有多誠懇,大家都能推則推,生怕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像這種兩三句話解釋得清楚的小事我們都如此謹慎,更別說那些單位不提倡也不禁止、打著擦邊球的問題,誰敢明目張膽的傳授經驗給別人啊。


三是無暇顧及他人工作任務

我也想早點做完工作下班回家,你都說了是職場新人,想必還未建立起什麼交情,我為什麼要幫你啊。

而且有的職場新人經常碰壁,是因為不會提問。按照樂意回答及有發現的程度,可以將提問分成輕鬆提問、劣質提問、沉重提問和優質提問。

《學會提問 實踐篇》的封面有一段醒目的紅字:“優質提問具有強大的力量,能夠改變自身人生軌跡,改善周圍人際關係,使他們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你要是遇到棘手事情,請求幫助,直接跑去問職場老員工,說:別人不配合我工作,我該怎麼辦?

人怎麼答你:你愛怎麼辦就怎麼辦,我怎麼知道。

如果你從“輕鬆提問”入手,先促進關係,問:感覺你好厲害哦,領導交辦給你的任務總是高效完成,不知道你是怎麼跟人溝通的呢。

被問者相對會樂意回答自己成功的體驗和心得,你可以從中得到啟發,再有針對性的提問。

不要直接拋給對方一個模糊的負面情緒化的問題,這樣你很容易被拒絕。

總之,如果職場老員工不願意提供幫助時,先考慮自己為人處世是否得體,然後勤加練習提問技巧,提升溝通能力,讓前輩們對你放下戒心,畢竟舉手之勞的話,何樂而不為呢。就當賣個人情給你,沒準日後還要麻煩你幫忙呢。


火宅賞月的貓


其實老人不樂意給新人太多幫助,並不僅僅是因為怕新人的能力突出,他很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

自己工作忙,帶新人太累

很多老人自己手上的工作就非常之多,面對新人的求助,他們即使心有餘而力不足,而且他們會發現,很多的應屆大學生的理解能力跟工作素養,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兒的。他們會覺得自己的投入產出比非常的低,可能花了很長的時間耐心教導你半天結果,你依然不會,給自己也帶來不了成就感,反而會耽誤自己的工作。

你沒有讓他看到你的潛力

我們經常會發現一些前輩樂意去帶動新人,那是因為他們看到這些新人背後的潛力,他們希望能去營造自己的資源圈,當他去,幫助新人快速成長之後,新人帶有感恩之心,在之後的工作和方方面面上給予他反哺的幫助。如果你不能讓他看到你的簡歷,他覺得在你身上只是浪費心血的話,他自然就不會來幫助你。

公司制度不完善

而且他不樂意幫助你,很可能跟制度公司不完善有關,有的公司,很嚴明的說了,老人帶動新人進步,老人也將得到一定程度的獎勵,甚至於將老人和新人捆綁在一起,組成小組,共同進步,共同共同開展業務。如果老人不能帶動新人共同成長快速進步的話,那他自己的業績也會受到拖累,因此他就不得不帶好新人。

新人態度問題

而且我們會發現很多的職場新人自己的態度是有問題的,他們認為自己的新人就應該得到老人的幫助,但是世界上沒有那麼多應該的,憑什麼別人要來幫助你,你是否給別人了相應的交換?哪怕是你幫他處理一些雜事,幫過他一些忙,又或者尊稱他為一聲老師,讓她獲得一些心理上的愉悅,這樣都有可能成為她幫助你的理由,但是你千萬不要覺得別人幫你是應該的。


朱少鋒


說句心裡話,這個忙不好幫啊,幫不好就是一個現實版的“農夫和蛇”的故事。我在這方面是吃過大虧的。

十年前,我在一個企業做顧問,分管辦公室、人事、行政和質量等部門。質量部有一個員工,跟我走的很近,有什麼不明白的問題,就來辦公室找我請教,我看他很好學,對他悉心指導,很多課件也都毫無保留地給了他。後來,我看他具備了一定的質量管理功底,就在老闆面前力薦他擔任了質量部長。沒想到,他羽翼豐滿以後,竟然聯合個別副總想把我排擠走。幸好老闆對我比較信任,他的陰謀才沒有得逞。



私企環境不比國企,國企有傳幫帶的傳統,師傅教會了徒弟,那是師傅的榮光,師傅也沒什麼後顧之憂。而私企行嗎?私企就是赤裸裸的等價交換,老闆用優厚的待遇買的就是你獨一無二的能力!你的能力無可替代,那麼你就有這份價值。當你把徒弟教會了,老闆有了選擇性的時候,你的價值也就大打折扣了。這就是我們經常說的“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社會就是這麼殘酷,職場就是這麼無情!


管理那點事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個別老闆過河拆橋,沒有獎勵機制,新人不懂感恩

大家肯定都聽說過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句話,雖然這句話在思想上有點狹隘,但是在現實中這樣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的,老員工教會徒弟後,工資還比徒弟高一倍,有些以利益為重的老闆非但沒有獎勵,反而藉機勸退老員工,過河拆橋,扶持新員工,讓老員工寒心。

另一方面,有些新員工不懂感恩,感覺老員工教會自己是應該的,大家都是在一個公司工作,誰也不欠誰的,久而久之,老員工就有了這樣的思維:憑什麼要幫這些新員工呢?公司又不給我漲工資,鬧不好自己丟了工作,有時間,我為什麼不自己休息一會兒呢?

二、有些員工雞毛蒜皮的小事也要去問老員工

歡迎關注【職場實戰經驗】,每天為大家分享更多職場實戰經驗,如果覺得我的回答還可以,不妨點贊、轉發、收藏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